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建军节的清晨,佳木斯市小微企业商会党支部书记刘业军带领组织委员孙天泽、积极分子张洪超,转业军人于强、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大一学生刘淼、六小三年六班学生刘恒铠一道,拎着精心准备的慰问品,走进了94岁的第四野战军话务老兵杨宪忠家。门楣上"光荣之家"的牌匾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着主人不平凡的岁月。
94岁的杨宪忠虽听力略有减退,但谈及天津战役、北京战役的经历,眼神立刻亮了起来。"那会儿我是话务员,电话线就是部队的生命线。"他比划着接电线的动作,"天津攻城时,炮弹把线路炸断了,我和战友趴在地上接。有个战友为了掩护我,永远留在了那里......"老人声音哽咽,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些浸透着鲜血与牺牲的记忆,是对"缅怀先烈"最生动的注解。
当目光落在刘淼和刘恒铠身上,杨宪忠的语气变得铿锵:"孩子们,今天的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先烈用命换的!你们要记住,胸前的红领巾、校园里的读书声,都是他们用牺牲换来的。"他握紧刘淼的手:"大学生要做国家的栋梁,把学到的本事用在建设祖国上;"又拍拍刘恒铠的肩膀,"小同学要好好读书,长大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刘淼坚定地说:"杨爷爷,我们会把您的话记在心里,传承好你们的精神。"刘恒铠举起右手敬礼:"我会好好学习,长大我也去当兵,将来报效国家!"临别时,阳光穿过窗棂,照亮了老人与孩子们紧握的双手。这个八一,红色的种子在传承中生根,先烈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续写强国兴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