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史学军,男,汉族,贵州籍,现年70岁。青年参军到云南。转业地方后在云南昭通市辖的党政机关工作至退休。现居住昆明。任云南省南社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智库专家。
难得一一虾芭时光的“神泉” 史学军
虾芭时光生态农场旁,一泓泉水在古木参天的秘境里汩汩涌流,昼夜不息。据传在渺远岁月,仙子曾于此地开泉眼,滋养一方水土;当地百姓亦视此泉为天地自然恩赐的神迹。诗人吟道:“昔年仙子开泉处,赢得蛙声催绿田”,那绵延不息的泉流,遂在时光里沉淀为民族的集体记忆。
村民们对此泉有着至深的心理认同与情感归属。晨起舀泉煮茶,暮归掬水洗尘,泉水渗入日常肌理,与哈尼族敬畏自然、万物有灵的古老信仰融为一体。他们视神泉为护佑丰年的自然之眼,其存在本身即是天地对辛劳耕作的无声嘉许,是人与自然之间隐秘而坚韧的契约。
百姓冠以“神泉”之名,非仅因其源远流长的传说,更源于其无可替代的实用价值与精神慰藉。此泉水质清冽甘甜如琼浆,诗人赞其“神泉甘冽可消愁”,亦言“浅酌似琼浆”。其水滋养了层层梯田,泽被千年农耕,使“稻香风里生”成为虾芭永恒的风景。当身心困倦之际,饮一口神泉,便似有清流荡涤肺腑之爽感,仿佛重新接通了大地深处生生不息的能量源流。
亲临虾芭,神泉之韵更显丰盈。夜宿“太空舱”民宿,还可赏“夜深蛙鼓鸣空谷,野旷星垂映月魂”的意境;漫步栈道,则沉浸于“稻香薰夜色”的氤氲中。取一瓢神泉煮茶,其清洌甘醇直透心脾,“润肌沁肺欲通灵”的奇妙体验便了然于心。蛙鸣如鼓,星垂野阔,神泉在万籁中低语,仿佛听见了大地的心跳,也恍然彻悟“此际幽怀不用夸”的幽深境界。
文人墨客亦为此泉神魂倾倒。程文才以“梯田万亩千年润,浅唱低吟昼夜流”赞其润物无声的恒久奉献;蒋厚雄则聚焦其“甘甜清冽可延年”的滋养之功;秦保寿更升华体验,直指“碧水青山藏古韵,原来此处是天乡”——神泉所在,俨然是凡尘与仙境交融的绝美坐标。他们笔下的神泉,既是物质之水,更是精神圣泉,承载着超越物理存在的灵性光辉。
虾芭神泉,诚为天地所钟的珍稀资源。其水质之纯净清冽,如自然之泪般罕有;其蕴含的文化记忆与集体信仰,更是不可复制的无形瑰宝。如今,依托沪滇协作与乡村振兴的东风,虾芭时光生态农场将守护此神泉视为核心使命,对此泉精心保护:设立核心保护区,限制近源活动,以敬畏之心守护泉源本真,确保其清流永续。 农场将神泉、梯田、哈尼文化与现代智慧旅居巧妙融合,保护为先,开发有度,诗人笔下“虾芭农旅溢芬芳”的崭新图景中,神泉依旧如“浅唱低吟昼夜流”,默默滋养着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
当都市的喧嚣在虾芭的星空下悄然退去,神泉汩汩之声便愈发清晰。这水是自然的精魂,是文明的脐带,更是现代人疲惫灵魂渴望栖息的一泓清梦。立于泉畔,方知“难得”二字真意——难得在喧嚣尘世中仍有一方净土,如神泉般纯粹流淌;难得在奔忙人生里尚存一片赤诚,似童年般澄澈如初。
亲临虾芭时光,仿佛重返自然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