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炎帝文化深度融入株洲“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建议
谭敬炎原市乡镇企业局局长、高级经济师(2025年7月22日)
认真学习习老大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和老年志愿者代表的两封回信,字字如灯塔照亮前程路,我们必当不负嘱托,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担当,在新时代舞台续写“老有所为”的华章。这份担当,恰与我们脚下的株洲这片热土“流淌千年炎帝精神”一脉相承、交相辉映。下面我讲两点:
第一,6月12日我撰写了一份《关于将炎帝文化深度融入株洲“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建议》,我简要讲讲为什么要融入炎帝文化?回望株洲七十余年建市征程,从百业待兴的拓荒岁月到工业崛起的辉煌篇章,从转型攻坚的爬坡过坎到创新跨越的铿锵步伐,正是炎帝“开拓创新、厚生惠民、百折不挠”的精神火种,始终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从火车头精神引领的工业传奇,到新时代“三个高地”建设中的勇毅探索;从民生福祉的持续增进到城乡面貌的日新月异,七十余载风雨兼程,每一步突破都闪耀着炎帝文化的精神光芒,每一次跨越都印证着这种精神的传承与赋能。在“十五五”时期塑造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突出炎帝精神的引领作用,其深层逻辑体现在三个维度:从文明根脉看,这是对城市精神基因的守正创新。炎帝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是株洲最独特的“文化身份证”。七十余年发展实践早已证明:正是这种刻在城市基因里的开拓精神,让株洲从内陆小城蝶变为工业重镇;正是这份融入血脉的惠民初心,推动着民生福祉不断升级。面向“十五五”,突出炎帝精神,就是要激活这份穿越千年的精神力量,让城市发展始终保有文化根脉的厚度与行稳致远的定力。从城市竞争看,这是塑造不可替代优势的战略抉择。当下城市发展的竞争,本质是文化辨识度与精神凝聚力的较量。炎帝文化是株洲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家资源”——从全球华人寻根问祖的精神地标,到“开拓创新”的城市气质,这种文化印记无法复制。将炎帝精神贯穿“十五五”规划,就是要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株洲在区域竞争中亮出最鲜明的“精神名片”。从发展动能看,这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引擎。炎帝精神绝非抽象符号,而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宝贵资源。七十余年间,它驱动着株洲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蝶变,支撑着从产业单一到多元协同的跨越升级。面向“十五五”,无论是文旅融合的新消费场景,还是对外开放的“文化纽带”,无论是科技创新的精神激励,还是城乡融合的价值引领,炎帝精神都将成为激活发展要素、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第二,株洲需要打造特色文旅融合引擎,激发城市新活力与新消费。建议复兴湘江国际龙舟盛会,融合株洲非遗、特色美食等元素,引入市场化运作,打造拉动文旅消费的标志性品牌,让千年湘江焕发新的节庆活力。据岳阳展示龙舟赛品牌,可带动0.8到1的经济效应。通过举办这样盛大的赛事,不仅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更能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为株洲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建议开通湘江游,点亮城市文旅新名片。株洲作为“桥城”,应积极推进湘江游项目,精心设计多条游览线路,串联市区主要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址,让游客沉浸式领略株洲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城市风貌。湘江游项目有望成为株洲旅游的新亮点,不仅能大幅提升城市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更能带动周边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可重点开发两条“黄金文旅水道”:向下游对接湘潭万楼、长沙橘子洲,融入长株潭文旅圈;向上游串联渌口朱亭、五号山谷、挽洲岛等,拓展生态休闲空间。 同时,将工业遗址与炎帝文化地标纳入线路,完善滨水设施,打造沉浸式主题旅游线,让“一江两岸”成为展示株洲魅力的生态文化长廊。欧洲莱茵河的游船经济模式,尤其值得借鉴学习,助力湘江游实现从“观光”到“体验”的升级。建议做强陶瓷文化国际品牌,深化醴陵釉下五彩瓷非遗产业化。醴陵群力瓷厂旧址是名副其实、独树一帜的世界级瓷海“王牌”,曾有“人民御窑”之称,在国内外影响深远,一定要树立起这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带动文旅发展。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图案闻名于世,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大对陶瓷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举办各类陶瓷文化展览和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推动陶瓷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议重视和规划提升乡村“赶集经济”,并融于城市,产生不一样的人脉消费经济效应。“乡村赶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极具烟火气的世俗经济。它一头连着乡土乡情,一头连着民生百态,不仅为乡村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物资交易平台,还促进了信息交流与文化传播,是乡村经济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值得大做文章。现在交通方便,可以把乡村的烟火经济、产业经济引申到县城市城来成为定期的“城市赶集”。 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改革创新,小小的举措,有可能成为盘活一个地区经济的新引擎,成为一张推向全国的名片。
最后说一句,若能推动长沙暮云地铁延伸至易家湾,打通长株潭交通脉络,同时助力株洲经开区成功申报国家高科技发展区,必将为株洲注入更强发展动能,加速城市繁荣跃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