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月,枕畔遐想(散文)
文/张学礼(山东广饶)
夜阑人静,窗棂总被一缕清辉浸得透亮。月光漫过窗台的绿萝,在木地板上洇开一片银白,恍惚间竟与老家院角的霜色重叠——儿时清晨推扉,柴垛上的白霜凝着清冽寒气,檐下冰棱折射朝阳,宛如一串串冻住的星光。如今举目窗外,高楼缝隙间的青山轮廓朦胧,倒不如回眸时,记忆里的水乡来得分明: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莹亮,巷口阿婆的竹椅沐着暖阳,晾衣绳上的蓝布衫随风轻飏,一切都在时光里酿成温润的酒。
天未亮时,常被窗外微光唤醒。起初是东方泛起一线鱼肚白,似宣纸上不慎滴落的淡墨,渐渐晕染成绯红。俄顷,霞光陡然炽烈,丹红如血,泼洒在云层之上,仿佛天地间燃着一场静默的火。终于,旭日挣脱云层,带着孩童般的莽撞与欢喜,将金辉泼向江面。此刻总能望见海燕贴浪疾飞,翅尖掠起的水珠在晨光里闪烁;江鸥则显悠游,时而俯冲啄食,时而栖水回旋,翅尖划出的涟漪一圈圈漾开。江面上久无帆影,却总有断续笛声自远处飘来,似有人在水面撒下一把碎银,叮咚作响,在晨雾里久久徘徊。
这般晨光中,总想起张老师常说的:"心地干净,日子就香。"他一生侍弄半亩菜园,晨露未晞时便去料理菜苗,傍晚坐在门槛编竹篮,手指粗糙却总带着泥土与竹篾的清香。他教我辨认野菜,说"药草有药性,人心有品性",说"读书如浇水,看似无用,禾苗自长"。那时不解,只觉他翻书的模样甚好,阳光透过白发,在书页投下细碎光斑。如今方知,坦荡如他,把日子过成了一碗清粥,平淡里自有回甘。恰如书山中从无捷径,却在每页批注、每回蹙眉间,藏着岁月的馈赠;又如少年时总嫌夏日漫长,老来才懂,那些槐下追蝉、河畔摸鱼的闲日,早已在鬓角染上风霜,酿成夕阳里最醇厚的醉。
大暑天最难捱,街市被热浪烤得蔫蔫的,唯有湖边藏着清凉。午后踱至柳荫下,忽见满架蔷薇开得热闹,粉的、白的、浅黄的,挤挤挨挨地笑着,花瓣上的露珠被阳光照得似碎钻。蝉鸣不分高低,四方树上的知了凑在一起,唱得声嘶力竭,倒像是在比谁更热烈。忽然有锦鲤从荷叶下猛地窜出,带起的水珠惊飞了栖息萍叶的白鹭,翅尖扫过水面,惊得红莲轻轻摇晃。一对鸳鸯在花丛戏水,红喙相触,尾羽扫过粉红花瓣,溅起的水珠带着淡淡荷香,混着蔷薇的甜,一并沁入心脾。
暮色漫上来时,坐在湖边石凳,看夕阳将湖水染成琥珀色。风里的热气渐渐散去,笛声又从远处传来,与蝉鸣、蛙鼓交织成网。忽然觉得,这浮世里的安宁,原是藏在寻常景致中的:窗前月、晨起霞、案头书、阶前花,还有心底那点不肯褪色的温良。就像此刻,晚风拂过发梢,带着水汽与花香,恍惚间又回到那个有霜的清晨,张老师正站在菜园里,朝我笑着呢。
作者简介
张学礼,山东东营广饶县广饶街道人。义务兵五年,中共党员。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天津诗词学会会员、海河文学社顾问、东方诗人协会会员、神鼎风诗词研究会会员、神鼎风诗词编辑部编委、齐鲁诗风签约诗人,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青年文学家作家协会理事、竹韵汉诗协会会员、东方诗人协会会员、东方兰亭诗社理事、东方兰亭诗社顾问,2021年诗歌被大型《民间优秀诗选》收录,荣获中国诗歌圈官网创作奖。个人著有《执韵》格律诗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