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之约 心醉长白
长白山天池游记
张存民
在尘世的喧嚣中久了,便愈发渴望大自然纯粹的拥抱。尤其是近日持续高温,酷热难耐,室外象蒸笼一样,家中二十四小时空调开着,吹得人头昏脑涨。与妻一合计,何不换个凉快的地方呆呆,那里去?自然是向北!早就听闻长白山天池的壮美和清凉,于是乎,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向着天池,进发!
还是自驾好,走走停停,沿途风光尽收眼底。开车直奔烟台,乘轮渡渡海,经六小时许,船抵辽宁大连,在大连休整一夜,次日游览了大连海滨。说实在的,都是海滨城市,大连却远不如青岛,无论是城市建设、硬件设施,还是服务质量,都比青岛差一个档次,有待于提高。所谓的俄罗斯风情街,也是遍地假货,游客稀稀拉拉,购物者甚少。尤其也是高温天气,与家里不相上下,故赶紧撤吧,继续北上。
第三天,驱车六小时,抵达中朝边境城市丹东。城市不大,却历史悠久,别具风情。与朝鲜一江之隔,对岸的建筑、劳动的人群、站岗的士兵清晰可见。尤其是乘船游江,船到江心,看的更加清晰。朝鲜的新义州市与对岸的丹东市隔江相望,差距可一目了然。鸭绿江大桥横跨两国,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登临鸭绿江大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昔日的炮火硝烟,“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嘹亮歌声犹在耳边回响。断桥上的斑驳锈迹,江水中昂立的桥墩犹在诉说那段难忘的历史。
鸭绿江上的两座大桥,如两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在中朝两国的界江上矗立了一个多世纪。它们不仅是连接两岸的交通枢纽,更是镌刻着战争与和平、苦难与重生的立体史书,在江风涛声中诉说着过去,也映照着当下与未来。
丹东小住二日,正赶上下雨,天气骤凉。尤其是晚上,凉风习习,似有秋天的感觉,愜意得很!
还是开始我们的寻梦之旅吧!从丹东出发,驱车六个多小时,到达五百公里以外的二道白河镇。此镇是进入长白山天池的必经之地,也是休整的好地方。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位于长白山北坡,因处于二道白河两岸而得名,鸟类和其它动植物丰富,有着优渥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被誉为神奇的小镇,是国家4A景区。青山绿水等诸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成就了这里的美景,泽被着这里的人们。
离居住地三公里,有一湿地公园。苍翠的树,绿油油的草,碧绿的湖水,形成完整的生态圈。还有无数不知名的小花,俏丽地绽放着,点缀其间。弯弯曲曲的栈道,蜿蜒曲折着,引人入胜。一阵阵微风会意地吹来,让人怡然惬意!来天池旅游的客人大都下榻这里,便于第二天统一登山。故小填游客如织,宾馆酒店一房难求,贵得离谱。
长白山是世界地质公园,为关东第一山,也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又是三江的发源地。邓公云:不登长白山,终生遗憾。次日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正好,我们庆幸赶上了一个好天气。在导游组织下,先乘大巴穿赿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然后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路,大约有上百辆统一定制的小巴车,来回穿棱,惊险又刺激。约二十分钟,即到达海拔2600多米的山顶。游人们拥挤在山顶的小路上,一睹天池的芳容。
美景属于有缘的人!当我沿着蜿蜒山路步步攀登,心跳也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加速,不知那神秘的天池究竟会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眼前。这个几亿年前的火山口,即将掀开神秘的面纱。终于,人群中传来阵阵惊叹,我加快脚步,那一刻,天池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眼前。天公作美,在蓝天白云,丽日阳光下,天池的水,波澜不惊,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两千多米的群山之间!真乃大自然的奇观。
天池像是大地遗落的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群山环绕之中。碧波荡漾的湖水,澄澈得没有一丝杂质,仿佛能洗净世间一切尘埃。阳光洒在湖面,波光粼粼,似无数碎钻在闪烁。游人如织,却丝毫不影响这份宁静的震撼。大家或是轻声交谈,或是驻足凝视,都沉醉在这鬼斧神工的美景里。远处白云飘飘,与湛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湖中,山水云天融为一体,如梦似幻。
站在天池边,山风拂过脸颊,带来丝丝凉意。我闭上眼睛,静静感受这份宁静与浩瀚,心中满是敬畏。这大自然的杰作,以它无与伦比的力量和美丽,让我意识到人类的渺小,也让我内心的烦恼和燥热瞬间消散。
天池的美,不仅在那片湛蓝的湖水,更在它周围磅礴的山脉。连绵起伏的山峦,寸草不生的黑黢黢的火山灰。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方净土。山上植被层次分明,一山四季,为天池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色彩。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给天池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知道,这场与天池的邂逅即将结束,但它的美已深深烙印在我心中。
离开长白山后,那如诗如画的天池之景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它让我明白,大自然是最好的艺术家,用它的神奇画笔,绘就了这令人心旷神怡的人间仙境,也让我在尘世中找到了一片心灵的栖息地。返程途中,草成一首小诗,以表情愫。
长白山头万仞悬,玉潭海阔接遥天。
冰轮碾破琉璃境,雪浪推开翡翠烟。
云外鹤鸣青嶂里,风高龙跃碧波前。
人间自有瑶池在,何必蓬瀛问列仙。
(202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