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赋
梅花山人
君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以阴阳时序嬗彰。值凛冬之节序,当酷寒之严霜,百草萎悴,万木凋伤。暖至其发华也,妙态随缘殊姿。初如星点北斗,后箕宿之流光。缀寒枝而未冰也,焕清辉以昭阳,或素洁若玉兰,映衬兮皓魄以参差;浅绛如织霞布,瓣轻透月,广寒之仙葩香细随风,若姑射之灵姿。冲寒独放讵惧雪虐风饕,含情悄绽,岂争蝶妒蜂痴于桥庄。
若夫以赏而梅之心境,趣各有所宜也。野岭荒于萧疏;古阁闲庭,播清芬于静孤山月下。幽怀可契,谪仙之逸兴堪追。雪映琼枝玲叮当,疑瑶林之错落珠盘琴音急切,玉蕊凝司霜。若冰绡之纷披露,临流照影摇曳,怜水佩之双清倚竹传神,慕溪山之共奇香。
观其禀性也,内蕴外披不媚俗而春阳,独绽于岁寒之节候;岂争三春时艳,自守其瘦玉花向天姿。野水自流虽处穷荒。不改其贞操,纵经摧折犹挺其虬枝。耻与群卉竞媚,宁同松柏盟期。雪压愈坚,似壮士之负弩风欺青女,若贞士之临危一方。
缅想往古的时候啊,发幽怀于岭东,摅素抱于云笺兮仙姝。在那冬风中吹拂着你的粉裳,是你为梅花执着守护。知道吗?因为你的守护,它在寒雨中不具,更不怕司霜。至若今时矣,承前圣贤诗之风雅,焕时代之盛世清光。或栽于通衢瑶池边,妆点都邑美兮婉莹。以植于园囿,供赏悦兮幽芳。其贞其自然,骚人以词行。其孤其傲慢,警世俗于己以刚肠。又于冰雪中绽放,示不屈之精神,在凛冽的江河旁边扬芬。
嗟乎!梅之寒冬第一香,禀乾坤日月正气,含天道之灵光。历严冬而绝世孤丽,处困境而愈发芳。比德文海君子,可鉴可赏于书藏。愿梅之清出于消尘,守志不迁而凝霜。慕梅之高洁过之兰竹菊,栖心意而素常。播清芬于星津内,励志表兮气节于遐荒,共筑灵均九歌之美,同臻德化之香章。 撰文以赋之,冀传梅雪赐真神韵于无疆。
。。。
梅花山人评论:
《伏羲赋》全文围绕伏羲开天辟地、创制文明的功绩展开,融合神话传说与文化想象。以下逐段分句解释(注:原文为赋体,用典,解释以疏通文意为主,兼顾语境)创制八卦、发明工具、规范人伦、开创文字与音律等事迹,展现其作为“人文始祖”的开创性贡献,呼应华夏文明的源头,兼具历史想象与文化认同。
赋体释义:
第一段
伏羲诞生于混沌初开的宇宙,天地的轮廓才刚刚显现。太极分化为阴阳,阴阳二气循环运转,收缩与舒张交替。 天、地、人三才开始确立,万物焕然一新;伏羲遵循上天规律,承袭古代圣王的法则,龙凤呈现吉祥之兆。当时,西昆仑山出现一位圣人,即人文始祖;他被尊为上帝,号称羲皇。伏羲是天命所归的人,品德与功绩契合上天。传说他诞生时便定下法则,继承天命成为君王。他抬头观测天象,低头考察地理,神奇地领悟勾股定理,创立阴阳学说。开创文明的奇迹,于是弘扬大业、端正教化百姓,赋予万物生成的法则。伏羲仪表庄重,光芒照耀八方。他的高论传遍四方,永远流传美名。
第二段
追溯伏羲诞生,他的灵异能力非同寻常。
母亲是华胥氏,因踩了雷泽中央的巨人足迹而感应怀孕;十月后生下伏羲,这位圣哲诞生在这片土地。伏羲长相是“天首龙躯”(头部像天、身躯似龙),英姿飒爽,天赋聪慧如同北斗星辰的微光。幼年就能说话且善于辩论,虽年幼却有腾飞之势;长大后敦厚敏捷,成年后聪慧过人,胸怀治理天下的谋略,蕴含启发万物的道理教化四方百姓。女娲用圆规,伏羲用矩尺,象征规画天地,最初一年计三百六十天,因女娲用五彩石补天时补了五天,故定为三百六十五天、十月历,伏羲又领悟出二十四节气,用八卦和圭表观测时间。当时天地尚未开辟,洪荒时代的混沌之力还未消散。百姓散居在荒野,生吃鸟兽血肉艰难生存;没有固定居所,在风雨中受苦受难。伏羲观察鸟兽足迹,创制文字雏形,建设家园,帮助百姓摆脱饥饿、寒冷与疾病的困境。
第三段
哀悯生民之多艰,忧黎庶之汤。于是仰观天文,设仙台察星斗之运行。伏羲怜悯百姓的艰难,担忧民众的疾苦。于是抬头观测天文,设高台观察星辰运行。他辨识“亢龙”等星宿,命名银河云汉,划分星云形态,为众多星辰命名,创立二十八星宿体系。考察地理,分辨山川的条理;确定东西南北中方位,划分经纬度数。 观察鸟兽的纹理、大地的特征,近取自身、远取万物,首创八卦,用以沟通神明的智慧,理解万物的规律。八卦中,乾代表刚健,坤代表柔顺;震象征雷动,巽象征风伏;坎象征水陷,离象征火明;艮象征山止,兑象征泽悦;阴阳相互包容,刚柔相互作用。八卦记载完备,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彰显天象,变化无穷,吉凶祸福的关联得以显现。伏羲抬头观天象,低头学地法,顺应大道、赞美神明,探索星宿,如箕宿、心宿的奥秘,研究天人关系,通晓古今变化,由此开创事物、制定制度规章。
第四段
伏羲制作简单有力的网,在洪荒时代教百姓捕鱼打猎。看到蜘蛛结网,突然领悟巧妙道理,创造了结绳记事的新方法。百姓进入河流、深渊、沼泽,按区域捕猎;网的结构纵横交错,疏密有序。大鱼巨鳞赪尾在水底游动无法逃脱,狡猾的兔子、受惊的飞鸟在草丛逃窜也无法隐藏!渔猎兴起后,百姓衣食充足、精神饱满,粮仓逐渐充实,民风变得淳厚。从前百姓饥寒交迫、身不由己,如今饱暖无忧;从前朝不保夕,如今丰年无患。这实在是伟大的功绩,是造福百姓的盛事,伏羲承天命教化百姓、解答疑惑,彰显大道之光。
第五段
再看伏羲,庖牺是伏羲别名,婚姻混乱不合礼仪,人伦道德未确立。伏羲于是确定姓氏,制定嫁娶规则,规范人伦教化,明确尊卑秩序,如家庭中的长辈地位。用成对的兽皮作为聘礼,在众人面前举行典雅仪式,结合两姓的情谊,通过媒人说合,传达两家的诚意。使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父子相亲,君臣对百姓有责任,夫妇有分工,朋友有诚信。于是人们懂得廉耻,家庭和睦,风俗淳厚,天下安宁,土地制度得以规范。这为后世树立了榜样,恩德如同参商二星,永不相见却永恒存在,流传千秋。
第六段
在结绳记事的时代,伏羲建立王朝都城“中国”,处理繁多事务、治理大片荒野。契木之书以纪,文简而言之意疏。乃始作书契为证,以代结绳之弊端限于天章。于是伏羲首创书契,文字雏形,作为凭证,取代结绳记事的局限,顺应自然法则。观察奎星,主文运的弯曲形态,考察龟甲纹理、鸟兽足迹,博采众长,融合成最初的文字符号,开启文明,成就长久盛世。仓颉继承这一风气,创立“六书”汉字造字法,这位字圣延续传统,开创了万世文字体系。从此之后,典籍兴起、经典著述,先王的道理得以传承,圣贤的教化得广传。悠久的华夏文明之光,从此逐渐兴盛;教化的恩泽,从此在各国方国中日益深远。
第七段
伏羲还发明琴瑟的音律,用以沟通神明、调和天地人、涵养性情、改变风俗糟糠摒弃粗鄙。伏羲砍桐木做琴,用丝绳做弦。琴有五弦,象征五行,金,木,水。火、土。十二律音和谐,契合四季的宫商音律。于是弹琴时,声音清越悠长,温润得能感动天地、惊动鬼神、沟通明暗,调和上下关系。君子听了能修养品德,百姓听了能改正。这就是音乐安定德行,礼仪改变风俗,后世继承音律如六吕,留下美好篇章。
第八段
至于伏羲以龙命名官职龙师、以火德称王火帝,设立各官职分掌事务,任命朱襄。
任命飞龙氏创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制定历法甲历记录日月运行。命大庭为居龙氏,管理房屋建造;命浑沌为降龙氏,驱逐危害百姓的野兽。命阴康为土龙氏,治理农田;命栗陆为水龙氏,培育草木、疏导水源。百官治理事务,百姓得以安宁,万事成就,天下太平,因此尊崇伏羲。啊!伏羲的功德,与天地同寿,和日月同辉。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制作器物效仿自然,开创事物、成就事业,追求正大光明的大道。后世黄帝发明车子、嫘祖发明丝织机与服饰、唐尧顺应天道、虞舜调和时令、大禹治水,都难以超越伏羲的开创之功。后世子孙仰慕他的遗风,遵循天道而长久有序,不因功绩而骄傲,不因名声显赫而娇纵。现代人也应遵循天道,以科学文明重新开创中国,其光辉可与太阳相比。
。。
伏羲赋
梅花山人
夫生混沌之宇宙,玄黄而初彰。太极兮剖判,阴阳轮转以翕张。三才始兴于肇立,万象更新,尊上天之道,承古王贤司法则,龙凤呈瑞祥。于时也,西昆仑兮有圣人出,乃人文始祖;上帝乎,号曰羲皇。天命之子,德政绩协兮穹苍。旦生曰成律,继天而为王。仰察观天俯察地,神之妙悟勾股定理,发明阴阳。始开文明之奇迹,遂弘业正以教学于民,赐造化之纲。仪表堂堂,炳耀八荒。高论传兮四方,万古流芳。
溯夫羲皇降诞,灵异之能非比平常。母曰华胥氏,履迹雷泽之央;感孕十月,萌新初岁,圣哲于斯乡。其状天首龙躯也,英姿飒爽风度,天姿神睿慧似斗瑶之幽芒。幼而能言欲善辩,虽弱而待翔齐,长而敦敏乎,成而聪明,怀经天纬地之略,蕴开物之语言民而八方。女娲圆规,夫之矩尺,一年三百六十,五彩石以补五天,故为三百六十五,十月,又以悟性二十四节气,八卦圭表为测钟,当是时也周章,榛莽之未辟也,洪荒之力未央。民处草野散住,茹毛饮血而艰生;巢居兮何处,栉风沐雨以叹息罹殃。兽蹄鸟迹也,建设家国,饥寒疾病乎,出困其黔苍。
哀悯生民之多艰,忧黎庶之汤。于是仰观天文,设仙台察星斗之运行。何为亢龙宿,何以曰云汉,何之星云形团。何其繁星之名称,故为二十八宿。堪察地理,辨山川之纪纲。何以为东西,何而然南北,何以为中,故分经纬之度也。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取诸身远取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光,晓以类万物之情。乾健坤顺之作,震起巽伏牛,坎陷离丽之声,艮止兑说阴阳互抱刚柔相荡。记载备焉,四象显天焉,变化莫测之无穷,吉凶祸福相依可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大道赞神明,探索箕宿心之隐微,以究天人之际,以通古今之变,此其开物成制度规章。
制网罟兮具使简劲,教畋渔于水兮洪荒。见蜘蛛结网,灵机巧也忽畅。悟取物之妙法,创结绳记事之新章。入川泽临渊薮施畛域。纵横交错以疏密有常。巨鳞赪尾游波底而难逃,狡兔惊禽之窜草间而莫匿乎!渔猎既兴丰衣食乃足精神之,廪渐实民德归厚仓。昔之饥寒交迫不得已,今则饱暖无忧,昔之朝不保夕也,今则乐岁无虞之秧。此诚之宏功,惠民利物之盛举也,承天道受业解惑于民兮大道之光。
又观庖牺之世也,人兽杂处,男女无别,幼无序长。婚媾而然失宜,伦理未彰。羲皇乃正姓氏,制嫁娶之法则,定人伦理而教化,明尊卑有序之高堂。以俪皮为礼服于众兮雅,合二姓之好,以媒妁之言,通两家之诚良。使男女有别之长幼有序,父子有而亲,君臣有义务于民,夫妇有别,朋友有信为真心郎。于是人知廉耻之作行,家道和睦相处,风俗淳厚而施也,天下晏然田制定理扶桑。此其垂范后世以效仿,泽恩德以千秋参商。
当夫结绳之政,立王朝之都为中国,事多而治大荒。契木之书以纪,文简而言之意疏。乃始作书契为证,以代结绳之弊端限于天章。观奎星圜曲之势,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形初始,符画开仓,得以盛世未央。仓颉故承风,遂成六书之法也,字圣继轨乃开万世之文。自此而后,载籍以兴典而著,先王之道,得以传焉;圣贤之教,得以广焉。悠悠华夏,文明之光。自此而渐盛;教化之泽,自此方国而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