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信
又到八一建军节,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凝望,总能让历史的回响愈发清晰。98载风雨兼程,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到新时代的强军征程,人民军队用忠诚与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始终矗立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
历史的镜头定格在1927年8月1日。那声划破夜空的枪响,不仅是武装反抗的宣言,更是一个民族觉醒的号角。当朱德率领的队伍在三河坝与数倍敌军鏖战三天三夜,当笔枝尾山顶的鲜血染红韩江两岸,这支诞生于危难之际的军队,就注定要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精神的传承从来不是抽象的符号。从大渡河十七勇士的奋不顾身,到泸定桥二十二名突击队员的浴血冲锋;从董存瑞高举炸药包的决绝,到黄继光扑向枪眼的壮烈,一代代军人用生命诠释着"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血性胆魄。这些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名字,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井冈山的星火燎原,遵义会议的力挽狂澜,延安窑洞的运筹帷幄,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无不印证着一个真理: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军队才能始终保持本色,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屹立不倒。这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更是我们在新时代续写辉煌的根本遵循。
今日之中国,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到参与国际维和、海上护航,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不断拓展。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根本要求从未改变,"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力量源泉从未枯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八一军旗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当五十六个民族手挽手向着强国强军目标奋进,当新时代的奋斗者在各自岗位上践行军人般的担当,八一精神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岁月流转,精神永恒。这个属于军人的节日,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使命的召唤。让我们从八一精神中汲取力量,把对英雄的缅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在强国强军的征程上续写新的荣光——这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对八一军旗最美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