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罗盘泣血
程砚舟的指尖在青铜罗盘上微微发颤。子时三刻的月光穿过槐树枝桠,在盘面投下蛛网般的阴影。当磁针第三次指向辰位不动时,他后颈的汗毛根根直立。
"柳老爷,这穴场动不得。"程砚舟撩起青布直裰下摆,露出罗盘底部凝结的露珠——那水珠竟泛着铁锈般的暗红。"坎龙坤兔震山猴...这癸山丁向的阴宅正犯八煞里的'龙煞'。"
柳员外肥厚的手掌拍在紫檀供桌上,震得茶盏叮当乱响:"程师傅莫要危言耸听!青州三县的风水师都看过这块地,都说这是'金龟饮泉'的上等吉穴!"
程砚舟沉默着将罗盘转向西北乾位。盘面突然传来"咔"的轻响,天池中的磁针剧烈摆动起来。供桌上的蜡烛无风自灭,一缕青烟在月光中扭曲成蛇形。
"戌乾亥三山忌午火..."他声音发紧,"柳老爷祖上是否出过自焚而亡的先人?"
柳员外面色骤变。他身后穿杏黄道袍的老者突然冷笑:"黄口小儿也敢妄论天星八煞?这分明是..."话未说完,罗盘中央的指南针突然"啪"地断成两截,一簇暗红液体从轴心渗出,在月光下像极了血泪。
---
第二章 凶宅夜雨
三个月后,程砚舟蜷缩在青州城隍庙的飞檐下。那日柳家强行动土,结果挖出七具呈北斗状排列的青铜棺椁。当夜柳宅起火,十八口人尽数葬身火海。而断他罗盘的老道,竟是钦天监退下来的司历官。
"这伞给先生挡挡雨。"
清泠女声伴着青竹伞骨展开的脆响。程砚舟抬头,看见二十四根伞骨上皆用银粉画着巽卦纹样。执伞的素衣女子脖颈间挂着一枚泛青的玉蝉,蝉翼上密布着针尖大的星宿图。
"栖云居缺个懂风水的账房。"女子转身时,腰间的五帝钱串发出奇特的嗡鸣,"尤其要会解...八曜煞。"
雨幕突然变得倾斜。程砚舟看着女子消失在长街尽头,地上水洼倒映的残月竟泛着血红。他鬼使神差地追上去,却没注意怀中断裂的罗盘正发出蜂鸣般的震动。
---
第三章 木榫藏煞
栖云居的影壁让程砚舟浑身发冷。本该镇宅的琉璃貔貅,眼珠却是两粒刻着坎卦的黑曜石。正厅的六柱五间格局暗合河图之数,但所有椽木接榫处都嵌着三寸长的铁钉——钉帽上隐约可见干涸的血迹。
"沈家祖训,每日子午二时不得踏入东厢。"自称沈青囊的女子点燃一支安息香,烟雾在梁间凝成不散的八卦图形。"三年前家父暴毙在..."
"寅位书房?"程砚舟突然打断。他手中的半截磁针正疯狂指向东北方,"艮虎离猪为煞曜...这宅子八煞俱全!"
夜半惊雷炸响。程砚舟看见沈青囊的裙角泛起诡异的波纹——那根本不是布料,而是用头发绣着三百六十度周天度数的奇特长裙。更骇人的是,她转身时后颈浮现出蛛网状的青斑,正与当日柳家挖出的青铜棺纹路一模一样。
---
第四章 地脉惊变
程砚舟在寅时摸进东厢房。当他的匕首撬开第三块地砖时,赫然露出个一尺见方的青铜匣。匣面七星排列竟与当朝星历完全相反,而匣中黄绢上写着:
"虞沧海借沈氏阳宅养煞六十年,今以离宫亥水破其龙脉。青囊非我血脉,实为..."
窗外突然传来瓦片碎裂声。程砚舟回头时,看见沈青囊倒悬在窗棂外,长发垂落如瀑。她指尖捏着程砚舟那半截断针,针尖正滴着与罗盘里相同的暗红液体。
"程先生可知?"她声音里突然混着老年男子的沙哑,"八煞最凶不在形而在气..."话音未落,整座宅院的地砖突然如波浪般起伏,无数铁钉从梁柱激射而出,在月光下织成一张巨大的——天罗地网。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