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凤诏劫
一、佛珠映月
净慈寺的雨夜,杜月裳跪在佛前添灯油。忽听"叮"的一声,供桌上的两半佛珠竟自行合拢,在烛光下泛出奇异青光。
"阿弥陀佛。"云寂禅师不知何时立于身后,"佛珠重圆,缘法已至。"
杜月裳捧起佛珠,内壁"梦麟""月裳"二字竟渗出淡淡血色。正惊疑间,禅房突然传来虞梦麟的嘶吼声。
她提着裙摆奔去,只见虞梦麟在床上痛苦翻滚,后背箭伤处浮现出蛛网般的黑纹——那分明是北方鞑靼部族的"狼蛛毒"!
"禅师!"杜月裳急得去扯云寂的袖子,"这毒..."
"非药石可医。"老僧凝视窗外明月,"除非取得皇宫大内的'龙髓玉露丸'。"
雨打窗棂,杜月裳忽然想起玉璧地图角落那个凤纹标记。当时不解其意,如今想来,那分明指向宫中贵妃所居的凤藻宫!
二、宫闱秘辛
三更的紫禁城如巨兽蛰伏。杜月裳扮作宫女混入西华门,手中紧攥着云寂给的通行牙牌——那竟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密令!
"姑娘这边走。"引路的小太监声音尖细,"贵妃娘娘已候多时。"
凤藻宫灯火通明,杜月裳却觉寒意刺骨。珠帘后传来环佩叮当,一位华服美人慵懒倚在榻上,腕间金镶玉镯与玉璧残片如出一辙。
"本宫与令兄有旧。"贵妃指尖划过杜月裳脖颈,"他临刑前托人带话,说玉璧地图上的凤纹,关乎社稷..."
突然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小太监慌张禀报:"娘娘!东厂的人往这边来了!"
贵妃脸色骤变,迅速从枕下取出个珐琅盒子:"带着药和这个速走!"盒中竟是半块虎符,"周大人背后是宁王,他们要借盐铁走私筹谋..."
"砰"的一声,殿门被踹开。杜月裳被贵妃推进密道前,最后看见的是东厂番子雪亮的绣春刀。
三、生死禅机
扬州城飘着今冬第一场雪。杜月裳将龙髓玉露丸喂入虞梦麟口中,他后背黑纹却只褪去一半。
"需要药引。"云寂禅师沉吟,"杜姑娘可愿以心头血为引?"
匕首刺入心口的瞬间,杜月裳竟不觉疼。她看着殷红血珠滴入药碗,忽然想起幼时生病,兄长也是这样割腕取血为她做药引。
药碗凑到虞梦麟唇边时,他突然睁眼,一把攥住她手腕:"不要!"力道之大,让她腕上旧伤又渗出血来,正滴在那串佛珠上。
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血珠被佛珠尽数吸收,珠串突然迸发耀目金光!云寂禅师手中的锡杖也共鸣般嗡嗡作响。
"原来如此..."老僧长叹,"十年前你们在佛前结缘时,老衲曾说过'血珠融,因果续'..."
虞梦麟猛地坐起,黑纹尽褪。他颤抖着抚上杜月裳心口伤痕,眼中似有万千星辰陨落:"傻姑娘,你可知我娘临终前预言——'持玉璧而亡者,必为杜氏女'..."
四、虎符惊变
腊月初八,虞梦麟与杜月裳在云寂禅师见证下,于净慈寺菩提树下结为夫妻。合卺酒刚饮罢,徐老大突然浑身是血地闯进来:
"宁王反了!扬州城被围!"
杜月裳展开贵妃给的虎符——这竟是调遣江防水师的凭证!虞梦麟抚摸着虎符上的凤纹,突然冷笑:"原来如此...玉璧上的地图不是走私路线,而是宁王谋反的兵力部署!"
城外战鼓如雷,虞梦麟披甲执剑,杜月裳红衣劲装。云寂禅师将重圆的佛珠戴回二人腕上:"此番劫难过后,二十年的因果轮回便可了结。"
冲锋号角声中,杜月裳忽然听见虞梦麟问:"怕吗?"
她望向城下黑压压的叛军,又看看手中玉璧残片——那上面除了地图,还刻着兄长最后的手书:"月裳,活下去。"
"有你在,不怕。"她握紧夫君的手,佛珠在战火中莹莹生光。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