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云
踏入梧林传统村落,仿若踏入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长轴。空气中,薰衣草馥郁的芬芳悠悠萦绕,丝丝缕缕,恰似一双穿越往昔岁月的温柔纤手,于时光的织机上,精心编织着如梦似幻的绮丽幽梦。每一缕芬芳,皆裹挟着往昔的斑驳记忆,如同一阕阕低吟浅唱的古老歌谣,轻声诉说着岁月的缱绻柔情与深沉厚重。
不远处,古厝中咖啡那醇厚的香气,宛如一群灵动俏皮的精灵,迫不及待地袅袅升腾,以一种急切而热烈的姿态,弥漫于村落的每一寸空间。朱红色的砖墙,静静托举着那乳白的蒸汽,恰似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将南洋独特的异域风情与闽南浓郁的人间烟火完美交融,烩就成一碗热气腾腾、滋味醇厚的浓汤。在这咕嘟咕嘟的翻滚中,整个古朴厚重的地界仿佛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就连砖缝间缄默不语的苔藓,也似乎被这热烈的氛围所感染,微微颤动,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漫步其间,一座名为“五层厝”的洋楼映入眼帘。这座洋楼由旅菲华侨蔡德鑨于1936年精心营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达400平方米,钢筋水泥铸就其坚实的身躯,彰显着那个时代独特的建筑风貌。二至五楼围栏上,那一个个黝黑深邃的枪眼,宛如岁月深邃的眼眸,默默凝视着往昔风云变幻,见证着时代的兴衰荣辱。
而在五层厝旁,屹立着一棵饱经沧桑的古榕树。它庞大的树冠如同一把遮天巨伞,层层叠叠的枝叶肆意伸展,遮蔽了大片天空。阳光穿透枝叶的缝隙,洒下细碎的光影,仿佛是岁月精心编织的金色书签 。错综盘结的树根,似一条条蜿蜒盘旋的虬龙,有的深深扎入地下,贪婪地汲取着大地的养分;有的则攀附于地面,相互缠绕,有的甚至紧紧抱住五层厝周边的砖石,仿佛在漫长岁月里与这座洋楼相依相伴,共同守望这片土地 。这些树根,有的粗壮如柱,彰显着古榕树旺盛的生命力;有的则纤细曲折,诉说着时光的沧桑变迁。
回溯往昔,在大楼主体刚刚完工之际,日本侵华战争的阴霾,如墨云般骤然笼罩华夏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蔡德鑨先生目睹祖国满目疮痍,心中悲愤交加,爱国之情如熊熊烈火般在胸膛燃烧。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伟大的抉择——将原本用于装修洋楼的钱款,毫不犹豫地悉数捐献给政府。他深知,这些钱款将化作抗击日寇的有力武器,化作翱翔于祖国天空的战机铁翼,为保卫祖国的领空、守护同胞的安宁增添一份坚实的力量。那些本该用于镶饰窗棂、铺就地板,为洋楼增添奢华与精致的银元,此刻,承载着蔡德鑨先生炽热的爱国情怀,化作穿云破雾的利箭,直直射向侵略者的阵营。当他望着祖国那伤痕累累的土地,眼神中满是痛心疾首的悲愤与对侵略者的切齿痛恨;而当他转身捐出钱款的那一刻,那挺直的背影,犹如楼前坚毅的石柱,坚不可摧,将“侨心向国”这四个滚烫的大字,深深地镌刻进每一寸砖缝,任凭风雨的侵蚀与岁月的磨砺,永不褪色。
蔡德鑨先生的义举,绝非个例。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无数侨居海外的中华儿女,心怀对祖国的赤诚热爱与深切眷恋,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心系祖国命运。侨批上浸透着他们血汗的数字,凝聚着他们的辛勤劳作与对祖国的牵挂;会馆中聚沙成塔的募捐,彰显着他们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坚定决心。他们如同无数璀璨的星辰,在异国的天空闪烁着光芒,用自己的拼搏与奉献,将在海外打拼的日日夜夜,化作支援祖国抗战的磅礴力量。他们脚踏南洋汹涌澎湃的浪涛,心牵北国寒风凛冽的霜雪,在历史的宏大叙事长卷之上,以满腔热血为墨,以无尽乡愁为锋,挥毫泼墨,写下了最为滚烫炽热的壮丽篇章。每一个字符,都饱含着他们对祖国的深情厚意;每一笔勾勒,都凝聚着他们对民族命运的担当。让后人在每一次凝视这段历史时,都能透过岁月的尘埃,真切地感受到那跨越时空、穿透岁月的拳拳赤子之心,以及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团结一心的伟大精神力量。
不知何时,天空悄然飘来了如牛毛般细密的雨丝,宛如一群来自天际的精灵,带着温柔与俏皮,轻轻洒落人间。雨滴打在古榕树的枝叶上,沙沙作响,与落在五层厝屋顶的滴答声交织在一起,恰似大自然奏响的一曲悠扬而舒缓的乐章,清脆悦耳,仿佛在为这段充满热血与温情的历史轻声吟唱着送别曲,又似在诉说着对这片土地的无尽眷恋。这丝丝细雨,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将薰衣草的幽芳、咖啡的醇厚,以及五层厝枪眼里透出的跨越时代的光芒,紧密地串联在一起。在这细雨的温情陪伴下,我的心中满溢着对这段珍贵经历的眷恋与感慨。这份情感,如同窖藏多年的陈酿美酒,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香醇浓郁,时刻提醒着我,绝不能忘却这些华侨先辈们为祖国所做出的伟大付出,以及他们所承载的深厚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这份精神财富,将永远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