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修觉悟
作者:曹干云
修真应重渡慈航
觉醒悟道善心肠
济世无我消众难
菩提叶翠绿荫长
2025.8.1于赴巽寮湾高速
………………………………
附文武泰斗抗日英雄
世纪顽童愤青任兄剑老大作:
佛门逆福
任剑
坐骗善心香客众
僧门假意念弥佗
如来法印生铜臭
贝叶经幡卧色魔
可耻袈裟徒亮丽
应怜信仰付蹉跎
人间丧尽庄严地
安得慈航渡劫波
乙已岁酷暑于星城
………………………………
附赖院长兴荣兄大作:
佛道修身养.和任剑兄干云兄
作者:赖兴荣
晨钟暮鼓醒尘喧
静观方悟三生劫
禅机格物明佛性
松风竹影伴月眠
2025..8.1 于瑶城
………………………………
附穆工兄大作:
作者:穆工
佛緣善念菩薩心
千手千眼天自知
明鏡無臺傳千古
輪迴轉世報來生
这组诗作构成完整对话:曹、赖作品正面阐释"垢相永灭"的觉悟境界,任诗则警示背离"八大人觉"的修行偏差。穆工"轮回报来生"之说,需结合《觉悟》中"种如是因,收如是果"的因果观辩证理解。
一、核心觉悟思想在诗作中的体现
曹干云《佛修觉悟》诗中"修真应重渡慈航""觉醒悟道善心肠"体现了大乘佛教"自觉觉他"的菩萨道精神,与《八大人觉经》中"发大乘心,普济一切"的第八觉悟高度契合。末句"菩提叶翠绿荫长"则暗喻觉悟者证得般若智慧后的生命境界,呼应《圆觉经》"十方清净"的觉悟本质。
任剑《佛门逆福》此诗以批判视角揭示佛教世俗化问题,其中"贝叶经幡卧色魔"等句警示修行者需践行"少欲知足"的第二觉悟,避免陷入《八大人觉经》所指出的"五欲过患"。尾联"安得慈航渡劫波"仍寄托了对佛教济世本怀的期待。
赖兴荣《佛道修身养》"禅机格物明佛性"直接指向佛教觉悟的核心——自性显现,与弘缘《觉悟》中"自净其意"的实践哲学相呼应,而"静观方悟三生劫"则体现《圆觉经》"当知身心皆为幻垢"的观照智慧。
二、佛教觉悟理论的诗化表达
觉悟层次:曹诗"济世无我"对应明旸法师所述"自觉、觉他、觉满"三层次中的觉他阶段,赖诗"明佛性"则侧重自觉层次的本性开显。修行方法:穆工"明鏡無臺传千古"化用慧能禅法,与《觉悟》强调的"放下执念"一脉相承,赖诗"松风竹影伴月眠"展现安世高译本中"远离"的修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