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股份四矿孙刚爱心联盟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武豪)
2025年7月31日8:30,中伏第六日,平顶山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市区最高气温39.6℃。在矿工路幸福社区老旧楼院间,柏油路面蒸腾的热浪肉眼可见,空气中仿佛流动着无形的火焰。然而,比气温更高的是现场涌动的爱心与热情——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新华区矿工路街道幸福社区联合平煤股份四矿孙刚爱心联盟、东健骨伤医院、新华区易筋堂、平顶山瑞丽美容美发学校共同举办“中伏送爽·致敬老兵”志愿服务大集。五家单位60余名志愿者把义诊台、理发椅、中医理疗床搬到居民楼下,用专业与真情为居民送去一缕缕沁入心扉的“清凉”。
活动甫一开始,东健骨伤医院的王和平主任与任源源护士的义诊台前便排起长队。汗水沿着王主任专注的眉峰蜿蜒而下,却未曾打断他细致入微的骨科检查:张天来老人佝偻的腰背经他一番诊断,脸上豁然开朗;李平华阿姨听着王主任对症治疗的建议,频频点头。任源源则如轻盈的蝶,在人群中穿梭,血压计袖带温柔缠绕手臂,血糖仪指示灯无声闪烁,数据化作一句句关切叮咛。当陈安林、赵爱琴、孙爱先等居民接过她递来的100把轻摇生风的扇子,那抹清凉不只是消退了暑气,更宛如清泉流入了燥热的心田。
短短两小时,两位医护人员共接待咨询108人次,免费测量血压96人次、血糖100人次,发放健康宣教扇100把。烈日下,他们的白大褂被汗水浸透,却收获了居民最真挚的点赞:“东健的专家把诊室搬到了家门口,这才是咱老百姓的‘及时雨’!”
新华区易筋堂的李德忠主任展位前同样排起长队。这位深耕中医理疗30余年的老医师,正以独创的"三步推拿法"为居民解除病痛。61岁的凌卫中肩周炎病史长达五年,李主任的银针刚刺入肩井穴,老人便惊呼:"麻酥酥的感觉直通手指,疼了这么多年,今天终于有盼头了!"63岁的王玉坤因颈椎病导致手臂麻木,经手法复位后当场活动自如。当得知李主任为了这场义诊凌晨5点就从鲁山驱车赶来,居民们自发为他扇风降温,有人感慨:"这哪里是看病,分明是在传递中医的温度。"
最令人称奇的是保安芮国军的案例。这位66岁的退伍军人因长期站立导致膝关节积液,李主任运用艾灸与拔罐结合的疗法,仅十分钟便让他的肿胀消退大半。"当年在边疆站岗,零下30度都没怕过,今天这中医神技让我心服口服!"芮国军的话引发阵阵掌声,也让现场成为中医文化的生动课堂。
树荫的另一边,瑞丽美发学校的李会营、郑迎迎、柯家成、程宇几位年轻理发师手中推剪如飞,银发纷纷飘落,为魏淑英、史学珍、李秀娟等老人理出夏日清爽。当推剪轻触84岁刘宗现老人的白发时,这位原平煤神马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眼眶湿润:“一辈子是我为别人看病,今日竟被你们照顾了!”此情此景,映照出医者仁心与志愿精神在时光流转中动人的回响。
96岁的李荣荣老人,凝视着“四矿”字样,仿佛被带回青春燃烧的矿灯之下:“看到这俩字,当年在四矿工作的光景全回来了!”92岁的儿科主任王洁敏则紧握志愿者的手,声音微颤:“感谢你们上门服务,感谢党,感谢政府!”这方老家属院,曾孕育了守护城市健康的医者群星;此刻,当曾经守护他人的他们成为被服务的对象,时代的接力棒已在汗水中悄然传递。
短短3小时,志愿者们为56位老人理发,碎发落满一地,却剪出了老人们的“八一”精气神。
社区工作人员高雪娇、李兆瑞、陈安林、任晓燕,赵田田、李烨等人默默支撑着整场活动:提前对接选址,搬运桌椅,维持秩序。七岁的小志愿者和一钒穿梭其间,踮着脚尖将扇子递给爷爷奶奶。一位长者抚摸着孩子的头,言语如智慧清泉:“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志愿者陈鲜花、马海涛则如勤勉的蜜蜂,在人群缝隙中穿行,安排服务,陪老人叙话,让等候的时光也浸润温情。满地碎发与衣衫上大片汗渍相映——这无声的痕迹,正是今日志愿成绩最朴素的勋章。
当扇子摇动的清风拂过白发,当义诊医生的指尖传递关怀,当老矿工眼中映出青春的光影——中伏的灼热在幸福社区被无声地溶解了。汗水浇灌的清凉,最终化作心田上滋长蔓延的绿意,它比烈日更恒久,比暑气更浩荡。
这伏天里的爱心交响曲,其动人之处不仅在于一技一能的奉献,更在于它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在生命循环往复的长河中,那曾被付出的仁心,终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流向自身。当年轻的手为曾经守护众人的苍老生命拂去尘埃,当服务者与被服务者角色在时光中温柔流转,我们看到的,是人类善意的长河如何穿越岁月峡谷,奔涌不息,泽被众生——这生生不息的回响,正是文明深谷里最悠扬的和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