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名人录》续(76—80)
原创首发
文/文必标(湖北)签约诗人
(七十六)戴火林
四载求知私塾读,鲁班技艺与时殊。
全凭悟性识图纸,每到忘情成木模。
部件三千心血铸,整机一万岁华铺。
卌年敬业清名在,自是沔阳奇丈夫。
注:铺,铺陈、铺就。
人物略传:戴火林(1933-2007),沔阳彭场人。自幼家贫,只上过4年私塾。1947年开始学木工手艺,1963年进彭场农机修配厂做木模工。1966年,彭场“农机修配厂”改为“轻工机械厂”,生产转型,由修理业转型为机械制造业,其生产的主要机械产品有车床、刨床、钻床、柴油机等配件。这些机械大、小配件正式投产之前,需木模工先按图纸制成模具,然后再按模具铸造。当时,所有机械产品图纸都是从外地买来,而这些复杂的图纸,能看懂的人为数不多。戴是木模车间主任,要制作模具,必须先看懂图纸,这对只有少许文化知识的他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戴不仅学会了看图纸,而且还能按图制出各类合格模具,使产品迅速投入正常生产。在40余年时间里,经他和工友、徒弟制作的模具有:“195卧式柴油机”140多个零部件模具,1968年投产,产量100多部,畅销邻近市县;草席机及140多个零部件模具,1973年投产,产量1万多部,远销国内外;天门市纺织机械厂织布机及1400多个零部件模具,1997年投产,产量8000多部;“515军工厂”铣床模具(长4.7米、宽2米)及各种零部件模具100多个,2005年投产;葛洲坝水力发电机座模具(长8米,宽、高各15米)及附、零部件10多个,2005年投产,产量10余部。
自1981年起,戴火林连续6年被评为镇劳动模范和县(市)先进工作者。
(七十七)邓小军
继承衣钵振家声,麦秆熏雕绝艺呈。
方寸泥金留本色,八千锦绣绘贤英。
嵇康神韵广陵散,楚客春光瑞气盈。
顶级非遗惊四海,专攻术业此心倾。
注:嵇康,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世称“嵇中散”,竹林七贤之一。40岁为司马昭所杀,《广陵散》曲,成嵇康绝响。
人物概况:邓小军(1973-),沔阳三伏潭人。湖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剪贴)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邓氏麦秆画”第七代衣钵继承者。
自幼跟随父亲邓友谱学习麦秆画,技艺日臻成熟。用现代技术,将麦秆画传统工艺与贝雕、木刻等技艺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2000年创建“邓氏麦秆画院”,并最终完成“非遗”申报材料的整理及作品展示。
通过参加国际、国内展会(如米兰“世博会”、俄罗斯“中国年非遗展”等)及省市乡村文化活动,提升了作品知名度。注重商业化发展,成立“文化公司”,将“邓氏麦秆画”非遗产品推向大众市场,探索出“指尖经济”的发展路径。
作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多次获得国际、国家级奖项(其中有米兰“世博会”金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积极参与“非遗传承人研习班”及国际、国内艺术交流,培养新一代传承人。通过举办“七夕主题创作”(麦秆画培训)活动,吸引20多名志愿者参与作品创作,进一步推广麦秆画技艺。其核心目标是打破“邓氏麦秆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实现民间技艺的推广和传承。代表作有《红楼梦》系列;《竹林七贤》《广陵散》《虎溪三笑》《闹天宫》《瑞气盈门》等。
(七十八)罗德军
沔阳花鼓世无双,能演能编大鼎扛。
封面男儿留虎气,舞台将相有龙逄。
讨钱不厌三花脸,闹店先敲百叶窗。
雅戏善工文武丑,非遗薪火继家邦。
注:龙逄,关龙逄。夏朝贤人,因谏被桀所杀,后用为忠臣之代称。
三花脸,戏剧中的文丑,亦称小花脸。
人物概况:罗德军(1969-),沔阳人。国家二级演员、编导。第六届“湖北戏剧牡丹花奖”获得者。“湖北省戏剧家协会”“荆州戏剧家协会”会员;省《戏剧之家》杂志(2004年第二期)封面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沔阳花鼓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主工文武丑,戏路宽广,人物刻画生动、形象。多次参加省、市、县(区)级举办的各类创作和演出,并荣获“创作奖”“优秀表演奖”等奖项。代表作包括花鼓戏《神猿》《汉王陈友谅》《讨学钱》《王瞎子闹店》《送礼记》等。
(七十九)刘家宜
附中艺院度春秋,领唱清纯自转喉。
地域民歌新定位,龙船楚调醉芳流。
两山问士边关历,一女齐眉远梦悠。
三尺舌耕声乐伴,惟欣桃李上层楼。
注:附中,湖北艺术学院附中。
问士,慰问将士。
人物略传:刘家宜(1941-2022),女,湖北沔阳人,大学学历。著名歌唱家,中国音乐协会、全国民族声乐学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
1960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附中声乐专业;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声乐系,同年分配至湖北省歌剧团(现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因领唱《一花引来万花开》引人注意,后来以演唱湖北“地域民歌”作歌路定位。1966-1976年的十年间,分别在歌曲《一花引来万花开》,舞蹈《土家喜送爱国粮》,京剧《红灯记》,舞剧《白毛女》《沂蒙颂》中担任独唱和歌剧演员。期间在几次全国调演及广交会等重大演出活动中担任领唱。1976年后扮演《泪血樱枝》的主角樱枝、《人生》中的刘巧珍等。1980年至1982年,为中国唱片社录制歌剧选段、艺术歌曲、湖北民歌等30多首。代表曲目有:《犀牛望月》《龙船调》《小白鸽与红玫瑰》《丽达之歌》等。1985年、1987年曾先后赴老山前线和广西法卡山前线为边防战士演唱。1995年,和女儿余翌子一起举办了母女演唱会。后退出舞台,从事“民族声乐”教学,所教学生多次在省内外获奖。工作期间,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武汉地区十佳演员等荣誉称号。
(八十)刘鲲生
投笔跻身抗战营,庐山军训受长缨。
与谋总部兵机故,潜伏公安寇垒行。
奉职三迁堪救火,居官半载欲扶倾。
输诚愿解新堤困,俗世昭昭起义名。
注:长缨,绳索。这里代指军事知识。
总部,指“鄂中挺进总指挥部”。
人物略传:刘鲲生(1913-1951),湖北沔阳人,民国沔阳县最后一任县长。17岁就读武昌“中华大学”附中。抗战爆发后弃文从武,考入国民政府“庐山军官训练团”学习军事。毕业后分到东北军服役,因“西安事变”未能成行,后分到湖北省府保安处任科长。“武汉会战”失败后,省府迁至恩施,他被调入“鄂中挺进总指挥部”任上校参谋处长。1943年,奉命到日军占领下的公安任“潜伏县长”,听命于重庆,为抗战做了大量工作,《公安县抗战史》有详细记载。1945年抗战胜利后调荆门县任县长;1946年调任襄阳县长;1947年后调任国民政府湖北民政厅秘书。
1948年8月中旬,淮海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这时,刘鲲生被国民政府委任为沔阳县长。当时沔阳县府在新堤(现“洪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就职典礼上,刘鲲生宣誓:“为了沔阳人民的平安,愿接纳一切善言,挽救危局。”1949年初夏,沔阳大部已经解放,刘鲲生错过赴台时机。眼见县城新堤成为一座孤城,大厦将倾,刘鲲生审时度势,与新堤各界人士商议,多次派人与襄南军分区联系,洽谈投诚事宜。5月19日,他率领县保安团800多人向人民解放军缴械投降,接受改编,新堤和平解放。
在1951年的镇反运动中,刘鲲生作为“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受到“沔阳县人民民主政府”审判,获死刑。1984年得到平反,确认为起义人士。
作者简介
文必标《明心文学》签约诗人!网名:风中独静,湖北省仙桃市人。喜欢古体诗词及民间文学,是湖北中华诗词学会、仙桃诗词学会、仙桃民间协会会员。部分作品分别发表在《汉水文苑》、《湖北诗词》、《仙桃诗词》、《白泥湖诗选》、《正气家声》、《沔州风》等杂志及十数家大型文学网站,深受读者好评。

【明心文学】以颂扬民族文化为基准,是为广大诗友与诵读爱好者提供的公益性平台!开拓创新,让文字在优雅知性的美诵中,插上翅膀飞翔在更远方。
【明心文学】创建于2021年,以孙立晶先生,朱京华女士所带领的团队,为作者,主播老师提供的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可以学之所用,可以让墨香在雅诵中飘扬,可以让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演变成文字,来诠释真正意义上的真,善,美!
统一的导语,规范的管理。三位一体式推广作品,真正做到诗与远方。
只要你有文采,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只要你喜欢诵读,欢迎你加入【明心文学】敞开心扉说,吟诵文之乐,诗情画意琢,徽墨飘香落,笔下文佳作。聚贤纳才群英荟萃在【明心文学】!

投稿须知
1.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作品。谢绝敏感话题以及违反投稿条例,文稿已收,严禁反复修改,给编辑,主播老师们增加没必要的劳务。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
2.关于稿费,除去都市头条占30%外,读者赞赏金额少于20元(含20元)不分配;赞赏超过20元60%为作者稿费,带有诵读的作品,赞赏超过20元(不含20元)作者40% 主播20%,40%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
3.任何形式的集体链接,合集,等相关链接不分配!
4.文章发布七天后结算。第八天起,后续赞赏不再计算发放。
5.稿费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请加总编微信,方便发放稿费。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6.投稿视为同意此规则,诚邀广大文学爱好者投稿。诵读爱好老师来诠释吟诵!
7.投稿题材以现代诗,诗歌,短诗,微诗,散文,随笔,五言,七律,词……
8.由于个人原因,要求删除文链,需支付平台编辑,主播诵读之劳务费用。
9.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总编删除!
投稿请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