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龙穴葬仪
晨雾如纱,笼罩着凤栖岗中峰。程墨林跪在挖好的墓穴前,将父亲骨灰坛小心放入。按照《葬经新解》的记载,他先在穴底铺了一层朱砂,又用蔡清瑶给的红绳在坛上绕了三圈,结成"锁气结"。
"父亲在天之灵,请佑我程氏一脉气运不绝。"程墨林低声祝祷,将翡翠扳指贴在额头。扳指突然变得温热,仿佛在回应他的呼唤。
远处传来厮杀声,程墨林心头一紧——蔡清瑶不知安危如何。他加快动作,将准备好的五色土分层填入墓穴。当最后一抔土盖上时,山间突然刮起一阵怪风,古松枝叶无风自动,发出簌簌声响。
程墨林抬头,只见树冠间透下的阳光竟在地面投出一个清晰的八卦图案,正笼罩在父亲墓穴上方。这是"天光应穴"的吉兆,说明葬仪已成,龙气已接。
突然,一声女子的惊呼从山下传来。程墨林浑身血液几乎凝固——是蔡清瑶的声音!他顾不得收拾工具,朝声源处狂奔而去。
半山腰处,蔡清瑶被两个锦衣卫按在地上,素色衣裙沾满泥土。她面前站着个身着锦袍的年轻男子,约莫二十五六岁,面容俊美却透着阴鸷——正是严嵩之子严世蕃。
"小娘子何必自讨苦吃?"严世蕃用折扇轻佻地挑起蔡清瑶下巴,"只要说出程家小子的下落,本公子保你荣华富贵。"
蔡清瑶别过脸:"民女只是来采药,不认识什么程家人。"
严世蕃冷笑:"药铺蔡家的女儿,会不认识程颐川的独子?"他猛地掐住蔡清瑶的脖子,"最后一次机会——程墨林在哪?"
"放开她!"程墨林从树后冲出,手中紧握那枚翡翠扳指。
严世蕃眼中闪过惊喜:"程公子终于肯现身了。"他松开蔡清瑶,优雅地掸了掸衣袖,"家父一直很欣赏令尊的才学,可惜...误会太深。"
程墨林将蔡清瑶护在身后,强忍怒火:"严公子带兵围山,就是为说这些?"
"明人不说暗话。"严世蕃笑容渐冷,"家父需要程家《葬经新解》一观,作为交换,可保你程家满门平安。"
程墨林摸到扳指内侧的机关。父亲临终前说过,若遇强取,宁可毁掉秘术也不能让它落入奸人之手。
"《葬经》博大精深,岂是严大人想用就能用的?"程墨林拖延时间,暗中观察四周地形,"况且先父遗物早已散失..."
严世蕃突然大笑:"程公子何必装傻?"他指向程墨林右手,"那枚扳指,不正是开启《葬经新解》的钥匙吗?"
程墨林心头巨震——严家竟对程家秘术了解至此!
蔡清瑶突然在背后轻扯他衣袖,小声道:"东面树林有条小路..."
严世蕃似乎看出他们的意图,一挥手:"拿下!"
锦衣卫一拥而上。程墨林猛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纸包砸向地面——是蔡清瑶给的迷踪香。白色粉末爆散开来,周围顿时烟雾弥漫。趁着混乱,他拉起蔡清瑶就往东面跑。
"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严世蕃的怒吼在身后回荡。
二人钻入密林,蔡清瑶虽气喘吁吁却步伐轻盈,显然熟悉山路。穿过一片灌木丛后,眼前出现一条隐蔽的山涧。
"跳下去!"蔡清瑶毫不犹豫地纵身跃入涧中。程墨林紧随其后,冰凉的涧水瞬间没顶。他被湍急的水流冲向下游,拼命抓住一块突出的岩石才稳住身形。
"这边!"蔡清瑶在不远处的石缝间招手。程墨林奋力游过去,发现石缝后竟藏着一个洞穴入口。
洞穴幽深曲折,蔡清瑶点燃随身火折子带路。火光映照下,她湿透的衣衫贴在身上,显出窈窕曲线。程墨林急忙移开视线,却见她手腕已被绳索勒出深深血痕。
"你受伤了。"程墨林撕下衣角为她包扎。
蔡清瑶摇头浅笑:"皮外伤而已。程公子已安葬令尊了?"
程墨林点头,将葬仪异象一一道来。蔡清瑶听得入神:"天光应穴...这是百年难遇的吉兆啊!"她突然压低声音,"严世蕃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尽快离开凤栖岗。"
"先去莲心穴。"程墨林想起山顶所见,"那里或许有出路。"
二人沿着洞穴前行,渐渐听到水声轰鸣。拐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一道瀑布如银练垂挂,下方是深不见底的水潭。
"这是..."程墨林惊讶地发现瀑布后的石壁上刻满了古老符文,正是《葬经》中记载的"水龙吟"格局。
蔡清瑶轻触符文:"家父说过,凤栖岗下有暗河直通城西白塔寺..."
话音未落,洞穴深处传来嘈杂人声。严世蕃的人竟追到了这里!
"跳下去!"程墨林拉住蔡清瑶的手,"相信我!"
二人十指相扣,纵身跃入水潭。刺骨的寒水中,程墨林紧握那只柔软的手,心中默念《葬经》避水诀。恍惚间,翡翠扳指发出微弱绿光,指引着他们在暗流中前行。
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终于浮出水面,竟是在白塔寺后院的放生池中。几个僧人惊呼着跑来搭救。程墨林呛出几口水,第一件事就是确认蔡清瑶安危。
少女脸色苍白却还带着笑:"我们...成功了..."
程墨林这才发现,他们的手仍紧紧握在一起,那根红绳不知何时已缠绕在两人腕间,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
第四章 白塔密议
白塔寺住持慧明大师是蔡世通的方外之交,将二人安置在僻静的禅房。蔡清瑶换上干净僧袍,正在为程墨林额头的擦伤敷药。她指尖微凉,动作轻柔如蝶栖花蕊。
"这红绳..."程墨林注意到腕上那根绳子竟无法解开,且颜色由红转金,十分奇异。
蔡清瑶双颊绯红:"这是家传'同心结',遇水不腐,遇火不焚...只有..."她声音渐低,"只有心意相通之人戴上才会变色。"
程墨林心头一热,正欲说话,门外传来慧明大师的声音:"蔡小姐,令尊派人来寻。"
一个药铺伙计匆匆进门,递给蔡清瑶一封密信。她读罢脸色骤变:"严世蕃派人包围了我家药铺,要父亲交出程公子!"
程墨林猛地站起:"我这就去自首,不能连累蔡伯父!"
"慢着。"慧明大师拦住他,"蔡大人信中还说,严嵩已知莲心穴之事,正派人四处搜寻。若让奸人得此龙穴,天下气运将乱。"
程墨林想起父亲遗言——莲心穴关乎大明国运,绝不可落入严党之手。他沉思片刻,突然有了主意。
"大师,寺中可有朱砂和黄纸?"
当夜子时,程墨林在白塔寺藏经阁摆下简易法坛。他用朱砂在黄纸上画出莲心穴的方位图,又在图上加了九道"迷龙符"——这是《葬经新解》中记载的秘术,可暂时扰乱龙穴气脉,使外人无法寻得真穴。
"此计只能拖延三日。"程墨林将符图折成纸鹤形状,"三日后必须有人去莲心穴重布阵法。"
蔡清瑶接过纸鹤:"我去。家父教我一些基础术法..."
"不行!"程墨林断然拒绝,"太危险了。"
"程公子,"蔡清瑶目光坚定,"你身负程家绝学,关乎天下气运。而我..."她轻抚腕上金绳,"既结同心,生死与共。"
程墨林还要反对,窗外突然传来夜枭啼叫——是蔡世通约定的暗号。二人悄悄来到后院,只见蔡世通披着斗篷,神色疲惫。
"贤侄无恙就好。"蔡世通长舒一口气,"严嵩父子已怀疑到我头上,你们必须立刻离京。"
"那伯父您..."
蔡世通苦笑:"我好歹是朝廷命官,严嵩暂时不敢动我。"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给南京钦天监同僚的荐书,你可暂避其处。"
程墨林刚要道谢,远处突然火光冲天——是药铺方向!
"调虎离山!"蔡世通脸色大变,"严世蕃故意引我出来..."
话音未落,四周墙头突然跃下数十名黑衣人,将三人团团围住。严世蕃摇着折扇缓步走来:"好一幕感人相聚。"
蔡世通将两个年轻人护在身后:"严公子深夜率兵闯入佛门净地,不怕御史参奏吗?"
严世蕃冷笑:"蔡大人私通钦犯,该当何罪?"他目光落在程墨林手上,"交出扳指,或可留你们全尸。"
程墨林知道今日难以善了,暗中将翡翠扳指塞给蔡清瑶,低声道:"待会我制造混乱,你带着扳指从密道走。"
蔡清瑶急道:"那你..."
"放心。"程墨林轻捏她手心,"我自有脱身之法。"
他上前一步,朗声道:"严公子想要《葬经新解》,可知其中第一要义是什么?"
严世蕃挑眉:"哦?愿闻其详。"
"'气感而应,鬼福及人'。"程墨林突然咬破舌尖,一口血雾喷在手中符箓上,"今日就让严公子见识下什么叫真正的风水术!"
符纸瞬间燃起幽蓝火焰,地面随之震动。白塔寺七层塔檐上的铜铃无风自响,声如鬼哭。黑衣人们惊恐四顾,严世蕃也变了脸色:"拦住他!"
程墨林趁机拉着蔡清瑶往后院跑。慧明大师已打开一条密道:"快走!"
蔡世通却站在原地不动:"我来断后。"他深深看了女儿一眼,"清瑶,记住为父教你的'那件事'..."
"父亲!"蔡清瑶泪如雨下,却被程墨林硬拉入密道。身后传来蔡世通的诵经声和兵刃相交的声响,随即是一声巨响——蔡世通竟引爆了随身携带的火药!
密道在爆炸中剧烈摇晃,碎石不断坠落。程墨林用身体护住蔡清瑶,在黑暗中艰难前行。不知爬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微光——出口竟是城外一处荒废的砖窑。
二人灰头土脸地钻出密道,只见远处白塔寺方向火光冲天。蔡清瑶瘫坐在地,无声流泪。程墨林想安慰却无言以对,只能紧紧握住她的手。
那根金绳在火光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在提醒他们——从此世上只剩彼此相依为命。
"我们去莲心穴。"程墨林终于开口,"完成蔡伯父未竟之事。"
蔡清瑶擦干眼泪,从怀中取出那枚翡翠扳指:"父亲临终前说的'那件事',是指这个。"
她将扳指举到月光下,程墨林这才发现内侧还刻着一行小字:"莲心深处,龙气归真。凤栖梧桐,以待来春。"
"这是..."
"莲心穴的真正秘密。"蔡清瑶声音坚定,"父亲说那里藏着能对抗严嵩的力量。我们一定要找到它!"
程墨林望向远处连绵群山,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酝酿。而他和蔡清瑶,已然被命运的漩涡卷入这关乎家族存亡、天下兴衰的风暴中心。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