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首生日诗
母难日垂泪思亲
墨耕(四川宜宾)
常思母难历辛艰,头日酬恩许愿潸。
沐浴焚香谢慈养,循环膜拜敬亲颜。
邻朋临舍念童岁,尊老盈杯泼席间。
只惜椿萱远离去,可怜生我不回还。
解读:
时常想起母亲受苦受难生我的时刻,母亲不在了,我就在我生的前一日晚上焚香洒泪祭奠父母。沐浴更衣祭拜感谢父母对我的培养,不住的以头叩地,敬奉我的双亲。邻居好友来为我过生,我又想起了我承欢父母膝前的场景,我把手里亲朋敬我的第一杯酒泼洒在神龛下,以示我对父母的怀念。最痛心的莫过于父母早早离我远去,将我推向了老年,可惜啊,今生我却只能在梦里和双亲相见。
赏析:
这是一首生日感恩诗,一开头就点出时间“母难日”。顾名思义,母难日即母亲的受难日——即自己的生日。可现在对权势者来说,过生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是属下和亲朋巴结的佳期。父母健在,也为自己庆生,宾客越多,越彰显自己的权利威名。可惜的是我们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却把自己祖宗创立的文化传统道德一股脑抛于脑后,把原本为纪念父母恩德的日子变相为自己彰显权势和获取利益的佳期。
前人有:“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的古训,但在今天,不但“母在庆生”,甚至祖在亦庆生,谁有势,谁就可以把生日庆好。更有甚者,把父母生日抛在脑后者比比皆是。是现代人的思想进化了,还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失败了?子女可以不管父母过的怎样,却把孩子敬若神明,是乾坤颠倒了,还是我们的传统美德颠覆了?
什么“穷养儿子富养女”等奇谈怪论充斥着我们的视野,颠覆着我们的认知。古人希望孩子应从小养成吃苦耐劳勤奋的好习惯,今天确是小皇帝、小公主肆无忌惮,痛责父母、霸凌校园的行为屡见不鲜,长此以往,那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去向何方,孩子们的出路又在哪里,是爱子还是残子?希望诸君警醒,别被西化蒙蔽了自己的双眼,看不清眼前的道路,李嘉诚之流的“只认金钱不认亲“的思维祸害了自己,也祸害了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