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印记--书画里的家国情怀》八一特别专题,诠释中华家国情怀。书画承历史记忆,颂扬先烈精神,传承家国情怀,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艺术家笔墨间融入深情,绘山河之美,赞英雄之魂,艺术价值深厚,触动人心,激发爱国情。展新时代人民爱国情、民族自豪感,展望美好未来,体现时代精神,激励共筑中国梦。作品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家国情怀的生动展现,连接过去与未来,激发爱国情怀。



张家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滨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滨州市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主任,滨州市职工美术专业委员会主席,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获得者,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培训班特聘导师,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高级研修班花鸟画特聘导师。



传统笔墨与意象生成
——观画家张家会写意花鸟画作品有感
近期,观看家会先生的写意花鸟画作品感触良多,其作品布局简放,犹如陈年佳酿,洋溢着笔韵醇厚的清香。每件作品都是他的苦心经营与热情描绘,其笔墨造型非常传统,其题材的选择与主题表达也是极为传统的。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传统”没有什么不好。实际上,文化“传统”本身是很高级的,关键在于当下画家们是以什么样的观念介入,用什么样的心态进行自我契合与表达。我关注到家会先生这几年的笔墨语言与技法功底,已进入一种新的关键时期,有一种“破茧而出”的光芒与气势。
众所周知,“笔墨”与“意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具有深厚的价值传承与审美意义。其中,“笔墨”是传统文人画重要表达方式与造型途径,能够生成无限的审美“意象”。家会先生选择的传统“笔墨”造型之路是一件“非常吃功夫”的事情,这条路虽然有前人的脚步、有栏杆台阶、有绳索,但这种攀爬之路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强大的支撑力、持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像是一项看似简单的“马拉松”长跑之旅,若想在“传统赛道上”取得一份成绩是不容易的。在这里,不再详述传统“笔墨”,而是感悟家会先生写意花鸟画作品的“意象生成”。

本文所述的作品“意象”,可理解为一种介于具象、抽象之间的意象审美和充满了主观意味的情趣。古人认为,“象”是一种“形象有可见之物”,诸如“形己确立,象亦生焉”“象者意之荃也”“立象以尽意”(《周易·略例明象》)等。胡适曾在《先秦名学史》中指出,“‘意象’是古代圣人设想并且试图用各种活动、器物和制度来表现的理想的形式。”通过对美的形式与结构塑造,把它铸造成一种富于威严的时代精神性“造物”。这种“造物”象征着一种不可言说的神秘指示符,却在不经意之间催生了人类一种理想化的审美形式。老子将“物”“象”与“道”进行关联,以阐述一种宇宙人生整体的终极关怀。如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二十一章)这就是一种着眼于宏观性的审美观照。
家会先生写意花鸟画作品致力于笔墨表现与情感抒发,强调心灵感受和意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绘画创作要“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假吴生之笔,向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是以“意”为旨要,统领“笔墨”进行转移模写、状物抒怀。实际上,家会先生写意花鸟画的“意象生成”,其本身就具有传统绘画的文化属性,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当我们将“意象生成”放置到中西方绘画比较层面来看,它的独特魅力与丰厚内涵立刻显现。这种笔墨造型的意象生成,特别注重“意在笔先”“意象经营”(黄山谷语)、“必先成竹于胸中”(苏轼语)等。它是以笔墨来刻画物象的形态特征,并抽离具象的琐碎细节,发掘归纳成具有抽象意味的线性符号,若即若离,游离在“似与不似”之间。
用符号学视角看,家会先生写意花鸟画的审美“意象”,应归属到符号美学的范畴,是一种能够给人以某种美好寓意的意象符号。其又兼具了造像塑形和寓意明鉴之功效,其形态是一种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可被描述的模糊状态。正是这种笔墨形态与意象符号的生成转化,使家会先生写意花鸟画有了丰富的表现力、概括力和寓意性。其“笔墨”形态是刚柔相济,跌宕多姿,气势中有节奏,浓淡里见色泽。正是通过运笔着墨与勾擦染点的意象表现,使其作品得到一种自然而然的审美意蕴交融。

因此,这里所说的“意象”,有时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作品整体审美效果,有时却贯穿于作品的每一个角落以及具体物象的细节塑造。当绘画作品内容或形式涉及精神层面的表达时,经常会使用具有隐喻象征性的含蓄用语来表述一种存在的深刻意蕴。家会先生的写意花鸟画也不例外,如同黑格尔所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前一个因素——即外在的因素——对于我们之所以有价值,并非由于它所直接呈现的,我们假定它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即一种意蕴,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黑格尔将“意蕴”界定为一种比“形象更为深远”的存在,这种“意蕴”也是家会先生的审美追求。
在经过几十年的“长途跋涉”后,家会先生终于迎来一个全面的绘画艺术“爆发期”,并牢牢巩固他所攀登的艺术高度。
祝家会先生继续秉持文化“传统”之根脉,一路前行,有新的更大收获。
王强写于滨州学院
2023年11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