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 九星定局
三天过去,宋翊背上的伤口结了厚厚的痂,每动一下仍会牵扯出钻心的疼痛。但这痛比起心中的煎熬,根本不值一提。
他站在赵府后门的小巷中,望着蒙蒙亮的天色,手中紧攥着赵清漪的绝笔信。小翠昨夜偷偷告诉他,赵清漪已被软禁在内院,马家的花轿午时便到。
"公子,这是小姐的琴。"小翠抱着一个布包匆匆走来,眼圈通红,"她说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办。"
宋翊接过古琴,手指轻抚琴身。这把琴承载了太多秘密——赵清漪的身世线索、《地理水法总诀》的最后七页、还有两人共同研究出的"三折御街"水法...
"阿福那边安排好了吗?"宋翊低声问。
小翠点头:"他会在婚礼上制造混乱。但..."她咬了咬唇,"马员外已经起疑,加强了防备。公子,太危险了!"
宋翊苦笑:"比起小姐的牺牲,这点危险算什么?"
回到暂住的破庙,宋翊小心检查古琴。在琴底的暗格中,果然藏着《地理水法总诀》的完整抄本。他迫不及待地展开研读,尤其是最后关于"九星定局"的章节。
"天有九星,地有九宫...三合连珠,水到渠成..."
阳光透过破庙的窗棂,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宋翊全神贯注,时而掐指计算,时而在地面上勾画。突然,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太急扯痛了伤口,却浑然不觉。
"原来如此!"他双眼发亮,"泉州港的水道布局不仅是个杀局,更是一个巨大的'元关窍'!若能以'三折御街'之法改造,不仅能破解杀局,还能逆转气运!"
但随即,他的兴奋又黯淡下来。如今赵清漪即将被逼嫁人,赵鸿志自身难保,谁会相信一个无名小卒的风水理论?更何况要改动整个港口的水道,需要大量人力和官府支持...
庙外传来脚步声,宋翊警觉地抬头。小翠慌慌张张跑进来,手里捏着一封信。
"公子,小姐让我务必交给你!"她气喘吁吁,"马员外突然提前了婚礼,花轿已到府前!"
宋翊如遭雷击,一把抓过信。信纸上寥寥数语,却字字泣血:
"翊兄:
时辰已至,清漪别无选择。今夜子时,我将服下药散。望君珍重,完成我们未竟之志。
清漪绝笔"
信纸一角还沾着泪痕。宋翊双手颤抖,心如刀绞。赵清漪不是在告别,而是在宣告自己的死期!
"现在什么时辰?"他急问。
"已近午时。"小翠哭道,"花轿已经进门了..."
宋翊抓起古琴和书稿就往外冲:"带我去马府!"
"公子!"小翠拉住他,"马府现在守卫森严,你进不去的!"
宋翊眼中闪过决绝:"那就走密道!阿福不是说马府有通往外界的暗道吗?"
小翠犹豫片刻,终于点头:"好,我带你去见阿福。但公子必须答应我,若事不可为,立刻撤退!"
马府张灯结彩,宾客如云。宋翊穿着小翠找来的马府家丁衣服,低头混在人群中。后背的伤口火辣辣地疼,但他咬牙坚持。阿福在前方引路,不时回头使眼色。
"婚礼在正厅举行,之后是宴席。"阿福压低声音,"小姐的药藏在发簪里,准备在洞房前服下。我们必须在那之前救她出来。"
宋翊点头:"暗道在哪?"
"后花园假山下。但那里现在有人把守..."阿福突然噤声,拉着宋翊躲到一根柱子后。
马明远身着大红喜袍,满面春风地走过,身后跟着几个心腹。他们进入一间偏厅,关上了门。宋翊和阿福悄悄靠近,透过窗缝偷看。
只见马明远从怀中取出一本书,正是《地理水法总诀》的原本!
"今晚过后,赵家再无翻身之日。"马明远狞笑着将书丢入火盆,"等那小贱人一死,这本邪书就永远消失,再没人能破解我的风水局!"
火焰吞噬着书页,宋翊几乎要冲进去抢救,被阿福死死拉住。马明远继续道:"港口工程按计划进行,再有半月,赵鸿志必遭天谴!到时候,泉州就是我马家的天下!"
宾客的欢呼声从正厅传来,婚礼即将开始。阿福拉着宋翊退开:"来不及了,我们先去救小姐!"
两人绕到后花园,假山旁果然站着两名守卫。阿福假装醉酒,摇摇晃晃走过去吸引注意。宋翊趁机从背后偷袭,将守卫打晕。
假山后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阿福点燃火折子:"这暗道通往马府各处。小姐会被安置在新房,我们走这边。"
暗道阴冷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宋翊紧跟着阿福,心跳如鼓。拐了几个弯后,阿福停下脚步,指着上方:"从这里上去就是新房的后间。现在婚礼正在进行,房里应该没人。"
两人悄悄推开暗门,进入一个堆放杂物的小房间。透过珠帘,可以看到布置得喜气洋洋的新房——大红喜被、龙凤喜烛、还有桌上摆着的合卺酒。
"我们藏在这里等小姐回来。"阿福小声道,"但必须小心,马员外随时可能进来。"
宋翊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合卺酒上。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脑海:"马员外会不会在酒中下毒?"
阿福脸色一变:"很有可能!他若想除掉小姐,这是最好的机会,还能伪装成自尽..."
宋翊急忙检查酒壶,果然发现壶嘴有机关,可以控制倒出哪一边的酒。
"必须换掉这壶酒!"他四下寻找替代品,却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和笑声。
"来不及了!"阿福拉着宋翊躲到一架屏风后,"他们来了!"
珠帘掀开,马明远满面红光地走进来,身后跟着被喜娘搀扶的赵清漪。她身着大红嫁衣,头上盖着喜帕,身形单薄如纸,仿佛随时会被风吹倒。
"都退下吧。"马明远挥手赶走喜娘,"我要与夫人独处。"
房门关上后,马明远一把掀开赵清漪的盖头。她面色苍白如雪,唯有唇上一抹胭脂红得刺目。
"怎么,不高兴?"马明远捏住她的下巴,"嫁给我马明远委屈你了?"
赵清漪冷冷看着他:"员外答应过,我嫁过来就放过宋翊和赵家。"
马明远大笑:"当然,当然。来,先喝合卺酒。"他转身去拿酒壶。
宋翊屏住呼吸,知道关键时刻到了。就在马明远背对屏风的一瞬,赵清漪迅速从发簪中取出一个小纸包,将里面的粉末倒入口中!
"不!"宋翊再也忍不住,冲出来一把打掉她手中的簪子,"吐出来!快吐出来!"
马明远惊愕转身,随即怒吼:"来人啊!有刺客!"
阿福也从屏风后冲出,与闯进来的家丁扭打在一起。宋翊顾不得其他,捏住赵清漪的嘴试图让她吐出药粉。
"为什么..."赵清漪泪眼朦胧地看着他,"为什么要来..."
马明远狞笑着拔出墙上挂着的宝剑:"正好,今日就让你们做对同命鸳鸯!"
危急关头,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赵鸿志带着一队官兵冲了进来!
"马明远!"赵鸿志厉声喝道,"你勾结河工贪污工程款,导致堤岸坍塌,害死两条人命!本官已掌握证据,还不伏法!"
马明远脸色大变:"你...你怎么知道?"
赵鸿志冷笑:"你以为买通我的师爷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他早已向我坦白!"他一挥手,"拿下!"
官兵一拥而上,将马明远制服。赵清漪药性开始发作,软软倒下。宋翊抱住她,朝赵鸿志大喊:"大人,小姐服毒了!快叫郎中!"
赵鸿志面如土色,急忙命人去请大夫。宋翊将赵清漪平放在床上,想起《地理水法总诀》中记载的一种解毒法:按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可延缓毒性发作。
"坚持住..."宋翊一边按压穴位,一边喃喃自语,"千万别睡..."
赵清漪气若游丝:"没用的...这是鹤顶红...无药可解..."
"不!一定有办法!"宋翊突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那页从琴中找到的秘笺,"港为元关,水为锁钥...小姐,你生母留下的玉佩在哪?"
赵清漪微弱地指了指自己的脖颈。宋翊从她衣领内拉出一条红绳,上面系着一枚青白色的玉佩,纹样正是浪花托月。
"这图案...我在港口图纸上见过!"宋翊激动地说,"就在'元关窍'的位置!小姐,你生母可能与港口有关,这玉佩或许是解药线索!"
赵鸿志闻言,突然道:"我想起来了!岳父临终前提过,清漪的生母是...是海神娘娘的祭祀女!"
郎中匆匆赶到,查看赵清漪状况后摇头:"鹤顶红剧毒,除非有解药,否则..."
"海神娘娘庙!"宋翊猛地站起,"泉州港附近是不是有座海神庙?"
赵鸿志点头:"有,就在港口东侧。但早已荒废多年..."
宋翊不等他说完,抱起赵清漪就往外冲:"去海神庙!快!"
一行人匆匆赶往港口。路上,宋翊紧抱着越来越冷的赵清漪,不停与她说话,生怕她闭上眼睛。
"坚持住...我们就快到了..."
"记得我们发现的'三折御街'吗?它能救泉州,也能救你..."
"别睡...求你别睡..."
海神庙破败不堪,蛛网密布。宋翊踹开摇摇欲坠的大门,冲入正殿。神像早已倒塌,唯有一个古老的祭坛还算完整。
祭坛中央,赫然刻着与赵清漪玉佩一模一样的浪花托月纹!
"就是这里!"宋翊将赵清漪放在祭坛上,取下她的玉佩嵌入凹槽。完美吻合!
一阵机关转动的声响后,祭坛侧面弹出一个小暗格,里面放着一个小瓷瓶和一卷竹简。
宋翊颤抖着打开瓷瓶,里面是几粒晶莹的绿色药丸。竹简上写着:"海玉解毒丹,可解百毒。"
他立刻给赵清漪服下一粒。片刻后,她的呼吸渐渐平稳,脸上也有了血色。
"有效!"郎中惊喜地说,"小姐性命无碍了!"
宋翊长舒一口气,这才有暇查看竹简内容。上面记载着一个惊人的秘密:
"余乃海神娘娘最后一位祭祀女,因不愿随官船入京为妃,藏身于此。有孕在身,恐难保全,特留此丹与玉佩为凭。若孩儿幸存,当知身负海神血脉,可御水而行..."
赵清漪虚弱地睁开眼:"我...我看到了大海...还有一位美丽的女子..."
宋翊紧握她的手:"那是你的生母。你不是弃婴,她是爱你的..."
赵鸿志老泪纵横:"清漪,为父对不起你..."
赵清漪微微摇头:"父亲养育之恩,女儿永世难忘。"
此时,一名衙役匆匆跑来:"大人!不好了!港口又出事了,新筑的堤岸大面积坍塌,海水倒灌!"
宋翊神色一凛:"是'牢狱水'局发作了!必须在九星连珠的时辰前改为'三折御街',否则泉州将有大难!"
他转向赵清漪:"能走吗?我们必须立刻去港口!"
赵清漪在宋翊搀扶下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走。这是我们的使命。"
夕阳西下,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他们身后,海神庙的古老祭坛上,浪花托月的纹饰在余晖中熠熠生辉,仿佛在见证着一个传奇的开始。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