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救
甘肃省科学院:路等学
万象纷纭,皆由己生。人生起落,浮沉辗转,终归绕不开一个“己”字。你眼里的世界,映照着内心的模样;你对待自己的方式,勾勒出生活的轮廓。破解困局的密钥从不悬于身外,只深藏于己心——这场名为“自救”的修行,既包含向内心求索的坚韧,也藏着与自我和解的通透,恰如春雨落尘,于无声处滋养着生命的根系,亦是生命最深处的回响。
一、人生真正的贵人,唯有自己
漫漫长夜无人可代你跋涉,骤雨疾风无人能替你遮挡。低谷深陷时,援手或许能暂缓沉沦,但支撑脊梁挺立的,是骨子里不肯熄灭的星火;歧路彷徨时,点拨或许能拨开迷雾,但驱动步履向前的,是心底敢于破土的孤勇。恰似苏东坡在松风亭下的顿悟:不必执着于“必须抵达亭中才敢休息”,当下驻足处,便是可以喘息的支点。这份“不必强求”的清醒,与“继续前行”的力量同样重要——掌舵者既要能劈开惊涛,也要懂得在风浪中适时调整呼吸。你迎向生活的姿态里藏着不折的韧劲,于泥泞中淬炼自我的决绝里藏着力量,更在“此处可歇”的通透里藏着智慧,这才是渡你出迷津的真贵人。
二、人生真正的知己,亦是自身
浮世喧嚣中,同欢者众;幽谷独处时,知心者稀。他人或许能共沐喜悦、同担悲愁,然唯有自己,洞悉强颜欢笑下深掩的倦意,懂得洒脱身影里暗藏的无言。就像苏东坡爬至半山腰时,唯有自己听见身体的喘息与内心的焦灼,也唯有自己能对自己说“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这份对自身状态的敏锐体察,正是知己的模样。夤夜辗转,是己心轻抚己心,梳理纷繁思绪;荣光披身,是己身深谙己身,尝遍荣辱背后的百味。这位“知己”永不背离,默然相守:你若倾心交付,它便报以澄澈安宁;你若坦诚叩问,它便回响清越答案。这份深沉的自我相知与悦纳,如春雨无声,滋养着自救的根系。
三、人生真正的对手,终究是自己
困缚灵魂的,从非外界的藩篱,而是心内自筑的牢笼。那座牢笼里,既有拖延、怯懦、嫉妒等显性的枷锁,更有“必须做到完美”“必须抵达终点”的隐性执念——如同苏东坡最初认定“只有到松风亭才能休息”,便是给自己设下了无形的限制。攀登险峰时,足下砾石从非阻碍,真正令人却步的,是心底那声“我必须一口气登顶”的苛求;跋涉长路时,风雨湿衣不足为惧,真正使人折返的,是心中那句“我不能有片刻松懈”的执念。那些令你辗转、纠结、困顿不前的,究其本源,皆是“非要怎样”与“本可不必”的角力——而自救,便是照进暗室、解开这道执念的那缕微光。
四、人生至高的胜利,在于征服自我
降服外敌不足称道,真正撼人心魄的,是降伏内心蛰伏的猛兽。这猛兽未必是大奸大恶,更多时候是“非要较劲”的偏执。苏东坡赢过的,或许不是贬谪的逆境,而是对“必须身居高位才是成功”的释然;戒烟者赢的不是烟雾,而是驯服了“片刻沉溺”的贪餍;奔跑者赢的不是里程,而是征服了“安于舒适”的惰性,更懂得“跑不动时走一走也无妨”的弹性。每一次与己交锋,都是在旧我的壁垒上凿开一道微光:战胜一分犹疑,便多一分破浪的果决;涤荡一丝虚妄,便多一分扎根的笃实;更重要的是,接纳一分“不完美”,便多一分与生活周旋的从容。这般胜利无需喝彩,却足以让你在静夜回望时眼底生辉。
五、人生至大的幸运,是习得自救
世间从无永恒的港湾,唯“自救”之力,方是立命安身的磐石。这力量既包括“跌倒后爬起来”的坚韧,也包括“爬不动时先躺下歇一歇”的智慧。失业的阴霾下,怨艾只会深陷泥潭,唯有俯身学习、探索新径是出路,而偶尔允许自己“emo”一天,而非逼自己“立刻振作”,亦是自救的温柔;心碎的废墟上,沉溺只会吞噬残光,推开窗棂迎向人潮是良药,而承认“我暂时走不出来”,而非苛责“为何还放不下”,亦是自救的清醒。如同溺水之人,偶遇浮木是侥幸,习得泅渡之技是根本,而懂得“呛水时不必硬撑,可先屏住呼吸调整节奏”,才是对自救最深刻的领悟。
六、人生至美的际遇,是遇见更丰盈的自身
成长的奥义,非是塑成他人眼中的雕像,而是在时光的溪流中,日渐靠近自己心之所向的模样。昔日的疾风骤雨,化作了今日的静水深流;昔日的低首含胸,舒展为今日的从容坦荡;更重要的是,昔日执着于“必须抵达松风亭”的紧绷,化作了今日“随处可歇”的松弛。这份“更好”无关世俗量尺,只在心境的饱满:是拥抱残缺的安然,是消融块垒的豁达,是照见前路的清明。如同一株树,沉默向下扎根,悄然向上生长,既敢迎风而立,也懂随遇而安,蓦然抬首,方惊觉已是枝繁叶茂,自成一片浓荫,足以为己遮蔽风雨——这丰盈的自足之境,恰是经年累月自救灌溉后结出的最甘美的果实。
七、爱的至深境界,是爱上本真的自己
爱己非是自私,而是彻悟“己身乃万般之始”。你不再苛责一时的倦怠,因深谙张弛之道方是生命韵律——就像苏东坡不会责怪半山腰喘息的自己,反而会笑着说“此处歇脚亦无妨”;你不再厌弃过往的踉跄,因懂得那是攀爬留下的勋章;你愿为自己撷取一缕花香,伴自己沉浸一段光影,在跌倒时轻拥己心低语“不妨”。这份爱,让你无需向外界渴求认同,因内心已自成圆满宇宙;让你不再畏惧独处的寂静,因自身便是最恒久的知音。当你真正爱上自己,便会察觉,流向世界的每一分温柔,皆从这自爱的沃土中自然生发——这份深沉的自爱,是自救最温柔也最坚韧的源头活水。
归根结底,人生百味,无不是心弦振动的余音。你如何待己,世界便如何映照;心内沟壑抚平,生活的万千结扣自会悄然松开。他人或可渡你一程,然唯有深谙“自救”之道——既敢与自己较劲,更懂放过自己——方能做自己永恒的摆渡者。毕竟,唯有自己,才是那最终能将自己从任何深渊引向破晓微光的唯一掌灯人。
作者简介:路等学,中共党员,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区域经济研究,食用菌品种选育及栽培发术研究与推广。发表论文和网络文章百篇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