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解龙泉秘
夕阳将宋寒川的身影拉得老长。他背着昏迷的齐云裳,循着竹简上的指示向西疾行。少女的呼吸越来越微弱,发丝间渗出冷汗,将他的后颈都打湿了。
"坚持住..."宋寒川声音嘶哑,"就快到了..."
山路忽然一转,眼前出现一道飞瀑。瀑布下的水潭泛着奇异的青蓝色,潭边立着一块爬满青苔的石碑,上书"解龙"二字。更令人惊异的是,潭水表面浮着一层薄薄的金色物质,在夕阳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
宋寒川小心翼翼地将齐云裳放在潭边。他掬起一捧水,发现那金色物质入手即化,水却清澈见底。正当他犹豫时,竹简从齐云裳怀中滑落,展开的部分写着:"金鳞浮面,毒龙化泉;以铜钱引之,饮其清水..."
他急忙取下齐云裳腰间的杨公寻龙钱,轻轻放入潭中。铜钱入水的刹那,那些金色物质如活物般迅速聚拢,将铜钱包裹成一个金茧。片刻后,金茧消散,潭水恢复了普通山泉的模样。
宋寒川捧水喂入齐云裳口中。三口水下去,少女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血色。她睫毛轻颤,缓缓睁开了眼睛。
"这是...解龙泉?"她虚弱地问。
宋寒川刚要回答,突然发现潭底有什么东西在发光。他伸手一探,摸到一块温润的玉牌。玉牌上刻着九条形态各异的龙,中央是一行小字:"真龙无形,大音希声;三吉非吉,六秀何秀?"
"这是杨公留下的..."齐云裳挣扎着坐起,"看背面!"
玉牌背面刻着一幅微缩的山水图,图中标注着十几个红点。宋寒川仔细辨认,发现这些红点对应的正是那些被理气派定为"凶煞"的方位!
"我明白了!"他猛地站起,"这些才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严嵩篡改《海角经》,就是为了让世人避开这些地方,好让权贵独占..."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犬吠声。齐云裳脸色一变:"赵半仙追来了!玉牌和竹简绝不能落入他们手中!"
宋寒川迅速将玉牌藏入怀中,扶起齐云裳:"能走吗?"
少女咬牙点头。两人刚躲进附近的树丛,一队黑衣人已冲到潭边。为首的正是赵半仙,他手中罗盘的指针疯狂转动,最终指向他们藏身的方向!
"找到他们!"赵半仙厉喝,"严相国有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第八章 古墓藏真
宋寒川和齐云裳在密林中夺路狂奔。身后的追兵越来越近,箭矢不时从耳边呼啸而过。
"前面有座古墓!"齐云裳突然指着前方,"先进去躲躲!"
那是座半塌的砖室墓,墓门早已损毁。两人刚钻进去,就听见赵半仙在远处喊:"别进去!那是..."
话音戛然而止。墓内出奇地干燥,墙壁上绘满了褪色的壁画。宋寒川借着铜钱的微光细看,发现画的是明代官员在修改某种典籍的场景,其中一人面容阴鸷,赫然是年轻时的严嵩!
"这里葬的是..."齐云裳抚摸着墓志铭,"天顺年间的钦天监监正周如海!他是杨公的弟子!"
墓室中央的石棺上放着一个青铜匣子。齐云裳刚要去拿,宋寒川突然拉住她:"等等!"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子,轻轻扔向石棺前方。
"嗖嗖"几声,数支铁箭从暗处射出,深深插入对面的墙壁!
"好险..."齐云裳脸色发白,"你怎么知道有机关?"
宋寒川指着地面:"砖缝里的铁锈屑。"他小心避开机关,用树枝挑开了青铜匣子。里面是一本绢册,封面上写着《龙脉真形图》。
翻开第一页,两人同时倒吸一口凉气——这是一份记录,详细记载了严嵩如何篡改风水典籍,将真正的吉穴标记为凶煞之地,再将这些宝地据为己有。更惊人的是,后面还附有十几份地契,全是嘉靖年间严嵩党羽强占的山地!
"原来如此..."宋寒川恍然大悟,"严党把持科举,是因为他们垄断了能出功名的风水宝地!"
突然,墓外传来赵半仙的冷笑:"聪明的小子。可惜,你们知道的太多了。"
数十支火把将墓室入口照得通明。赵半仙手持一个古怪的法器站在最前,那法器形如罗盘,却散发着不祥的红光。
"知道这是什么吗?"他狞笑着举起法器,"严相国亲赐的'改命盘',专破各种风水局。今天就让你们尝尝'龙脉反噬'的滋味!"
法器红光暴涨,整个墓室突然剧烈震动起来。壁画剥落,砖石崩裂,仿佛整座山都要塌陷!
齐云裳紧紧抓住宋寒川的手臂:"他要引发山崩!快走秘道!"她指向石棺后方一块松动的砖石。
两人刚钻进秘道,身后就传来轰然巨响。尘土飞扬中,赵半仙的狂笑渐渐被崩塌声淹没...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