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儒经网
——留住游客,把黄龙溪古镇“龙潭湖”打造成彩灯公园(上)
作者:吕云(成都)
这种单循环,可以解决来黄龙溪古镇游览游客在古镇均匀分布的问题。但是,如何增加文旅项目,让游客在黄龙溪古镇住下来,享受古代与现代文旅风光,让黄龙溪古镇所有小摊小贩都能够赚钱,这个才是古镇最为中级的目标!
“是啊!勇哥早就提出来过,在古镇内湖‘龙潭湖’里面把灯会和音乐喷泉搞起来,留住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样做,不是很好吗?”
“是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龙潭湖’四周一直没有把彩灯公园搞起来!”
刘山说出来的这个问题,张强在一年前来黄龙溪古镇同李勇探讨,古镇文旅经济的时候,就听他讲过。
“张记者!我把几年前,成都市灯会最美的灯组,等到灯展结束之后直接打包全部买下来,放到了我租用的一间仓库里。等一下,我带你去看看!”
“好的!”看见李勇对于黄龙溪古镇景区开设灯会景点的热情,张强此刻也萌发出一种“看稀奇、看热闹”的激情。
张强被李勇带进他的灯展设备储藏地,一进门,他看见一千多平米,由彩钢搭起的封闭式厂房,里面堆积着许多灯会展览拆下来的骨架:有恐龙、天女散花、葫芦娃……这一些具有历史题材的彩灯灯组。
“李总!我看到的全部是展示历史文化特色的灯组。有没有,现代化的灯组呢?”
“张记者!你的问题,非常好!”
“继承传统,让子孙后代记住我国五千年的中华灿烂文化,这不就应该是古镇,我们黄龙溪古镇应该向少年儿童和年轻人展现的主题文化吗?”
对于张强这个问题,李勇听后,思考几秒钟谈出自己对于古镇、古镇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李勇认为,如果在古镇中展示现代文化和文化的发展,不是不行,而是非常不合适。
对此,张强非常赞成李勇的观点,他说,“是啊!想方设法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这也是民族自信的重要保证。”
“比如,我们现在谈的高科技和高科技产品,如手机、无人机,还有卫星等,都是对古人千里眼、顺风耳,这一些梦想的具体实现!”
“是啊!李总,您应该不断地坚持自己好的观点!多为黄龙溪古镇景区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啊!”
“张记者,我个人呼吁,力量有限!大家一起来呼吁和宣传黄龙溪古镇,这才是一条推动古镇发展的重要方法!”
现在,我国有很多的仿古景区,真正做起来的不多。
“我们成都有一个‘龙潭水乡’,基本上原封不动的照抄江南水乡的园林风格。据说,动用了20多亿,现在,还不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基本上没有游客!”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国所有的古镇同质化现象严重,能够做到盈利的不多。”
“是啊!成都有街子古镇、洛带古镇、安然古镇、宽窄巷子、锦里等一些在原有古代遗迹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古镇。这一些古镇,一道节假日就会出现,人山人海的拥挤局面。”李勇用亲身经历,谈出自己对于古镇经济如何发展的深刻体会。
张强曾经做过一次统计,在我国的许多景点之中,凡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特色景点,一到节假日,基本上都会人满为患。
黄龙溪古镇,由于他是在龙尾“下河街”古镇基础之上扩建起来的古镇。同时,又一分为二的把“锦江水”抽到龙头净化之后再放出来提供给游客品尝,黄龙溪“溪水”、黄龙溪古镇美感的小型古镇。所以,深得游客,特别是夏天,少年儿童和家长们的喜爱。
看到这里,张强思考了几分钟之后,继续问,“李总!您这一些灯组,是从多少次彩灯展览中收集起来的呢?”
听到张强的这个问题,李勇好像找到了知音,他激动地说,“具体的说,我整体打包收藏了成都两届灯组的所有产品。之后,成都的十多届灯会,最受欢迎的灯组,等到灯会展览结束之后,我都会用最低廉的价格把它收集起来,想在将来用于黄龙溪古镇‘龙潭湖’的四周竖起一座免费彩灯公园。”
“您这个设想,很好啊!”
“为啥?没有得到实现呢?”
“这件事情啊,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想请张记者,帮我公开呼吁一下,提高黄龙溪古镇文旅知名度,把夜晚的免费灯会开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