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龙脉现世
黎明前的山间雾气弥漫,程墨林和蔡清瑶借着月光向莲心穴进发。蔡清瑶腕上的金绳在黑暗中泛着微光,如引路明灯。
"这绳子..."程墨林低声问道。
"家父说它叫'牵机引'。"蔡清瑶轻抚金绳,"能感应地脉之气,越接近龙穴,光芒越盛。"
果然,随着他们深入山谷,金绳光芒渐强。程墨林注意到蔡清瑶脸色越发苍白,不由担忧:"你气息不稳,是不是受伤了?"
蔡清瑶勉强一笑:"无碍,只是..."她突然捂住胸口,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竟渗出血丝!
程墨林大惊,连忙扶她坐下,为她把脉。脉象紊乱如麻,分明是内伤之兆。"是严世蕃伤的你?"
蔡清瑶摇头:"是'牵机引'的反噬。它连接佩戴者心脉,越使用越耗元气。"她从怀中取出翡翠扳指,"但我们必须赶到莲心穴,在严世蕃之前..."
程墨林心如刀绞,却知此刻退不得。他背起蔡清瑶:"指路,我带你走。"
蔡清瑶伏在他背上,金绳垂落在他胸前,光芒指引方向。她呼吸间的热气拂过程墨林耳际:"左转...那片芦苇后有入口..."
拨开茂密芦苇,一个隐蔽的洞口显现。洞口刻着古老符文,与《葬经新解》中记载的"龙眠符"一模一样。程墨林心头一震——这里竟是人为建造的龙穴!
洞内幽深曲折,石壁上镶嵌着发光的萤石,照亮前行之路。空气中有淡淡的硫磺味,温度越来越高。拐过一道弯,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窟中央,一泓碧水如镜,水面无风自动,形成完美的太极图案。四周石壁上刻满星图与符文,穹顶垂下无数钟乳石,在微光中如龙牙森然。
"这就是...莲心穴?"程墨林声音发颤。此地格局比父亲笔记中记载的任何风水宝穴都要精妙百倍。
蔡清瑶从他背上滑下,虚弱地靠在一块形如莲花的石台上:"看水中..."
程墨林俯身观察,发现碧水之下竟沉着九尊玉雕龙首,排列成北斗七星之状。最奇异的是,水中倒映的不是洞顶钟乳石,而是漫天星辰,仿佛这泓碧水直通九天。
"天池映斗..."程墨林突然明白,"这不是普通龙穴,而是'天星龙池'!《葬经新解》中说,此穴能'改天换地,逆命续运'..."
话音未落,洞外传来杂沓脚步声。蔡清瑶脸色大变:"严世蕃的人追来了!"
程墨林迅速环顾四周,发现莲花石台中央有个凹槽,形状与翡翠扳指完全吻合。他福至心灵,将扳指按入凹槽。
石台轰然转动,露出下方一条狭窄石阶。二人刚躲入其中,就听见严世蕃的声音在洞窟中回荡:"搜!他们跑不远!"
石阶蜿蜒向下,最终通到一个圆形石室。室中央立着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碑,碑上刻着几行朱砂字:
「大明国师刘伯温留示:此穴乃华夏主龙之眼,得之可兴邦,失之必乱国。朱氏得天下,赖此龙气三百载。后世若有变,程氏子当持《葬经新解》,以血祭碑,可续龙脉五十年。」
程墨林如遭雷击。父亲从未提过程家与刘伯温有此渊源!他细看碑文落款——"洪武八年乙卯,伯温与程济同立"。
"程济...是我程家先祖!"程墨林恍然大悟,"难怪父亲临终前一定要我来此..."
蔡清瑶突然剧烈咳嗽,嘴角溢出血丝。程墨林连忙扶住她,却发现她手腕上的金绳正在慢慢变黑。
"不好!"蔡清瑶强撑精神,"严世蕃在破坏上面的龙池...他在斩断龙脉!"
石室突然剧烈震动,碎石簌簌落下。程墨林知道必须立刻行动,但碑文所说"以血祭碑"是何意?他抽出随身匕首,割破手掌,将血涂在水晶碑上。
鲜血触及碑面,竟被迅速吸收。整个石室顿时亮如白昼,碑文下方又浮现几行新字:
「血祭需程氏嫡脉与蔡氏女同心。二人各取心血三滴,融于龙池,可激活龙脉。然蔡女必承反噬,轻则折寿,重则殒命。慎之慎之。」
程墨林读罢,如坠冰窟。他转身欲拉蔡清瑶离开,却见她已取出银针,毫不犹豫地刺入自己心口!
"你做什么!"程墨林夺下银针,却见三滴晶莹血珠已顺着针尖滴落。蔡清瑶虚弱一笑,将血珠接在翡翠扳指中。
"父亲说的'那件事'...就是此刻。"她声音轻柔,"蔡家世代守护龙脉秘密,就是为了这一天..."
洞外传来严世蕃的狂笑:"程墨林!我知道你在下面!再不出来,我就毁了这龙池!"
石室震动更甚,程墨林知道时间无多。他含泪将三滴心血滴入扳指,与蔡清瑶的血相融。奇异的是,两血相融竟化作金色液体,在扳指中流转。
"走...去龙池..."蔡清瑶气若游丝。
程墨林抱起她,冲出石室。洞窟中,严世蕃正命人用铁凿破坏池边符文。龙池水已浑浊不堪,九尊玉龙首出现了裂痕。
"住手!"程墨林大喝,"你可知自己在毁什么?"
严世蕃转身,眼中闪着疯狂的光:"终于肯现身了?交出扳指和《葬经新解》,或可饶你们不死。"
程墨林冷笑:"严世蕃,你严家不过想借龙脉之气谋朝篡位。但你可知道,此龙脉关乎天下气运?龙脉断,则大明乱,苍生遭殃!"
"苍生?"严世蕃狞笑,"成王败寇,历史由胜者书写!"他猛地挥手,"杀了他们!"
锦衣卫一拥而上。程墨林抱着蔡清瑶纵身跃入龙池。池水瞬间沸腾,形成一个巨大漩涡。严世蕃惊呼:"拦住他们!"
为时已晚。程墨林将融合二人心血的扳指投入漩涡中心。霎时间,整个洞窟地动山摇,九尊玉龙首同时喷出水柱,在空中交织成一条透明水龙!
水龙长吟,声震九霄。严世蕃和锦衣卫被冲击波掀翻在地。程墨林紧抱蔡清瑶,感觉池水正在治愈她的伤势。金绳重新焕发光彩,将二人紧紧缠绕。
"龙脉...续上了..."蔡清瑶露出欣慰的笑容,随即昏了过去。
第六章 血誓同心
不知过了多久,程墨林在凤栖岗山脚下醒来。晨光熹微,蔡清瑶安静地躺在他身旁,金绳仍连在二人腕间。远处莲心穴所在的山谷被浓雾笼罩,隐约可见七彩霞光。
"清瑶?"程墨林轻唤。少女睫毛颤动,缓缓睁眼。
"我们...没死?"她虚弱地问。
程墨林扶她坐起:"龙脉救了我们。"他指向山谷,"看——"
雾气中,九道彩虹横跨天际,形成壮丽的拱门。这是《葬经》中记载的"九龙朝圣"异象,象征龙脉已恢复。
蔡清瑶腕上的金绳突然自动解开,在空中扭结成一块金色丝绢,缓缓飘落。程墨林接住一看,上面浮现出几行字:
「龙脉已续,气运重连。程蔡二氏,永结同心。凤栖岗上,梧桐待春。」
"这是..."
"龙脉的认可。"蔡清瑶眼中含泪,"从今往后,我们命运相连。"
程墨林郑重地将丝绢收入怀中,突然单膝跪地:"蔡清瑶,你可愿嫁我为妻?虽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但天地为证,龙脉为媒..."
蔡清瑶伸手轻抚他面颊:"傻瓜,我们早就是一体了。"她指向自己心口,"你的血在我心里,我的血在你心里。"
二人相视而笑,正要相拥,远处突然传来号角声。一队官兵正向这边搜山!
"是卫所的旗号。"程墨林皱眉,"严世蕃竟然调动了官兵!"
蔡清瑶挣扎站起:"我们得离开...去南京!父亲的信..."
程墨林却望向凤栖岗方向:"不,我们先回父亲墓前。我有预感,那里还有未完成的事。"
二人避开搜山的官兵,绕小路重返凤栖岗。来到程颐川墓前,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墓碑旁竟长出一株嫩绿的梧桐幼苗,在这寒冬时节显得极不寻常。
"凤栖梧桐..."程墨林想起丝绢上的字,恍然大悟,"父亲早就料到这一天!"
他从怀中取出翡翠扳指,发现内侧刻文在阳光下更加清晰:"凤栖梧桐,以待来春"。扳指突然自动裂开,掉出一粒晶莹的种子。
蔡清瑶接过种子,将它埋在梧桐幼苗旁。种子入土即化,地面微微震动。转眼间,幼苗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高,转眼已成碗口粗的小树!
树皮上渐渐浮现出文字,正是《葬经新解》最核心的篇章——"改命篇"。程墨林如饥似渴地阅读,终于明白父亲的全部布局。
"原来如此..."他声音发颤,"莲心穴只是开始。父亲要我在凤栖岗种下'命种',以程家血脉滋养,长成'改命梧桐'。待梧桐参天之日,便是严嵩倒台之时!"
蔡清瑶轻抚树干:"需要多久?"
"至少一年。"程墨林看向南京方向,"我们得先避过风头。"
就在此时,梧桐树叶无风自动,飘落两片叶子,正好落在二人掌心。叶子接触皮肤的瞬间,竟融入体内!
程墨林感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所有疲惫一扫而空。蔡清瑶脸上的病容也褪去,重现红润。
"梧桐赐福..."她惊喜道,"它认我们为主了!"
程墨林向父亲坟墓郑重三拜:"父亲在天之灵,孩儿必不负所托。"转身拉起蔡清瑶的手,"走,我们去南京。待梧桐成荫日,再回来收拾严嵩父子!"
二人下山途中,蔡清瑶突然驻足回望。晨光中,那株梧桐虽幼小却挺拔,宛如一柄指向苍穹的绿色宝剑。
"它会平安长大吗?"
程墨林握紧她的手:"会的。父亲英灵庇佑,龙脉气运相连,没人能伤害它。"他指向远处官道,"前面有商队,我们混进去。"
就在二人即将融入商队时,山路上突然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严世蕃!他衣衫褴褛,面目狰狞,显然是从莲心穴的剧变中侥幸逃生。
"程!墨!林!"严世蕃嘶吼着扑来。程墨林将蔡清瑶护在身后,正欲迎战,地面突然裂开,一条树根如活物般窜出,将严世蕃绊倒在地。
是梧桐的根!它竟已延伸到这么远的地方。严世蕃惊恐地看着自己手臂上缠绕的树根,它们正在吸取他的血液!
"妖术!这是妖术!"他尖叫着挣脱,狼狈逃窜。
程墨林与蔡清瑶相视一眼,心中了然——改命梧桐已经开始影响严家的气运了。这只是开始,严嵩父子的报应还在后头。
混入商队后,二人扮作寻常夫妇,随队向南。程墨林回头最后望了一眼凤栖岗,在心中立誓:待归来日,必以严嵩父子头颅,祭奠父亲与蔡伯父在天之灵!
而此刻,凤栖岗上的梧桐树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他的誓言。树梢新发的嫩芽在冬日阳光下熠熠生辉,预示着新的轮回即将开始。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