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秘道惊魂
秘道狭窄潮湿,宋寒川弓着身子在前探路,齐云裳紧随其后。黑暗中,杨公寻龙钱发出的微光成为他们唯一的指引。身后不断传来塌方的闷响,尘土弥漫在空气中,呛得人喘不过气。
"这条秘道..."齐云裳突然停住脚步,"墙上有字!"
宋寒川凑近铜钱的光亮,看到石壁上刻着几行斑驳的字迹:"吾周如海,知必不免,故留此道。严贼篡改龙诀,意在操控科举,使天下英才尽出其门..."
字迹到此中断,下方却刻着一幅奇怪的图案——九宫格中分布着星宿符号,中央画着一枚铜钱,与杨公寻龙钱一模一样。
"这是..."宋寒川突然想起叔父的笔记,"九星飞宫图!周监正留下了破解改命盘的方法!"
齐云裳正要细看,秘道深处突然传来"咯咯"的怪响。两人警觉地屏住呼吸,只见黑暗中有数点绿光闪烁——是蝙蝠!成群的蝙蝠从他们头顶掠过,向出口方向飞去。
"不好!"宋寒川脸色大变,"赵半仙在用血气引路!快走!"
他们跌跌撞撞地向前奔逃,终于看到一丝亮光。冲出秘道的刹那,眼前的景象让两人同时呆住——这是一处隐蔽的山谷,谷中整齐排列着十二座坟茔,每座坟前都立着无字碑。
"这是..."齐云裳的声音发抖,"逆改十二元辰!"
宋寒川顿时明白过来。严嵩不仅篡改风水理论,还暗中改动龙脉走向,将原本的吉穴变为凶煞之地,再将这些宝地改为自己的"阴宅"!难怪他能权倾朝野二十年,子孙皆位列高官!
"看那座坟!"齐云裳指向最中央的坟墓,"墓碑上有血!"
果然,那座坟的墓碑上渗出诡异的红色液体,在月光下如同鲜血。更可怕的是,墓碑周围的土地正在微微蠕动,仿佛有什么东西要破土而出!
"快用铜钱!"宋寒川急道,"按九星飞宫图的方位!"
齐云裳迅速解下杨公寻龙钱,按记忆中的图案在坟前移动。当她站到"天医"位时,铜钱突然变得滚烫,墓碑上的"血"瞬间蒸发!
大地剧烈震动,十二座坟茔同时裂开,露出里面的青铜棺椁。每具棺椁上都刻着一个名字——全是嘉靖年间离奇死亡的清流官员!
"原来如此..."宋寒川浑身发冷,"严嵩不仅占吉穴,还害忠良,用他们的怨气镇压龙脉..."
第十章 天象示警
山谷中的异变引起了山外村庄的注意。远处传来嘈杂的人声和火把的光亮。宋寒川知道,必须赶在村民到来前离开,否则会被当成盗墓贼。
"带上这个!"齐云裳从中央墓前抓起一把土装入帕中,"这是被改动的龙脉土,能证明我们的说法!"
他们刚躲进附近的树林,大批村民已举着火把冲进山谷。紧接着,赵半仙的人也赶到了。混乱中,宋寒川看见赵半仙对着裂开的坟墓暴跳如雷,然后突然抬头望向星空,脸色变得惨白。
宋寒川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夜空中紫微垣附近,一颗赤星异常明亮,其光竟隐隐成剑形,直指北斗!
"荧惑守心..."齐云裳低呼,"天象示警!"
《周礼》有载:荧惑入心,主大凶。这是上天对人间冤狱的警示!宋寒川突然明白周如海留下的九星飞宫图深意——他早算到严嵩倒行逆施会引发天变,所以留下破解之法!
"看那边!"齐云裳突然指向山外。县城方向的上空,一片诡异的红云如血般蔓延,云中隐约有龙形闪电穿梭。
"龙脉反噬开始了..."宋寒川握紧手中的《龙脉真形图》,"我们必须赶回县城!"
两人借着夜色潜行下山。途经一座破庙时,忽听里面传出痛苦的呻吟。谨慎靠近,只见一个浑身是血的老者倒在神龛前,手中紧握着一块与齐云裳相似的铜钱。
"徐爷爷!"齐云裳冲了过去。
老者睁开浑浊的双眼:"丫头...老朽没用...没能拦住他们..."他颤抖着指向庙外,"去...去找周御史...他在..."
话未说完,老者突然剧烈咳嗽,吐出一口黑血。他拼尽最后力气将铜钱塞给齐云裳:"这是...严贼那枚...两钱合一...可破..."
老者的手垂落了。宋寒川这才注意到,庙内墙上用血画着一幅简图——是县衙大牢的位置,其中一个牢房被特别圈出。
"周御史...难道是周如海的后人?"宋寒川猛然醒悟,"他被关在县衙大牢!"
齐云裳含泪将两枚铜钱合在一起。不可思议的是,铜钱背面的"杨"字和"严"字竟慢慢消融,重组为一个新的字——"真"!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隆隆雷声。那红云已笼罩半个县城,云中龙形闪电越发清晰。宋寒川知道,这是被强行改动的龙脉在"怒吼"。若不能及时平息,整个县城都将遭殃!
"我们分头行动。"他果断决定,"你去大牢救周御史,我去阻止龙脉反噬!"
齐云裳紧紧抓住他的手:"你可知如何阻止?"
宋寒川望向手中的《龙脉真形图》和合二为一的铜钱,目光坚定:"以真破伪,以正压邪——这才是杨公寻龙钱的真正用途!"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