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冷雨

开国十大将之首 粟裕
曾寿渊(福建)
侗乡年少志峥嵘,星火井冈钢练兵。
七战江淮惊敌胆,一谋华夏定乾坤。
孟良崮上擒骄虎,黄浦江头缚恶鲸。
百捷归来犹让帅,长留史册盛名卿。
注: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幼年起名粟多珍、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位居十大将之首。
开国大将之二徐海东
曾寿渊(福建)
烽烟大别出骁雄,忠勇丹心战帜红。
罗霄星火燃千里,赤水刀锋破九重。
浴血孤师惊敌魄,挥军劲旅震苍穹。
功勋卓著垂青史,一代英名万古崇。
注: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徐元清,曾用名徐少奎,湖北省黄陂县(今大悟县)徐家桥村人,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开国十大将之三黄克诚
曾寿渊(福建)
百战功成大将风,湘江赤子气如虹。
井冈火种燃千里,淮海烽烟映九空。
善虑筹谋开铸局,敢言直谏见孤忠。
浮沉不改凌云志,铁骨铮铮贯碧穹。
注:黄克诚(1902年10月1日-1986年12月28日),湖南省永兴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开国大将之四 陈赓
曾寿渊(福建)
黄埔风云第一流,英姿飒爽展宏猷。
南昌首义烽烟起,太行挥戈敌胆收。
巧计空城倭寇劫,奇兵百战定神州。
军工基奠千秋业,青史长留大将眸。
注:陈赓(1903—1961)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开国大将之五 谭政
曾寿渊(福建)
湘乡赤子起风云,笔剑双挥气若吞。
秋收烽烟燃壮志,井冈星火淬忠魂。
军中政论传千古,鞍上筹谋定九垠。
大将勋名垂史册,丹心碧血照昆仑。
注:谭政(1906年6月14日—1988年11月6日),原名谭世名,号举安,出生于湖南湘乡楠竹山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人、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开国大将之六 肖劲光
曾寿渊(福建)
湘楚男儿志未央,苏联淬火铸锋芒。
南昌起义军心固,驻守陕甘铁壁强。
辽沈挥师驱虎豹,衡阳布阵缚豺狼。
一生戎马安天下,青史长留姓字香。
注:肖劲光(1903年1月4日—1989年3月29日),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开国大将之七 张云逸
曾寿渊(福建)
同盟初志战尘黄,护国烽烟淬剑芒。
万里征途云作履,一江寒水血为裳。
挥兵已定吴淞岸,伏枥仍怀燕赵疆。
缟素酬恩垂史册,勋高北斗耀炎方。
注:张云逸(1892—1974),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尽管未获元帅军衔,张云逸享受元帅级行政待遇,是十位大将中唯一例外。这与其革命历程早期(如参与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及党内地位有关。
开国大将之八 罗瑞卿
曾寿渊(福建)
黄埔初承主义潮,蜀江淬剑出英豪。
井冈虎啸千军震,大渡冰崩万骑骄。
百战鏖锋平朔漠,一身铁骨立春朝。
总参执锐安天下,青史长镌姓字昭。
注:罗瑞卿(1906年5月31日—1978年8月3日),原名罗其荣。四川省南充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开国大将之九 王树声
曾寿渊(福建)
柏城烽火九秋枯,浴血黄麻志未渝。
千里河西横铁马,三军麾下展雄图。
嘉陵江畔歼强敌,赤县云开建伟模。
大将英名垂史册,丹心一片照征途。
注:王树声(1905年5月26日—1974年1月7日),原名王宏信,湖北麻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无产阶级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毛泽东称其“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周恩来评价其“战功卓著”。
开国大将之十 许光达
曾寿渊(福建)
芦荻长沙出俊英,黄埔淬火志峥嵘。
南昌举义烽烟里,赤壁重围险境横。
装甲奠基开广域,让衔垂范树高城。
一生许国达光路,青史长留大将名。
注:许光达(1908年11月19日—1969年6月3日),原名许德华,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位装甲兵司令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