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寻龙诀北赴昆仑雪
解谜图夜遇守陵人
诗曰:
昆仑雪冷埋仙骨,铜镜图残引客魂
谁料荒村深夜话,竟是百年守墓人
---
上回说到青铜镜碎裂现出北疆秘图,纪寒川与林青璇离了皇陵,一路向北。这日行至潼关,天色已晚,二人寻了间荒村野店住下。
纪寒川独坐灯下,将两面碎镜拼合。忽见镜背龙纹竟自行游走,在烛光下显出新图文——却是幅"六十四卦分金图",每卦对应一特殊方位。他右眼金芒微闪,看出图中"天山遁"卦位标着个朱砂小字:"陵"。
"师兄!"林青璇突然推门而入,手中罗盘指针疯转,"这村子不对劲!我方才用'子午抽爻法'测方位,发现所有房屋都压在'空亡线'上!"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咚咚"闷响。二人开窗查看,只见月光下十几个村民正机械地绕井行走,每人腰间都系着根红绳,绳头垂入井中...
---
诡异现象:
1. 村民行走轨迹暗合"透地龙"中的凶煞方位
2. 井口雾气里浮着七盏幽绿灯笼,排列如北斗
3. 林青璇的罗盘在"丙午"位突然裂开一道缝
纪寒川右眼骤痛,竟见那些村民脑后都连着根透明丝线,直通井底!他急取三枚铜钱卜卦,得"泽水困"之象。正惊疑时,身后传来沙哑声音:"二位可是为镜中图而来?"
转身见是个独目老者,手中提着盏白骨灯笼。灯罩上赫然刻着纪家独有的分金纹!
---
守陵人揭秘:
老者自称姓墨,乃前朝钦天监墨家后人。他道出一段秘辛:
- 昆仑山有座"玄空陵",葬着史上唯一女国师墨璇玑
- 青铜镜实为"玄空分金鉴",可测天下龙脉
- 纪寒川生母当年为取《龙诀》下册入陵,触动了"六十四卦锁龙局"
"你看。"老者突然掀开衣袍,胸口竟嵌着块微型罗盘!盘中六十龙纹有半数已变黑色。"我们守陵一脉,每人继承一道分金术,也继承一道诅咒..."
---
午夜异变:
突然全村犬吠大作。老者变色道:"不好!'尸行术'发作了!"只见那些村民齐刷刷转头,眼冒绿光扑来。纪寒川急将铜镜碎片按在地上,咬破手指画了个"雷火丰"卦象。
地面突然裂开,无数金线从裂缝射出,将村民定在原地。林青璇趁机抛出五帝钱,铜钱在空中组成"天医"阵形。谁知井中突然伸出只巨手,一把攥住老者!
---
井底玄机:
巨手缩回时带起腥风,露出井壁上的壁画:
1. 描绘着"玄空陵"构造,竟是以人体为分金桩
2. 显示墨璇玑当年为镇龙脉,将六十透地龙刻在活人骨上
3. 最下方绘着纪寒川母亲将婴儿托付给纪云山的场景
老者挣扎着喊出最后线索:"去昆仑...找雪线以上的...颠倒八卦..."话音未落,整个人被拖入井底。井水瞬间结冰,冰面浮现出完整的北行路线图!
---
风水秘术:
1. 尸行术:用红绳连接活人与龙脉死穴,可造出行尸走肉
2. 骨灯测位:守陵人以自身骨骼为灯,可照出龙脉偏移
3. 镜卦合一:青铜镜与六十四卦结合,方能找到玄空陵入口
临行前,纪寒川在井边布下"七十二分金镇煞局"。当他将最后一枚铜钱压在"癸亥"位时,井中突然传来龙吟,所有村民应声倒地...
---
尾声悬念:
次日启程时,林青璇发现包袱里多了盏白骨灯笼。灯座底部刻着细小文字:"璇玑遗训:百二金针断,子午龙脉乱,需得..."
灯笼火光映在雪地上,竟显出个人形阴影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地理学家、诗人。职业风水师、周易预测者。为皇室风水和玄空风水的嫡系传承人,风水实践以三合、三元、玄空、九星等理论体系为主,尤擅实地应用,主张以三合为体、玄空为用,为实力派风水师,精通山地与平洋两大风水地脉。将周易八卦的象数理法植入风水实践,拓展了风水实地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基于长期实践经验总结,著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心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目前为加密内部资料,尚未公开。其公开著作见诸网络的是《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曾在《中国地理》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及地理古籍解析,后因故全部下架。现其部分文稿正陆续在网络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