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青铜秘匣
青铜匣在月光下泛着幽绿光泽。程砚舟用衣角裹住手指,轻轻拨动匣面七星——第三颗星竟微微下陷,发出"咔哒"机括声。匣盖开启的刹那,整间厢房的地砖突然泛起霜花。
"天乙贵人坐镇,地煞退散..."程砚舟急掐子午诀,却见黄绢上的字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褪。他慌忙俯身,鼻尖几乎贴上绢面,最后辨出几行残句:
"...丙申年七月初七...以坤母棺镇离宫火...青囊颈后星图即..."
窗外传来瓦片迸裂的脆响。程砚舟猛回头,沈青囊倒悬的身影已穿过窗棂。她指尖的断针突然自行立起,针尖那滴暗红液体坠落在青铜匣上,竟蚀出个卦象般的孔洞。
"六十年前今日..."沈青囊的声音忽远忽近,"虞沧海就是在此处,把真正的沈家千金..."她突然剧烈颤抖,发间簪着的白玉响铃簪应声而断。程砚舟这才看清,那根本不是玉簪,而是截刻满符咒的指骨!
地砖下的寒意骤然暴涨。程砚舟怀中的半截罗盘突然自行拼接,磁针疯狂旋转着指向沈青囊心口。她衣领散开处,锁骨间赫然浮现出北斗七星的朱砂痣——最末一颗摇光星的位置,正与青铜匣缺失的孔洞完全吻合。
---
第六章 血髓启封
寅时三刻的梆子声像是从水底传来。程砚舟盯着沈青囊后颈的蛛网青斑——那些纹路正在月光下缓慢重组,渐渐形成一幅微缩的山水图:三座尖峰环抱一潭死水,正是《撼龙经》记载的"三煞锁魂"地形。
"原来如此!"程砚舟突然抓住沈青囊手腕,"栖云居根本不是阳宅...这是借八煞之气养着的..."话音未落,女子腕间突然浮出密密麻麻的金线,如活物般缠上他的指尖。
剧痛中,程砚舟恍惚看见幻象:六十年前的雨夜,年轻时的虞沧海将婴儿放入青铜棺椁,棺内铺满刻着坎卦的玉片;而真正的沈家女婴被埋在东厢房地基下,小小颅骨上钉着七根桃木钉...
"程先生现在明白了吗?"沈青囊的声音忽然带着哭腔,"每逢甲子,八煞轮转..."她突然撕开衣领,心口的北斗痣竟渗出鲜血。那血珠不坠不散,悬浮着飞向青铜匣,在匣面蚀刻出新的字迹:
「以破军血脉祭煞,可解百年因果」
院中老槐突然拦腰折断。程砚舟怀中的罗盘彻底碎裂,一枚三棱青铜锥从轴心弹出——这正是风水界失传已久的"天星破煞锥"!
---
第七章 子午夺煞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粘稠。程砚舟将天星锥抵在沈青囊心口,锥尖与她摇光痣相触的刹那,整座宅院的梁柱同时发出呻吟般的吱嘎声。
"坎龙离猪互为表里..."程砚舟额角沁出血珠,"这宅子真正的煞局不是八曜,而是..."他突然将铜锥转向,狠狠刺入自己左胸!
鲜血顺着锥身沟槽流入青铜匣。匣面七星逐一亮起,投射出的光幕中清晰显现:栖云居的平面图竟暗合先天八卦,而东厢房位置赫然标着「死门」二字。更骇人的是,图纸下方还有个小巧的、正在跳动的——心脏阴影。
沈青囊突然凄厉长啸。她后颈的青斑暴凸成实体,细看竟是无数微型墓碑!程砚舟忍痛将铜锥旋转半周,锥尖带出的心头血在空中凝成血卦。
"乾三连,坤六断..."血卦成形的瞬间,地基深处传来锁链崩断的巨响。沈青囊浑身痉挛,七缕黑气从她七窍中钻出,落地即化作七只青铜棺椁的虚影。
程砚舟趁机咬破舌尖,将血雾喷在青铜匣上。消褪的黄绢字迹突然重现,最后一行朱砂小楷触目惊心:
「沈氏女婴葬于寅位地砖下七尺,身怀六月胎」
---
第八章 地龙翻身
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栖云居的飞檐上蹲满了乌鸦。程砚舟拖着天星锥在东厢房划出七星步,每一步都在地砖留下灼烧的焦痕。当他踏完最后一星,整间屋子突然倾斜——不是房屋倒塌,而是地基在缓缓上升!
"果然..."程砚舟擦去眼角血渍,"虞沧海把真龙脉改道藏在了..."话未说完,沈青囊突然扑来。她心口的北斗痣已变成漆黑,指尖长出泛青的利爪。
千钧一发之际,程砚舟将铜锥插入地缝。锥身突然暴涨三尺,精准刺入上升地基中的某处。伴随着令人牙酸的撕裂声,七层不同颜色的土层如书页般翻开,露出最深处的水晶小棺。
棺中躺着个面容安详的女婴。她颈间挂着与沈青囊相同的玉蝉,只是蝉翼上刻的是「离」卦而非星图。更诡异的是,婴儿双手捧着的罗盘,竟与程砚舟碎裂的那只一模一样!
沈青囊发出非人的嚎叫。她后颈的墓碑纹开始剥落,每脱落一块就有一道黑影钻入水晶棺。当最后一块青斑消失时,程砚舟突然明白了一切——
"你不是虞沧海调包的..."他颤抖着举起婴儿手中的罗盘,"你才是真正的沈..."
大地突然剧烈震颤。程砚舟最后看到的,是水晶棺折射出的七彩光晕中,浮现出六十年前虞沧海将两个婴儿调换的完整真相...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