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运河诡影
京杭大运河上,一艘运粮船缓缓北行。宋寒川站在船头,望着两岸渐变的景色——江南的柔美已褪去,北方的苍茫扑面而来。船舱里传来齐云裳的咳嗽声,他眉头紧锁。自金陵一战后,少女体内的龙灵虽已稳定,却时常引发高热。
"宋公子,"船夫老赵凑过来低语,"前面快到临清关了,近日盘查甚严..."
宋寒川会意,从怀中掏出一块碎银。这是他们在徐州用最后一件好衣裳换的盘缠。"多谢提醒。"
回到舱内,齐云裳正盯着玉牌出神。牌面上那条小龙纹比前几日更加清晰,龙睛处甚至泛着微微红光。
"又做那个梦了?"宋寒川轻声问。
齐云裳点头:"还是景山那口井...九条锁链...井底有个孩子在哭..."她突然抓住宋寒川的手,"那不是普通孩子,是隆庆爷的六皇子!"
宋寒川倒吸一口凉气。隆庆帝第六子朱翊铖,按《明实录》记载,两岁时夭折。若他还活着...
"陶仲文囚禁皇子,是要用他的血永远镇压龙脉!"齐云裳声音发颤,"我们必须赶在冬至前救出他——那天是'阴极阳生'之时,陶仲文要用皇子血祭!"
船身突然一震,外面传来喝令声:"锦衣卫查船!所有人出来!"
宋寒川迅速将《龙脉真形图》塞入灶膛,刚转身,舱帘已被挑开。一个满脸横肉的锦衣卫小旗瞪着眼睛:"路引拿出来!"
检查路引时,另一个锦衣卫突然指着齐云裳:"这丫头脸色怎么这么怪?"说着就要伸手摸她额头。
宋寒川正要阻拦,玉牌突然发烫。齐云裳闷哼一声,额头浮现出淡淡龙鳞纹。千钧一发之际,运河水面炸开一道水柱,紧接着船身剧烈摇晃!
"水匪!有水匪!"船夫惊叫。
趁着混乱,宋寒川拉着齐云裳跳入水中。潜入水底的刹那,他看见一个庞然大物从船底游过——那分明是一条龙影!
两人顺流潜出半里才上岸。齐云裳浑身湿透,手中却紧紧攥着玉牌:"是龙灵救了我们...它在警告我们,岸上全是锦衣卫的埋伏!"
果然,远处传来犬吠声和马蹄声。宋寒川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座破败的河神庙。
庙内蛛网密布,神像早已坍塌。但当齐云裳将玉牌放在供桌上时,残缺的河神像突然渗出浑浊的泪水,在地面汇成一幅地图——是北京城的暗渠分布图!其中一条暗渠直通景山。
"这是前元大都的龙脉水道,"齐云裳轻触地图上闪光的线条,"我们可以从积水潭潜入..."
她话音未落,庙门突然被撞开!三个黑衣人持刀而入,为首的赫然是那个被龙灵所伤的陶真人——他双眼蒙着黑布,脸上爬满蚯蚓状的伤疤。
"找到你们了..."陶真人阴森地笑着,从怀中掏出一个青铜铃铛,"知道这是什么吗?锁龙铃!"
第十八章 锁龙深井
铃声响起的那一刻,齐云裳惨叫倒地。她皮肤下的龙灵疯狂游走,将血管撑得清晰可见。宋寒川扑上前抱住她,却被一股无形力量弹开。
"别挣扎了,"陶真人摇着铃铛走近,"这丫头体内不过是一道分灵,而本座手里..."他掀开衣襟,露出胸口一个狰狞的龙形刺青,"可是北京主龙脉的龙心!"
宋寒川突然抓起供桌上的烛台砸向神像。"轰"的一声,神像彻底坍塌,露出墙上一道暗门。他背起齐云裳冲了进去,身后传来陶真人的怒吼:"追!"
暗门后是蜿蜒向下的石阶,尽头竟是一段废弃的运河古渠。齐云裳在宋寒川背上虚弱地开口:"放我下来...我能感应到水道..."
她踉跄着走到渠壁前,将玉牌贴在潮湿的砖石上。砖缝中立刻渗出清水,汇成一条微型水龙,在他们前方引路。
古渠深处越来越冷,呵气成霜。水龙突然钻入一道几乎被淤泥堵死的岔路。宋寒川用匕首挖开淤泥,发现里面堆满了白骨——全都穿着嘉靖年间的太监服饰!
"这是..."齐云裳拾起一块腰牌,"司礼监的...他们是被灭口的知情人!"
穿过白骨堆,前方出现一口竖井。井壁湿滑,深不见底,但隐约能听到水声。玉牌上的小龙纹突然游动起来,龙头直指井底。
"下面就是连通北京的暗渠,"齐云裳将玉牌交给宋寒川,"但我感应到陶真人在井口布了阵法..."
宋寒川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他在金陵收集的龙脉土。"《撼龙经》有云:'以土破阵,以真破伪'。"他将土撒入井中。
井底突然传来闷雷般的声响,接着一股水流冲天而起!水流中隐约可见一条小龙的虚影,绕着二人盘旋一周后,钻入齐云裳体内。她额头的龙鳞纹顿时金光大盛。
"它给了我们三天时间,"齐云裳摸着额头的龙纹,"三天后若不能解救景山的黑龙,我和它都会..."
她没有说完,但宋寒川明白后果。两人用腰带结成绳索,小心地降入井中。
井底水道错综复杂,玉牌成了唯一的指南。游过一段冰冷刺骨的水路后,前方出现微光。浮出水面时,两人惊呆了——这是一处巨大的地下水宫,四壁刻满符咒,中央悬着一口青铜棺,被九条锁链固定在半空!
"锁龙棺..."齐云裳声音发抖,"里面是..."
棺盖突然震动起来,传出一个稚嫩却疲惫的声音:"谁在那里?是杨先生来救我了吗?"
宋寒川和齐云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这个被囚禁数十年的"六皇子",竟还保持着孩童的声音!
正当他们要游向铜棺时,水面突然结冰。陶真人的冷笑从四面八方传来:"本座说过,你们逃不掉的..."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