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魁报道)
赵亚丽,一名光荣的退役女兵,共产党员。2008年12月,她从云南缉毒战场退役,回到平顶山,成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在建设美好家园的岗位上,她始终展现军人特有的坚韧与担当,用忠诚与实干谱写新时代退役军人的青春华章,以实际行动为国防建设添砖加瓦。
赵亚丽先后荣获中共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授予的“优秀退役军人”“首届最美退役军人”称号,摘得平顶山市“五一劳动奖章”,多次被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退役军人工作“先进个人”,还被神马集团授予优秀青年志愿者、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绿色军营 淬炼初心
2006年11月,18岁的赵亚丽怀揣青春梦想,走进火热军营,在云南武警怒江支队片马边防检查站开启军旅生涯。这里毗邻缅甸边境,是海拔4000米的高原,每天早中晚3公里全副武装越野训练是家常便饭。她从不要求特殊照顾,甚至常帮掉队的男兵扛枪。高原烈日反复灼伤她的颧骨与鼻子,脱皮结痂的刺痛,比体能训练更难忍受。
“军旅岁月是我一辈子的财富,部队教会了我责任和担当。”如今回望,赵亚丽的话语里满是珍视。两年间,她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女兵班班长,两次获嘉奖、获评“优秀士兵”,更淬炼出忠诚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
17年来,她带着军营赋予的底色,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将青春与力量奉献给党和人民。
岗位建功 精益求精
2009年,赵亚丽被分配到帘子布公司捻织车间任布机挡车工。这是全厂公认的“硬骨头”岗位:每天巡回检查要走数公里,常年“三班倒”,且是生产关键环节,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质量问题。
她从零学起,一边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一边苦练技术,仅用一个月就熟练掌握全部工艺参数,实现独立操作。工作难题总在她脑海里盘旋——买菜路上、沙发上,她反复琢磨解决方案,常累得浑身酸痛却毫无怨言。
对质量的坚守刻在她的骨子里。一次,上架工错装11盘丝,可能影响白坯布质量。面对“问题不大,改改就行”的劝说,她二话不说,亲手将每盘7.5公斤的丝管摘下重上。汗水浸透工装、胳膊酸痛难忍,她的执着最终打动同事:“妹子,我们来!你让我们懂了质量比啥都重要。”
后来调任物流管理部,她通过招标处理废旧物资200多万元,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每月反复核算工资3次以上,精准及时;奖金浮动时耐心解释,稳人心、鼓干劲。
热心公益 勇担使命
“退役不退志”,赵亚丽始终牢记军人使命。2020年,她参与筹建“鹰城女兵”志愿者服务队,为灾区、贫困学生、孤寡老人捐款捐物,无偿献血超2000毫升,还带领团队开展义务植树、清捡垃圾等公益活动。
2021年7月,郑州中牟遭遇暴雨,她连夜筹措300余箱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组建支援分队,协调车辆与护送人员送达灾区;联络平顶山市蓝天救援队与郑州应急管理局对接,号召退役军人、爱心人士支援防汛,全程展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人作风。
情系老兵 用心服务
2020年起,赵亚丽兼任平顶山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秘书长,全程参与筹备成立工作,组织老兵抗疫、“八一”活动,协调促进会参与各类重要事务,全面负责日常管理。
为规范建设,她牵头改造办公场所、购置设备,打造“情系老兵、真情服务”的宣传氛围,推动完成公众号与网站建设;从机构设置到人员分工,从会标设计到财物管理,她逐一规范,以现役军人标准抓管理、抓卫生。
在她的推动下,促进会运转高效、秩序井然。2021年,成功迎接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两次检查,承办全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现场会观摩任务。同年11月,该促进会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为“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市级促进会。
抗疫一线 冲锋在前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暴发。赵亚丽第一时间放弃休假返岗,加入“退役军人抗疫志愿者”队伍。当时城乡封闭、物资紧缺,一线人员吃饭成难题。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她顶着风雪,托关系、跑门店筹措食品;组织退役军人3天捐款7万多元,为市区医院、社区、农村、军营、高速卡点的抗疫人员送去大衣、口罩、中药包、方便面等物资,用温暖筑牢防线。
“疫情不退,我不退!”这句誓言,是她作为党员、退役军人的担当,更是她用行动践行的承诺。
2023年一月,赵亚丽又当选为平顶山市人大代表,她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为老百姓发声,为党和政府建言,绽放退役军人的辉煌。
从边防战士到企业工人,从公益志愿者到老兵“贴心人”,赵亚丽以忠诚与坚守,在不同岗位上续写着属于退役军人的青春之歌。
2025.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