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征北战四万余里的张月茂
【编者按】在张月茂老战士的军旅传奇里,我们读到的不仅是四万余里的征战足迹,更是一代军人用青春与热血写就的忠诚史诗。从晋南战场的投诚立功,到黄河天险的突击偷渡,从淮海硝烟到滇南追歼,再到鸭绿江畔的保家卫国,他的每一步都与民族解放、国家安宁紧密相连。
那些幸存的纪念章,虽历经岁月,却比任何勋章都更显厚重——它们见证了一个普通战士在历史洪流中的抉择与坚守,也映照出无数无名英雄的共同身影。当安昌村的年轻一代渐忘这段往事时,我们更该铭记:今日的和平,从来不是凭空降临,而是张月茂们用脚底板丈量战场、用血肉之躯抵御硝烟换来的。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英雄从不在教科书的宏大叙事里,而在每一个为信仰冲锋的瞬间,在每一处为家国留下的伤疤里。这样的老兵,值得被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记忆深处。(本网编辑:张忠信)

上图:张月茂戎装照
在傅作义将军故里一一晋南安昌村,有一位名叫张月茂的人民解放军老战士,跟随陈赓大将军南征北战:他1947年4月从老家荣河县出发,经过晋南战役丶挺进豫西丶宛西战役丶洛阳战役丶淮海战役丶渡江战役丶华南战役丶西南战役,追击着国民党丶蒋介石的残兵败将,一直打到云南省中越边界地区;然后,又跟隨陈赓大将,从祖国的大西南,奔赴东北的白山黑水,雄纠纠丶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张月茂先后转战四万余华里,身经百战,为埋葬蒋家王朝丶创建新中国和保家卫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月茂参加的这些大战,都有各个野战军机关颁发的参战纪念章。尽管张月茂病逝后,年幼无知的子女们把许多父亲参战的纪念章换了水果糖,或者换了毛主席像章,但是幸存下来的七枚纪念章仍然熠熠生辉,记载着父親为创建新中国,南征北战丶东征西讨的光辉足跡。(见张月茂参加淮海战役丶渡江战役丶西南战役丶抗美援朝战争纪念章插图)。
1932年出生的张月茂,由于多年在战争环境中英勇作战丶多次负伤丶风歺露宿,他1955年4月11日复员返乡时,便身患多种疾病;五十岁刚刚出头,便于1983年9月因病去世。
如今安昌村五十岁以下的人,绝大多数不知安昌村还有张月茂这样一个为创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解放军老战士,只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才对张月茂的军旅生涯略知一二:
抗战胜利后,阎锡山遵照蒋介石的命令,争夺抗战胜利果实,急于“摘桃子”,要从八路军手中夺取上党(晋东南长治)地区五个解放区县城,于是国共两军便在蒋介石与毛泽东“重庆谈判”期间,爆发了闻名全国的“上党战役”。由于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等八路军官兵英勇作战,歼灭了阎锡山十万人马中近一半的兵力,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面对解放军的凌厉攻势,阎锡山为了保住自己“山西土皇帝”的统治地位,便在全省国统区大量征兵,于是,安昌村年仅14岁的张月茂,便被迫离开父母和兄弟,成为阎锡山部守护荣河县城的一名“少年兵”。 1947年4月,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率部攻打晋南各个县城,4月12日,解放军第四纵队第十旅第三十团攻打荣河县城时,被迫为阎锡山守护荣河县城的张月茂,从城墙上一跃而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给解放军官兵指认了躺在死人堆里装死的国民党荣河县长一一国民党荣河县长当即被俘;部队为此给刚刚参加解放军仅一天的张月茂记了一功。
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张月茂所在的部队在陈赓司令员指挥的“晋南战役”中,先后解放了运城和临汾地区的17座县城,并开始攻打晋南重镇运城市。张月茂跟随陈赓第四纵队第十旅旅长周希汉,于5月3日攻占了运城飞机场,严重威胁到向陕甘宁边区进攻的胡宗南23万人马右翼的安全,迫使胡宗南连忙从陕北战场抽调部队防守运城,为减轻毛主席转战陕北时西北野战军的压力作出了重大貢献。
1947年春夏,蒋介石在全面进攻解放军损兵折将丶屡遭失败后,便伸出两个拳头,向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为了把战争从解放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毛主席指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威胁南京丶武汉等大城市。蒋介石一看十分着急,连忙调动数十万大军对刘邓的部队进行围追堵截。为了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毛主席命令陈赓率部南渡黄河,挺进豫西,逐鹿中原。
1947年8月中旬,黄河中游连降暴雨,晋豫峡谷浪高两三丈,给陈(赓)谢(富治)大军南渡黄河造成了极大困难。从小在黄河边长大的张月茂一看高兴地向首长请战说:黄河涨水可以使河南守敌麻痹大意。我从小就在黄河里游泳,愿意参加突击队丶利用晚上天黑突破黄河天险,占领敌人的滩头阵地。于是张月茂他们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仅用了半个小时,就连夜成功偷渡黄河进入河南省丶消灭了黄河岸边的敌人,为陈谢大军南渡黄河,开辟了一条通道。
陈谢大军南渡黄河成功后,很快解放了豫西陕县丶灵宝等12座县城,洛阳至西安的陇海铁路被拦腰斩断。蒋介石一看十分着急,连忙从围剿刘邓大军的部队中抽调数万兵力,对付陈赓丶谢富治第四兵团,极大地缓解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压力。
当豫西广大地区被陈謝大军解放后,张月茂又跟随陈赓丶周希汉将军,参加了宛西战役丶洛阳战役,解放了南阳丶洛阳丶开封丶郑州等大中城市,为我军进行淮海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冬,张月茂参加了“淮海战役”歼灭邱清泉丶黄维两个国民党主力兵团的大战,随后参加了“渡江战役”,于1949年5月22日解放了江西省会南昌市,10月14日又解放了广州市,并将弃城逃跑的国民党余汉谋集团6万余人消灭在广东西部阳江丶茂名丶信谊一带。
此时,素称“小诸葛”的桂系将领白崇禧手中尚有二十万兵力。为了不让这批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海南岛或云南省,毛主席指示陈赓率领本兵团二十万人马,在雷州半岛丶广西中越边界地区排兵布阵,对白崇禧集团进行大迂回丶大包围。于是,张月茂和战友们连续四昼夜行军六百里,终于堵住了白崇禧集团南逃之路,“广西战役”历时39天,在林彪第四野战军的配合下,解放军终于全歼了白崇禧集团的二十万人马,小诸葛白崇禧仓皇乘飞机逃往台湾。1949年12月9日,在“广西战役”结束的当天,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在昆明宣布起义。这时,云南国民党军第八兵团被迫撤退到云南蒙自地区,离中越边境只有一百多里地,隨时准备逃往国外。为了消灭这批国民党军残余势力,陈赓率部发起了“滇南战役”。张月茂与战友们根据陈赓司令员的命令,在九天时间里,日夜兼程,急行军1350里,终于在云南蒙自地区,把国民党军第八兵团全部予以歼灭。
上图 张月茂(左一)在部队指挥我军防空照
在解放战争的三年多时间里,张月茂所在的陈賡兵团,先后转战十三个省,行程三万多华里,解放县以上城市306座,歼灭国民党军队70万人,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新中国宣布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但朝鲜战争于1950年爆发,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七万五千人从“仁川登陆”后,战火不断向中朝边境鸭绿江推进,中国边境城市丹东等地遭到美国空军狂轰滥炸。为了从根本上解除美军对我国安全的威胁和履行国际义务,党中央丶毛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丶保家卫国”的决定。继彭德怀元帅率部出征朝鲜后,1951年3月,陈赓将军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第十二军丶第十五军丶第六十军入朝参战。于是张月茂所在的部队从祖国大西南的云南边境地区长途跋涉,来到朝鲜战场,在朝鲜东西海岸上构筑了十分坚固的反登陆防线。美帝国主义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百万大军严阵以待丶不可战胜,于是只好在板门店与中朝军队签定了以三八线为界的“临时停战协定”。朝鲜战局稳定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撤回国内。1955年4月11日,张月茂结束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历时八年的军旅生涯,退伍还乡,携带着二十余枚参战纪念章和多处伤疤,回到故乡安昌村,成为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
张月茂参加准海战役丶渡江战役丶中南战役丶西南战役丶抗美援朝等战役纪念章
上图 张月茂(右二)与战友们乘摩托艇在水上巡逻
在纪念八一建军节98周年之即,我们不应该忘记像张月茂这样,为创建新中国,冒着枪林弹雨丶冲锋陷阵丶出生入死的英勇的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