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玉棺异变
玉棺中伸出的手苍白如雪,指甲却泛着诡异的青黑色。纪云深将谢青鸾护在身后,罗盘上的磁针已完全失控,在天池内疯狂旋转。
"六十甲子,地气归元。"他咬破食指,在罗盘上急画血符。鲜血触及黄铜盘面的刹那,磁针突然定住,直指玉棺方向。
谢青鸾的玉佩红光更盛,竟在二人面前投射出一幅立体星图。纪云深倒吸一口凉气——那分明是《龙渊堪舆志》中失传的"玄空飞星阵"!
棺中传来骨骼摩擦的脆响。一个身着前朝官服的干尸缓缓坐起,空洞的眼窝里跳动着幽绿磷火。它脖颈上挂着的八卦镜已裂成两半,镜面残留着暗红血迹。
"李...李大人?"谢青鸾声音发颤。那干尸闻声转头,下颌骨突然张开,喷出一股黑雾!
纪云深闪电般扯下腰间五帝钱,铜钱在空中排成北斗七星状。"天罡正气,破!"黑雾撞上铜钱阵,发出刺耳的嘶鸣。
干尸突然暴起,官服下飞出数十道符纸,每张都写着生辰八字。谢青鸾惊呼:"是钉魂符!"她腕间游龙疤痕突然发烫,玉佩自动飞向干尸胸口。
"轰"的一声巨响,玉佩嵌入干尸胸腔,六十具棺椁同时震动。纪云深趁机取出《龙渊堪舆志》,书页无风自动,停在绘有"六十透地龙分金要诀"的那页。
"原来如此!"他恍然大悟,"这墓穴本身就是个巨型罗盘!"他拉着谢青鸾退到墓室边缘,"快找找地面有无分金刻度!"
谢青鸾白裙已被冷汗浸透。她跪地摸索,突然触到一道凹槽:"这里有寅字标记!"
纪云深飞奔而至,将罗盘按在凹槽上。罗盘与地面严丝合缝,六十透地龙分金盘与墓室布局完美重合。他急速转动外盘:"丙子龙位,血线归宫!"
整座墓穴开始坍塌。干尸发出凄厉哀嚎,身上官服寸寸碎裂,露出胸口刻着的血线图案——与崔氏祖坟罗盘显现的一模一样!
"走!"纪云深拽起谢青鸾向盗洞冲去。身后传来玉棺爆裂声,六十盏青铜灯同时亮起幽蓝火焰,将干尸吞没。
第五章 玄空之体
逃出古墓时已是破晓。谢青鸾瘫坐在河边,发现腕间游龙疤痕变成了赤红色。她颤抖着解开衣领,锁骨下方不知何时多出三枚朱砂痣,呈三合局排列。
纪云深盯着那三枚痣,脸色煞白:"天机三点...你竟是玄空飞星体!"
谢青鸾茫然抬头。晨光中,青年风水师的面容格外清晰:斜飞入鬓的剑眉下,那双总是沉静如古井的眼睛此刻翻涌着惊涛骇浪。
"什么是...玄空飞星体?"
纪云深从怀中取出《龙渊堪舆志》,翻到末页残缺处。泛黄的纸张边缘,隐约可见半个游龙图案,与谢青鸾腕上疤痕严丝合缝。
"百年难遇的特殊命格。"他声音发紧,"《六十透地龙分金要略》记载,这种体质能感应地脉变动,是启动'玄空大阵'的关键..."
谢青鸾突然捂住心口。她腕间疤痕灼痛难忍,眼前闪过无数碎片般的画面:燃烧的宫殿、断裂的罗盘、还有...纪云深满身是血地抱着一个婴儿。
"我们见过..."她冷汗涔涔,"在很久以前..."
纪云深猛地抓住她的手腕。游龙疤痕接触到他掌心的刹那,二人同时剧震。一段被刻意抹去的记忆浮出水面——二十年前,年仅三岁的纪云深随师父拜访谢家,亲眼目睹满门被屠。师父拼死救出女婴,却在转移途中遭神秘人截杀...
"原来是你..."纪云深指尖发颤,"师父临终前让我发誓,一定要找到'天机引'..."
谢青鸾颈间玉佩突然自行飞起,悬在二人之间。玉佩投射出的星图中,长安城地底浮现出六十个光点,正一个接一个熄灭。
"第三处凶穴。"纪云深霍然起身,"太原王氏祖坟!"
远处传来马蹄声。一队黑衣人手持罗盘状法器,正向他们包抄而来。为首者黑袍翻飞,腰间悬挂的正是与崔氏祖坟相同的血线罗盘!
谢青鸾突然吐出一口鲜血。她腕间游龙已变成暗紫色,三枚朱砂痣灼灼如焰:"纪云深...我听见地脉在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