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哲著长篇小说《回眸春秋》连载之
第二章 有人介绍对象
一日,晁喆到街里毫无目的的走走,竟然走到了叔伯姐姐家附近,他就登门造访。
在唠家常时,叔伯姐姐问晁喆有没有对象,晁喆告诉姐姐没有。姐姐听弟弟还没有处对象时,高兴地给晁喆介绍起对象来。
晁喆的叔伯姐姐提了两三个,还带晁喆以路过的借口,先见过一个姑娘。这个姑娘的个头长相是可以,但脸上有很多的雀斑。
趁姑娘没注意的时候,晁喆对姐姐摇一下头,表示他不同意,就离开了。
晁喆离开叔伯姐姐家,回到家之后,晁喆家邻居一个叔叔和婶婶,也给他介绍个姑娘。
说这个姑娘在黑龙江某地工作,家住老平村,离英平市区有十几里路。问晁喆可不可以见一见。晁喆的爹妈就让他去见一下,他也就同意见一见。这个叔叔,当天就去告诉了这个姑娘家。
第二天,这个叔叔和婶婶与晁喆骑自行车到了老平村。
晁喆一见到这个姑娘就没有相中。长相个头是可以。可是,脖子短、有点端肩膀,看着觉得不很舒服,晁喆就想往回走。
由于介绍人头天就让姑娘家准备了午饭,一看晁喆想走,婶婶就生拉硬拽非得让他吃过饭再走,晁喆只好勉为其难地吃了这顿饭。在饭桌上,晁喆回答着这个姑娘的长辈提出的各种问题。
这时,晁喆发现一个十八九岁的高个俊俏的姑娘在端菜往饭桌上送时总是看他,当晁喆的目光与她相对时,她却害羞的躲开。然后,又依偎在门口看他。
晁喆心中不免一闪的想,叔叔和婶婶如果介绍这个姑娘是可以的。
在要离开的时候,那个俊俏的姑娘还在不远处望着晁喆,当晁喆回头看到她时,她害羞地转过身去。
让晁喆没想到的是,介绍人又以她这个侄女也要去英平为由,叔叔用自行车带着这个姑娘一起回英平。走了几里路后,叔叔说他累了,非让姑娘坐在了晁喆的自行车上。
回到英平市已近傍晚。介绍人还非要让晁喆和姑娘谈一谈。在介绍人的安排下,晁喆只好与这个姑娘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交谈。
在交谈中,尽管这个姑娘是非常愿意与晁喆相处,晁喆还是说出很多理由,谢绝了她的“一厢情愿”。
晁喆的妈妈问他,是什么原因没有看上那个姑娘,晁喆告诉了妈妈他的看法,并说他在那里看到另外一个姑娘还不错。妈妈说“那你咋不让你婶介绍那个呢?”
“妈,那怎么行,当场就‘移花接木’,还不得给前面那个姑娘气疯喽,儿子不能那么办的,妈,你说是不是?”
“儿子,你做的对,我儿子也不是找不到对象。做的对,儿子”妈妈笑着说。
晁喆返回部队后,妈妈和那个婶婶谈起时说“我说他婶,我儿子没有相中你先介绍的姑娘,倒看另一个姑娘不错。你是不是把好姑娘压箱底呀?”
这个婶婶后悔不已的说“唉,我咋就忘了我那个侄女呢,只想了她是农村姑娘,没有工作的事情呢,如果嫁给晁喆进城后,还愁找不到工作吗,我就是个死脑筋,错过一段好姻缘”。
没想到多年后的一天,晁喆的老战友李参谋和夫人邀请晁喆到家里吃饭,晁喆竟然看到了这个与老战友住在对面屋的、已经为人母的那个老平村的姑娘。他们互相看了看,没有说话,情景很是尴尬。
事后,这个老平村的姑娘还问晁喆的老战友,他是不是姓晁。
老战友和夫人就问晁喆,与这个女人是不是认识,晁喆就据实相告。
老战友和他的夫人笑着说“原来你们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啊,这个人嘛,面相可以个头也行,待人处事都行,过日子也不错,你说的她的不足之处,确实如此”。
晁喆拒绝邻居叔叔婶婶介绍的老平村那个姑娘之后,妈妈跟晁喆说“儿子,咱院里还有两三姑娘等着你呢,你有没有意思处一处啊?”
“妈,都有那家的姑娘看上我了”晁喆笑着问妈妈。
“两三个恐怕还不止呢,你屈叔家的大女儿,就是挨饿那年带你挖老鼠洞的曲叔屈家大丫头。还有咱邻居你周婶家的大闺女,还有…”妈妈说。
“不行不行,妈,她们在我心里就是妹妹,我想都不想与她们处对象”晁喆说。
“那有啥,你是觉得她们长的不行?人家都提了好几次呢,咱们也知根知底呀”妈妈说。
“妈,那也不行,没有感觉”。
“那你韩大爷的孙女,还有他们院里老王家的三丫头呢?”
“老王家的更不行,他们家跟咱们家就不是一路人。韩大爷的孙女好像比我大,打我上中学后一直到现在七八年都没见了,对她没想法。”
“还有你邹大爷院的老冯家的闺女,去年他说了一嘴,你也没给话呀?”
“妈,那时我还是个战士呢,我咋答应人家”。
“可也是,儿子,院里的都不行了?”妈妈问。
“妈,他们再提,你就说已经有人给我介绍了,在处着,谢谢这些叔叔婶婶吧”。
“好吧”妈妈说。
第二天,南院的居民委员会主任孙大娘来到晁喆家。
“大侄呀,去年你回来大娘没有见到你,后来,我跟你妈说把我三闺女许给你。怎么样,大娘给你当老丈母娘行不行啊?”这个孙大娘进屋见到晁喆就直截了当的说。
“大娘,你老好啊?我妈后来跟我说了。但是,对不起啊,我在四川部队的首长非要把他闺女介绍给我,你说我能不同意吗?谢谢孙大娘的美意了”晁喆笑着说。
“完了,我当不成你的丈母娘喽,我那敢跟大官人家抢女婿呦”孙大娘说完悻悻地走了。
孙大娘走后,晁喆的爹妈忍不住的笑了。因为妈妈早就告诉晁喆,如果孙大娘来提亲千万不能答应,好多人都传说她三姑娘作风不好,让晁喆编理由搪塞过去。晁喆才说了这番话,吓走孙大娘。
一天下午,晁喆在路上走着,一个二十五六岁矮个女人看见晁喆问他“你是晁喆吧?”
“你是秦淑…”
“我是秦淑华,你不认识我了?秦学彻、秦淑君,我们三姐弟,学彻跟你最好”秦淑华笑着说。
“对对,认识。你在初中二年开学不久就退学了,一晃六七年没见了,你好吧?”
“挺好。我退学第二年就结婚了。我年龄比你们大三四岁呢,跟你们一起念书不行了,家里也不让就把我嫁人了。昨天,你在这过,我看就是你,我看是解放军也没敢叫你。淑君从春城回家来,昨天我们在一起说起你,她说我要再见到你,就去她家一起叙叙旧”。
“她和学彻家还在天桥下住吗?”
“学彻父亲去世了,他哥在外地,学彻去年结婚搬家了,淑君家还在。淑君还没处对象呢,要我看你们俩挺合适,我给你们两个老同学当介绍人呗?”
“那先谢谢老同学了,唠唠再说”。
“也好,明天你和淑君上我家吃饭,你们谈谈”。
翌日,晁喆和秦淑君一起到秦淑华家,不知道什么原因,唠了很多话,晁喆和秦淑君没有一方捅破这层“窗户纸”,随后因为“武斗”阻隔,再未相见而不了了之。
不久,叔伯姐姐,又给晁喆介绍了一个姑娘叫徐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