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提的空中草原
文/李学蛟(山东临沂)
带着赛里木湖的深情厚意和恋恋不舍,马不停蹄,舟车劳顿,又是千余里的奔波,如期赶到了伊犁地区的那拉提镇。
在热心司机师傅的安排下,食宿在那拉提镇的小巷民居。幽净惬意的民宿彻底解除了我的疲劳。日升三竿的八点以后便驱车奔向了那拉提的“空中草原”。
既然是“空中草原”,就不可能让人轻易到达。先是专供游客乘坐的区间车载我驶向空中“电缆车”的乘发地点,尔后乘坐飞越天堑的“电缆车”感受“身悬苍穹碧空中,但观天山美幻景”的刺激。“俯看脚下山涧飘,倒将自身置树梢,起赴空中似流星,顿觉自己为最高”。
循着热心导游的提示声,竟然眺望到了“养蜂女”的塑像。豁然明白了,这里原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和“养蜂女”的那段世人皆赞的爱情故事的发源地。耳畔疑似响起了那首传唱甚广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一声“下车了”的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跳下了电缆车换成了徒步下行,数不清台阶限制着我的步幅,更是为了游客的安全保证。真服了,还是没到,“空中草原”难道真的在空中?还是服从指挥为好,顺从地登上了景区大巴车,具体行驶了多长时间我没记清,“到了,下车了”的喊声终于传来。顿时……。
呈现在我眼中的一幕:宛如天际飘来巨型绿色,不,应该是墨绿色的草毡,将天山山脉的肢体和自然的略显平坦的难睹边界、难观尽头、辽阔无垠,绵延不断的地域罩成一个整体。使其成为纯粹的、无瑕的、自然的、本真的天然氧吧。成万匹的马,成万头的牛,成万只的羊,蜂拥蝶至,还有无以计数的天南地北的游客,共同点缀镶嵌在草毡的随意角落,洁白蘑菇状的蒙古包,那就是朵朵祥云,使得草原更有诗情画意,更是回味无穷,更有魔幻神韵,更似人间天堂。我想这就是“空中草原”这个名字的由来吧!
别问我草原的上空看到了什么,蓝天白云触手可及,苍劲有力的雄鹰展翅盘旋遨游太空,懂了,原来你就是草原民族的象征。
低头细看,墨绿草毡的主体竟由多种野草野菜牵手构成,恕我才浅学疏、孤陋寡闻,难以叫全它们的名字。许是季节有差异,更是由于草原动物的啮食,我没有看到“风吹草舞波浪翻,万顷碧涛似海卷”的景观。但我看到了“天山脚下涓涓流,潺潺圣水润心头,骏马奔驰荡激情,万民同乐歌不休”的画面。还是那首《游牧时光》的歌儿唱的好:“我用我自己的……”!
此情此景,竟然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上个世纪的一九八一年,观看电影《天山行》,插曲里有句这样的歌词:“天山高,天山险,天山横在我面前……,天山路,弯又弯,你把我的心事牵……”。
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我是那么渺小,那么不值一提,那么无为,那么无力。可是有谁敢面对着“空中的草原”这位各族人民的母亲说一声自己不渺小呢!
令人心旷神怡,令人忘情失神,令人流连忘返,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的造化绝对称的上旷世杰作。
真的该来,真的还想来,真的很难再来了!
真诚的说一声:多多保重,那拉提的“空中草原”!您为各族人民送来了幸福安康,您呈现了大美新疆,应该是大美中华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20250801随笔于天山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