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
張志雄/武汉
盛夏像一个压榨机
毫不留情地将汗水从人体与动物身上挤压出来
牛儿抵挡不住赤日炎炎的进攻
不得以挂冠归隐与池塘的水交朋结义
狗仔借青石板作为防暑降温的宝地
并伸出舌头量计空气中的热情度
蝉见太阳公公大手一挥
火球般的在地上玩起了杂耍
吓得哭了
花草如降兵败将
一个个的耷拉着脑袋
等待善良的出现
勤奋努力的人们
热情的拥抱这个盛夏
与阳光一同激情燃烧
让汗水绽放一朵幸福之花
峰子老师(安徽芜湖人,现定居北京大兴)点评:
张志雄老师的这首《盛夏》以鲜活的意象群和拟人化手法,构建出一幅充满生命张力的盛夏图景,在短小的篇幅内实现了情感与哲理的平衡,是一首颇具匠心的现代诗。
1.全诗以“压榨机”为核心隐喻,衍生出牛、狗、蝉、花草、人类五大意象群,形成“压迫-反抗-共生”的完整生态链。牛“挂冠归隐”与池塘结盟,将农耕文明中的“解甲归田”巧妙移植到动物世界;狗“借青石板量热情度”,把物理降温行为转化为拟态计量,赋予日常场景以科学趣味;蝉“哭”的拟人反应,既符合生物习性又暗含对极端天气的控诉;花草“耷拉脑袋”的败军之态,则强化了自然界的集体挫败感。这些意象彼此呼应,共同织就盛夏的压迫性氛围。
2.诗人赋予万物以人类情感与行为逻辑:牛的“挂冠”隐喻职场倦怠,狗的“量热情度”戏仿科研测量,蝉的“哭”直击童真心理,花草的“等待善良”暗含对救赎的渴望。这种拟人化不仅消弭了人与自然的界限,更通过情感共鸣深化了读者对盛夏体验的共情——当牛狗蝉花草都成为“受害者”,人类“热情拥抱”的选择便凸显出主动抗争的生命姿态。
3.末节“汗水绽放幸福之花”构成全诗的情感拐点。前文铺陈的压迫感在此发生质变:汗水从被挤压的痛苦产物,转化为燃烧激情的见证。这种矛盾修辞(痛苦与幸福共生)揭示了盛夏的双重性——既是自然的严酷考验,也是生命的淬炼场域。人类拒绝“归隐”与“等待”,选择以汗水为媒介与阳光共舞,将生存压力转化为精神升华的动力,暗合尼采“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的哲学内核。
4.全诗采用短句群组结构,每段独立成章又气脉贯通。“毫不留情”“挂冠归隐”“火球杂耍”等短语密集炸裂,模拟盛夏的灼热节奏;而“善良的出现”“激情燃烧”等舒缓表达,则如绿洲般调节阅读呼吸。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设计,既强化了盛夏的压迫感,又为人类精神的昂扬预留了上升空间。
5.总结:这首诗成功将自然现象转化为人性隐喻,在压迫与抗争的辩证中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其价值不仅在于对盛夏的生动描摹,更在于通过万物镜像映照出人类精神的韧性与光芒,是一首兼具画面感与思想性的上乘佳作。为老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