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歌,有人说这歌好听,有人说那歌好听。在我心中,最好听的是军歌。
军歌,是一种深度文化。她曲调美、陶冶人、修养人情怀、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军歌,是一股极强力量,她唤醒人、提升人、激励人前进、冲锋,灭敌于枪刀之下。
军歌,顾名思义,是军中的歌,军人唱的歌。可军歌不限于军人,她是华夏的歌,是民族的歌,是所有国人都唱的歌。因为我军是人民的军队,军歌就是人民的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也是军歌——义勇军进行曲!
军歌,诞生于战争岁月,在战火中萌芽、孕育、成长、壮大。
军歌,能凝聚军心、民心,是抗击敌人、消灭敌人极为有力的武器。
“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这朴素的几乎有点“土”的词和曲,却洋溢着十分、百分的积极、乐观和温暖,也蕴含着千分、万分的豁达、阳光和力量!
她是军歌,她是红军军歌,她是井冈山精神的歌。红军先辈们唱着她,驰骋井冈山,放眼全天下,与白色恐怖,与大炮飞机,与数倍、十倍的敌人周旋、战斗、搏杀!书写出“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壮美战争史诗!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这是新四军军歌。新四军将士们唱着她,杀军阀、屠倭寇,血洒江南,威震八省。她彰显的凤采、气势、悲壮,犹如长江的洪峰巨浪,将一片片被敌脚踩踏、蹂躏的土地冲洗、收复,让其重见美丽,再显花容!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抗联军歌、是八路军军歌、是四万万儿女齐心抗日的战歌!当五千年文明遭到践踏的关头,当九百六十万壮丽山河面临毁容的时刻,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先辈们齐心高唱军歌,齐心举起一口口银光闪亮的大刀,冲向敌阵,将侵略者的头颅砍下!
大刀,虽然比不上机枪和火炮,更比不上坦克和飞机,但当大刀变成群力、变成呐喊、变成军歌时,她便产生质的飞跃,变无声为有声,变弱势为强大!“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军歌、是军魂、是气势,是一个古老民族不可欺辱的高昂!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此军歌,诞生于抗日战争,唱响于解放战争,是我军大挺进、大迂回、大进军、大决战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当年,三座大山被挖掉,半封建、半殖民地王朝被埋葬,新中国成立,无不伴随着军歌的倩影,无不是军歌伴随着人民军队的脚步一路前行!“从不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的嘹亮声音,把一个旧的时代送回历史!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这是志愿军军歌。听这昂扬的歌声,让人瞬间回到那个风雪与战火交加的年月。一个个戎装素裹、在夜色下远去的背影仿佛就在眼前。志愿军军歌,是动员之歌、是迎战之歌,是中国人民敢于和世界最强敌人掰手腕之歌!志愿军将士们唱着她,出家门、离祖国、过大江、战强敌,唱出神威、打出国威,创造出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
我军军歌,文词光芒,旋律优美,节奏如风,气势如虹!在硝烟弥漫的战争烽火中,战士们唱军歌,抢关夺隘,勇往向前,不畏生死,收复山河!
回望历史,一场场血雨淋淋的战争已经远去。战场上那些淋漓尽致的生死搏杀也渐渐模糊。但军歌依然清晰。军歌,作为一种音律、作为一种声乐、作为一种精神、作为一种力量始终在军营中徜徉,在古老辽阔的土地上荡漾!
如今,国人传唱军歌,既是欣赏那悦耳动听的曲调,更是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军歌的美,在于她能集合涣散,激发斗志,瓦解敌心,消灭敌人!军歌的美,还在于能让后人居安思危,不忘历史、不忘战争、不忘我们的山河曾经破碎!军歌的美,更在于她是文化融于军事、融于战争、融于一个民族的血液,从而穿越时空,砥砺前行!
没有战争的岁月是历史长河中最美好的岁月。我庆幸自己没有与战争相遇。可我有幸与军歌相随。难忘军歌,难忘被军歌渲染的军营,也难忘被军歌渲染过的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