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翱翔
2019年12月,一次机缘巧合,皈塘老区寨头岭村组长李英生找到我,谈及1978年冬谷子元重返寨头岭的一些"细节"。他说:"我们这儿有个叫狮子岩的岩洞,当年谷子元、周里、李林他们曾在这儿生活过......"听闻此消息,我当即告知乐昌市博物馆的欧伦彬馆长。两天后,欧馆长回复:"你和李英生去实地查看一下吧,我查阅了乐昌党史资料,寨头岭原先的确是乐宜工委的一个支部活动地点。"
于是,我和李英生连续七天深入寨头岭的狮子岩勘察。2020年1月2日早8点18分,欧馆长再次来电,叮嘱我们注意安全,同时要求进一步核实寨头岭支部旧址(狮子岩)的具体情况:包括房间数量、占地面积,以及是否留存红军用过的遗物等。挂了电话,我立刻向皈塘村委会的李松田书记汇报,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随后,我约上寨头岭村小组的热心人士李英生,驱车赶往寨头岭。
抵达狮子岩洞内,我们立刻投入工作:拍照记录、扶起倾倒的门板、拾起散落的瓦梁、仔细清理石碑并拷贝上面的信息,同时留心寻觅"遗物"。在最外侧房间的乱砖堆下,我们发现了一把匕首,如今它已被市博物馆收藏。1月4日,市博物馆领导班子亲临寨头岭狮子岩考察。
领导的感召力往往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在市博物馆领导的鼓励下,2019年腊月廿七新当选的村长李英生与李美生、李月青齐心协力,启动了村庄建设工作。"新官上任三把火",李英生带领村民修缮濒临倒塌的公房,在公路两旁植树,还撰写报告送往镇政府要分管公路工作的张世平主任盖章,尔后向市级相关部门申请公路硬化。也正因这些繁杂事务,我与他的家人有了更多交集,曾与他父亲促膝长谈五个夜晚。
令我动容的是,90多岁高龄的叔公(李辛友——李英生之父)始终鼓励我:"孩子,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别怕,放手去做。我相信你会像你父亲一样,为咱们当地干出一番事业。再说,只要你努力了,即便没成功,我们也不会怪你......"
听了叔公这番话,我顿时卸下了包袱,一门心思协助李英生开展工作。(其实,我也学着叔公的方式鼓励李英生,三番五次对他说:"别在我面前说不行!别老喊难!我不想听这些丧气话!")"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终于赢得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4月9日,相关部门领导与硬化公路中标单位一同承诺,将对寨头岭公路进行硬化。那一刻,我悬了许久的心终于落了地。(说实话,若不是运气眷顾,真不知该如何面对叔公和村长的哥哥。之前在他家吃饭时,一杯酒下肚,我"夸下海口":"想尽一切办法,今年也一定要把这条路硬化好!"经此一事,我算是明白了,以后绝不说这种"过头话",心理压力实在太大了......)村长将政府决定硬化公路的消息告诉父亲后,叔公欣慰地说:"真没想到,我都90多岁了,还能盼到家乡公路硬化的这一天......"
的确,"莫问收获,只问耕耘"——成功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愿以此与寨头岭的乡亲们共勉!
叔公,您一定要健健康康的!我盼望着能与您携手漫步在硬化后的寨头岭公路上,一同向前,一路前行……
作者简介:李翱翔(笔名:江帆),酷爱文学。韶关市作家协会会员、乐昌市作家协会理事。有近千篇散文、游记、报告文学、政研论文散见于市、省、国家级刊物,参加各地文学创作曾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