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高庆
“我要当航天员!”“我想成为医生救死扶伤!”……8月1日,伊滨区光武街道的两个社区里,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声音此起彼伏。洛阳市妇女儿童教育研究会的8名讲师和爱心妈妈志愿者顶着酷暑,带着精心准备的“成长大礼包”,为这里的留守儿童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八一礼物。
从“不敢说”到“喊出梦想”,一节课点燃孩子心灯
“以前问孩子想做什么,他们总是低着头不说话。”杨湾社区的儿保主任感慨道。前期调研发现,不少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自信不足、学习没方向等问题。为此,讲师们专门设计了“梦想激发课”——鲜活的案例让孩子们眼睛发亮,当《少年中国说》的铿锵朗诵结束,原本羞涩的孩子突然争先恐后冲上讲台,对着在场所有人喊出自己的梦想。“就像给他们心里插了翅膀,那种眼里的光,太动人了!”一位志愿者说。
玩着学知识,红色故事里藏着“成长密码”
课堂上,专业老师的“魔法教学”让孩子们着了迷:数字编码记单词、图像记忆背古诗,连晦涩的“36计”都变成了有趣的小游戏,孩子们边笑边学,记东西的速度明显快了不少。
而红色故事环节更是点燃了全场。讲师们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讲军队的威武、讲先烈的热血,当说到“舍小家为国家”的故事时,不少孩子悄悄红了眼眶。“现在知道为什么军人叔叔要守护我们了,长大了我也要保护家人和国家!”武屯社区的小宇认真地说。
不止“上课”,更送“保护伞”和“心药方”
除了给孩子上课,志愿者们还把“未成年人保护指南”送到了村民手中,从家庭保护到司法保护,六层保护网的政策解读让家长们心里更踏实了。“原来孩子遇到问题,有这么多地方可以求助!”一位奶奶边记笔记边说。
针对个别孩子胆小怕黑、爱发脾气等问题,讲师们还开展了一对一咨询。“老师教我生气时先深呼吸,现在我很少跟同学吵架了。”10岁的萌萌说。两场主题心理辅导中,老师用“步步高”游戏让孩子们发现自己和同伴的优点,“原来我画画好也是一种本事!”孩子们的笑容里多了份笃定。
据了解,洛阳市妇女儿童教育研究会已坚持公益8年,这份“用爱托举、用心呵护”的初心,还在继续为更多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