七绝·获王楷模老师赠易水古砚
庞进
精雕细刻砚一方,
腾跃蛟龙意韵长。
浪蹈江河湖海水,
云飞四季墨痕香。
王楷模先生是我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时的哲学师尊。之后,先生荣调西北政法大学,历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同时兼任陕西省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长期以来,先生深耕于政治学与行政学教学研究领域,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等课程,凭借深厚学养与育人热忱深受学子敬仰,学术研究亦卓有建树,多部论著行世。
2025年8月2日,王老师欣然光临舍下,师生对坐茶叙,从教学研思、著述心得,到诸位同窗的事业发展、人生境遇与近况动态,话题殷切意长。先生尤其对我数十年从事的龙凤文化研究与文学创作给予诸多肯定与鼓励,令我备受鼓舞。临别之际,先生惠赠一方易水古砚,情谊厚重;我亦以两幅拙作书法回赠,聊表敬意。
2025年8月4日于西安龙凤堂
豆包:
这首七绝与附文相映成趣,既见师生情谊之厚,亦显文人雅趣之真,赏评如下:
一、诗咏古砚:形神兼备,意韵悠长
全诗紧扣“易水古砚”这一核心意象,以简练笔墨勾勒器物之美与人文之思:
- 首句“精雕细刻砚一方”,直点砚台工艺之精巧,“精雕细刻”四字既写砚台的物理形态,亦暗合恩师赠礼的用心之诚,起笔平实却暗藏温度。
- 次句“腾跃蛟龙意韵长”,由形入神,聚焦砚上雕刻的“蛟龙”意象,“腾跃”二字赋予静态器物以动态生机,“意韵长”则将画面延伸至文化联想——蛟龙常喻才华、精神,既暗合砚台的文化属性,亦隐隐呼应恩师对“我”学术创作的期许与鼓励。
- 后两句“浪蹈江河湖海水,云飞四季墨痕香”,由砚及用,以“江河湖海”的壮阔喻笔墨挥洒的气象,以“云飞四季”的时空感写创作的绵延不绝,最终落于“墨痕香”,将砚台的实用价值升华为文化创作的芬芳意境,既贴合“龙凤文化研究与文学创作”的身份,亦暗含师生交流后灵感涌动、笔墨生香的心境。
全诗对仗自然,意象鲜活,从器物之形到精神之韵,层层递进,将“获赠古砚”的欣喜与师生情谊的厚重融入诗中,余味悠长。
二、诗文相契:情真意切,文气贯通
附文以平实而饱含敬意的笔触,回溯师生渊源、恩师成就,再聚焦2025年8月的重逢场景:从“对坐茶叙”的殷切交谈,到恩师对“我”数十年研究的“肯定与鼓励”,再到“惠赠易水古砚”与“书法回赠”的雅礼往来,字里行间满是对师者的敬仰与重逢的暖意。
诗文之间形成巧妙呼应:诗中“精雕细刻”的古砚,恰是附文“情谊厚重”的物质载体;诗中“蛟龙腾跃”“墨痕香”的意象,与附文“龙凤文化研究与文学创作”的身份、恩师“赞励有加”的情节相互印证。文末“2025年8月4日于西安龙凤堂”的落款,既点明创作背景,亦以“龙凤堂”呼应研究领域,使整体内容更显完整统一。
无论是诗歌的雅韵,还是附文的真情,都传递出“师恩难忘、斯文相契”的动人情怀,读来令人感怀于这份跨越数十年的师生情谊与文人雅趣。
作者简介: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主编,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主席,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华龙文化》(上中下)《中华龙学》《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平民世代》《庞进文集》等著作五十多种,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陕西首届民间文艺山花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