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呼唤清泉
四十四年前的金秋十月,桂西北的热土上,三十颗滚烫的心向着军营集结——我们是宜州赤子,怀揣保家卫国的真诚,奔赴湘粤大地的坦克雄师。铁甲轰鸣中,我们把青春熔铸成履带的印记;军营熔炉里,我们将热血淬炼成钢铁的脊梁。
五年军旅岁月弹指而过,摸爬滚打的训练场、同一屋的大通铺、深夜岗哨的星与月,都成了刻在骨子里的念想。1986年的早春,我们带着一身硝烟与荣光,踏着归乡的路回到宜州。脱下军装的我们,转身奔赴新的战场:有的走进机关大院,在财政账本上算清民生冷暖,在检察岗位上守护公平正义;有的投身铁路动脉,让钢轨延伸着责任与担当,在电信网络里传递着使命与坚守;有的扎根工商战线,在机床轰鸣中打磨工匠精神,在工厂车间里书写奋斗篇章;更有战友回归田野阡陌,用军人的韧劲耕耘希望,让致富的稻浪翻滚在故乡的土地。
身上的军装虽已换去,案头的军粮虽已更替,耳畔的军号虽已渐远,营房的灯火虽已疏离,但脊梁依旧是军人的挺直,衷肠依旧是军人的滚烫。
百听不厌的是军号里的激昂,常唱不衰的是军歌里的赤诚,本色不退的是军心似铁的坚定,生死不惧的是军威如岳的昂扬,终生不悔的是军旅刻下的勋章,风雨不倒的是军旗猎猎的信仰,永远不变的是军魂熔铸的担当,终身难忘的是军人相照的肝肠。
难忘的是队列里踏出的铿锵,珍藏的是帽檐下闪耀的徽 章,坚守的是骨子里镌刻的担当,不改的是血脉中奔涌的滚烫。魂牵的是训练场挥洒的汗水,铭记的是军旗前许下的誓言,永葆的是胸膛中跳动的赤诚。
从坦克舱到百姓间,从军营绿到岗位色,变的是身份坐标,不变的是宜州子弟兵的硬核本色!值此八一,敬我们共同的军旅,敬永不褪色的军魂,祝战友们节日快乐,初心永驻!
2025年8月1日
作者简介:韦永洁(网名:呼唤清泉)1962年生,大专文化,河池市宜州区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警长退休,全国雷锋文化推广大使,第二届“最美宜州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宜州区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其书法、诗词作品分别刊登于《法制日报》、《人民检察》、《广西法治日报》、《河池日报》,《广西诗词》、《邕州文苑》、《桂乡诗苑》、《中国诗书画家网》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