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志
进入中伏,炎热更盛。笔者有幸来到中国华北最大的湿地公园——长治漳泽湖公园进行了采风和消夏。
长治市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滨湖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和生态绿心,占地面积58.72平方公里。而滨湖区是长治市主城区新总规三大组团之一(老城区组团、高新区组团、滨湖区组团),规划范围为环漳泽湖外一公里,规划面积126.1平方公里,涉及3区6镇1乡56个村。主要承载 “生态保护、城市发展、文旅康养”三大功能,形成“一心、两环、四片九廊”生态园林规划结构。
一进入湿地公园,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一条游园大道笔直地通向北方,乘坐电瓶车的游客以及步行的游人如织,在花丛照相的,在水边欢乐的,在凉亭下小憩的人众多。道路的两旁,各种花卉竞相开放。人们都说,长治湿地是这座城市的肺,对,太对了,这个巨肺仿佛成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百花园,一个人们炎热夏日消夏的好去处,笔者下车直径来到园中的百亩荷塘。
登上白玉石桥上,夏风徐徐吹来,全身顿觉清凉。放眼百亩荷塘,碧水连天,一望无边,莲叶如盖,菡萏飘香。七月末的长治湿地公园里的百亩荷塘,迎来了一年中最好、最富有诗意的时节,塘内一望无际的荷花竞相绽放,娇艳欲滴,一个个又圆又绿的荷叶,似一个个绿色的玉盘,托起一朵又一朵荷花,像天上的星星布满水面,那开过的荷花,已结上了浅绿色的莲蓬,为炎热的中伏夏日增添了一抹清雅和特有的韵味。
走下桥来,漫步在木栈道上,近距离地欣赏,层层叠叠的荷叶如翡翠般铺展,粉白嫣红点缀其中,宛如一幅灵动的水墨丹青。朵朵荷花亭亭玉立,或含苞待放,或翩然盛开,还有双朵的荷花,散发着清新而宁静的气息,淡淡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晶莹剔透的水珠在荷叶上流动、闪烁,如同珍珠般璀璨夺目,又如钻石闪亮耀眼。偶有蜻蜓落在花苞上,更显得生命的灿烂。
这时,来这里赏荷的游人多了起来,其中有一位好似外地来的一对老夫妇,只见那女的快步走到我的面前,礼貌地问我说,我能不能为她拍张照?我说可以,便接过了她的手机,按照她要的取景,按下了快门,一连照了好几张,问她行不行?她看后激动地直说:谢谢,照得好,照得好,你看这荷花,长治真美!
与这对夫妇招手告别后,我也取出手机正要拍照,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位中年妇女,她还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只听那女孩说:“妈妈,妈妈,我渴,我要喝水。”那位妈妈说:“你早不渴,晚不喝,偏偏这会儿喝,这荷塘离零售店很远,等看完荷花再去给你买。”小女孩一脸不高兴,走到笔者的身旁蹲下不走了。我急忙拿出了随身携带的一瓶娃哈哈纯净水:“小朋友,叔叔这里有瓶水,给你。”那女孩伸手想接,回头看了看她妈又把手缩了回去。我见状又说:“小朋友,没事,叔叔也是进园时刚买的,还没有打开过,给你。”这时她妈说:“宝宝,叔叔既然给你,你就拿着吧,还不快谢谢叔叔?!”于是小女孩说过谢谢,接过了水,便打开喝了起来。等她们要走时,她的母亲要给我水钱,被我摆手谢绝了。只听她说道:长治荷美,人心更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啊!
为了更好地观荷,赏荷,笔者于是选了一处无人打搅、立在水中而且离荷花最近的石头上坐了下来。我喜欢荷花,可以追溯到我童年,在山东菏泽郓城小屯老家,我家房后就是一个大荷塘,每到夏季,荷叶长满水面,淡紫色的莲花与成片的红的、黄的、粉的、白的荷花交叠在一起,就展现在我和连生、小献、东生等几个小伙伴的眼前。在这宽大的水面里,我们摸鱼捞虾,上岸时我们还折荷叶顶在头上,手中还拿着几朵荷花回家,荷香醉人,家乡荷花的香气浓郁又不失清新。再后来,来到山西,无论走到哪里,或是游览祖国的各处风景,对荷花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南京的荷花诉说着六朝古都的辉煌与变迁,圆明园的荷花象征着皇家的大气与威严;苏杭的荷花绽放着江南水乡灵气与秀丽;而北京莲花池的一则《莲花仙子与藕郎的传说》,独记在笔者的心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美丽善良的莲花仙子,她是天帝的女儿,在天上住的时间长了,不免生出烦闷厌倦之意,于是她私偷百草的种子来到人间,在一湖边遇见了勤劳的小伙子藕郎。两人一见钟情,相亲相爱并结为了夫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凡间生活。然而,多日不见女儿,天帝得知她下凡后大怒,便派天兵天将欲捉拿莲花仙子回宫。
天兵天将立刻下凡,站在云层间,欲要捉拿,莲花仙子见状,拉着藕郎被迫躲入湖中,临别时,她将自己精气所结的宝珠交给了藕郎,并小声地告诉他:“若遇危险,你咬破宝珠吞下,我们俩还能团聚。”躲藏了几天后,藕郎还是被天兵捉住,危急时刻,他立即咬破宝珠吞入腹中。天兵挥刀砍向他的脖子,但刀口所砍之处却留下细细白丝,藕郎的头颈又自动连接了起来,怎么杀也杀不死他。
天将见状,立刻汇报给了天帝,天帝见这一情景,遂赐下一法箍,天将用这法箍箍住了藕郎的脖子后,将他投入湖中。不料藕郎沉入湖底后竟落地生根,长出了又白又嫩的藕来,法箍则变成了藕节。莲花仙子得知藕郎化为白藕,她发誓永不回天,自己也化作了一朵莲花。天将又把这一情况做了汇报,天帝大怒下令挖掉它们,可天兵们挖到哪里,莲花就开到哪里,白藕就长到哪里,天兵们挖也挖不完。最终,天帝无奈收兵,莲花与藕从此在湖中繁生,湖泊就成了它们的家,直到如今。
突然,平静的水面传来一阵清脆响声,让笔者从故事中惊醒了过来,定眼一看:这时,几条鲤鱼游出水面,形成了多鱼戏莲叶的美好景致,也酿就了岁月的浪漫。唯愿自己沉浸这世间美好,日子悠闲惬意,岁岁皆有期盼。
说实话,我喜爱荷花,更喜欢上述这则有关莲花与藕的传说故事。我想全国的人民也深深地喜欢它吧,咱国人最喜欢大团圆,喜欢大丰收,弘扬清廉之气,秉持纯洁之身,也许是这则故事流传至今的缘故吧。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从百亩荷塘出来,乘车在返回市内的途中,笔者的脑海中还闪现出如下感想:是的,清凉了一个下午,顿觉幸“伏”满满。长治,你好;湿地公园,你好;百亩荷塘,你好;不妨就以这样的方式,度过这个今年最热的中伏天。在这燥热的季节,拥一份清静,才可见本心;度一场清欢,才可慰人生。幸福,来自心灵的满足;快乐,来自精神的富有。
随之笔者写下了以下小诗一首以记之:
徜徉在百亩荷塘
进入中伏的头一天,
我来到了湿地公园。
看绿草丛丛,
观百花芬芳。
走在游人大道,
远处桥亭美景展现。
菡萏初蕾已有绽放,
圆圆的碧水罗裙托着红莲。
我心爱的荷花啊,
此处就是你的家园。
你带着秀雅沉思的神韵,
静在水泊、宁静生长,
亭亭玉立在碧水中央。
矜持的朵朵荷花,
蜻蜓飞舞依恋着花瓣。
鱼儿吻荷溅起水花,
青蛙跳跃在绿叶上面。
你在多情的烟雨里,
独写自己的志向:
出污泥而不染,
自身清净心洁,
一个大写人的榜样;
常出现在我的梦中里面。
今天我寻到了你的娇艳,
终于安放了我的牵念。
站立在荷塘边,
说出心灵许久的语言:
为一个愿望而来,
为寻找你而来,
为热爱你而来,
这么多年的期待,
欣喜在这八月初实现。
就在这湿地公园!
作者简介:
赵志,网名志存高远,山东菏泽郓城小屯人,郑州铁路局退休干部。1974年4月至1976年7月曾在山西省长治县北呈公社北和大队插队。现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员,太行文化旅游促进会顾问,国礼艺术家特邀艺术顾问,山西省知青文化创业研究会理事,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鲁迅高研班成员,中华作家网终身签约作家,中华作家联盟终身院士,中外文学艺术文学院终身院士。主要著作有《晋城北车站志》《春华秋实》《远去的荷塘》《太行拾贝》《我在北和当农民》《我的铁路情结》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