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扬州春梦
扬州城的暮春总是带着几分慵懒。瘦西湖畔的垂柳轻拂水面,画舫中传来悠扬的琵琶声,与岸边酒楼的喧闹交织在一起。裴世安斜倚在"醉仙楼"二楼的雕花栏杆上,一袭月白锦袍被微风掀起衣角,手中把玩着一只青玉酒杯,眼神却飘向远处。
"裴公子今日怎的这般出神?"身旁的红衣歌伎娇笑着为他斟满琥珀色的酒液,"可是嫌弃奴家伺候不周?"
裴世安收回目光,唇角勾起一抹玩世不恭的笑:"婉儿说哪里话,只是..."他忽觉心口一阵刺痛,杯中酒液竟无端荡起涟漪。窗外阳光明媚,他却恍惚看见一抹黑影掠过檐角。
是夜,裴府西厢房内,裴世安被一场怪梦惊醒。梦中他化身一名樵夫,因贪图悬赏而诬告山中寺院私藏逃犯,导致整座寺庙被焚,僧人惨死。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双充满怨恨的眼睛上,那僧人手持念珠,指着他道:"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少爷!不好了!"贴身小厮阿福慌慌张张闯进来,"老爷被御史台的人带走了!说是...说是盐税账目有问题..."
裴世安赤脚踩在冰凉的地砖上,窗外电闪雷鸣,照亮了他惨白的脸。他突然想起三日前父亲莫名嘱咐:"世安,若为父有不测,速去寒山寺寻明觉和尚。"
---
第二章 家破人亡
七日后,裴府被抄。昔日门庭若市的盐商宅邸,如今只剩满地狼藉。裴世安躲在城外破庙里,看着手中最后一块玉佩——这是母亲临终前留给他的嫁妆。
"为什么..."他攥紧玉佩直到掌心出血。父亲一生乐善好施,怎会贪污?那些笑脸相迎的官员转眼就成了催命判官,连定亲的苏家也急忙退了婚约。
暴雨倾盆时,一个蓑衣老僧出现在庙门口。雨水顺着斗笠滴落,却打不湿他半分僧袍。"裴施主,令尊托贫僧带句话。"老僧的声音如古井无波,"他说'为父当年在徽州,不该为十亩茶林害那户农家'。"
裴世安如遭雷击。他记得父亲酒后曾提过,年轻时在徽州做生意,有户茶农不肯卖祖传茶林,后来那家人莫名遭了山匪...
"大师!"他扑通跪下,"求您指点迷津!"
老僧取下斗笠,露出一张布满皱纹却眼神清明的脸:"贫僧明觉。施主可知为何会做那个梦?那是你的前世。"他轻叹,"如今因果相续,你父亲害人全家,如今自己家破人亡。而你前世造孽,今生当受颠沛流离之苦。"
裴世安浑身发抖:"那我该怎么办?"
"修行。"明觉目光如炬,"不是求菩萨保佑,而是看清这不顺从何而来。随我去寒山寺吧,你的佛缘到了。"
---
第三章 剃度受戒
寒山寺的晨钟惊起山间飞鸟。裴世安跪在大雄宝殿,青丝落地时,他恍惚看见父亲戴着镣铐的背影。戒刀冰凉的触感让他打了个寒战,住持慈海大师的声音似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赐汝法名'了尘'。"
寺中生活清苦。每日寅时起床诵经,过午不食。裴世安——如今的了尘,那双执笔抚琴的手现在要劈柴挑水。第一个月,他手上磨出的血泡染红了僧袍袖口。
"觉得苦吗?"明觉禅师在某日扫落叶时问他。
了尘看着掌心老茧:"比失去自由更苦的是...发现自己从没真正自由过。"他忽然哽咽,"原来我从前所谓的快活,不过是欲望的奴隶。"
老禅师微笑颔首,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仿佛某种禅机。
---
第四章 情障初现
浴佛节那日,香客如云。了尘在藏经阁整理典籍时,忽闻一阵清幽琴声。凭窗望去,银杏树下坐着一位素衣女子,正在抚奏《普庵咒》。阳光透过树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光影,宛如菩萨显圣。
"那是苏家小姐。"身后突然响起慈海大师的声音,"三年前许过愿,若母亲病愈便来寺中演奏佛曲百日。"
了尘手中经卷"啪"地落地。苏宛月——他曾经的未婚妻。女子似有所感,抬头望来,四目相对的刹那,了尘听见自己心脏剧烈的跳动声。
"了尘。"慈海大师意味深长地说,"修行不是逃避红尘,而是看清自己的心。去吧,今日由你接待苏小姐。"
---
第五章 因果纠缠
"裴...不,了尘师父。"苏宛月行礼时,发间茉莉清香扑面而来,"家父退婚实属无奈,还望..."
"阿弥陀佛。"了尘双手合十,却控制不住颤抖,"前尘往事,如露如电。苏施主不必挂怀。"
女子抬眸,眼中似有千言万语:"那日官府抄家,我偷偷让丫鬟塞给你一包银子...不知..."
了尘如遭雷击。原来那神秘出现在破庙的银两是她所赠!他忽然想起明觉禅师的话——修行不是等待救赎,而是自渡。此刻心中翻涌的,究竟是感恩还是未断的情丝?
"师父!"小沙弥慌慌张张跑来,"明觉师祖圆寂了!留了封信给您!"
在众人诵经声中,了尘展开信笺,只有八字:「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窗外忽然风起,吹落满树银杏,如雨如泪。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