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魂文韵,八载风华
——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成立八周年庆典主题诗
文稿 李汪源
诵读 侯德志 朱瑞
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我们走过了八年时光,
餐风宿露,披荆斩棘,我们开出了大道无疆。
“铁兵写作文苑”“诗文荟萃”,化茧成蝶,我们张开了铁魂文韵的翅膀,
“快乐写作”“文学创作中心”,凤凰涅槃,我们在后铁道兵时代的天空展翅翱翔。
难忘齐聚青岛,为铁道兵战友网十年庆典锦上添花,
巾帼双雄,文坛四李,我们有诗有远方;
难忘相聚遵义,铁道兵战士,重走长征路,
载歌载舞,满怀激情,我们续写红星照我去战斗的红色篇章!
难忘“三峡笔会”,参观渣滓洞,打卡解放碑,悼念为国捐躯的先烈,
我们激情煮沸长江水,革命到底不彷徨;
难忘“铁色之旅”,一路军事博物馆、援越抗美纪念馆、南昌起义纪念馆,
春风渡我归流年,军旗在我们心中高高飘扬!
难忘“诗旅长安”,《不朽的军魂·现代诗歌卷》西安发布会上人头攒动盛况空前,
吟诗延安、放歌壶口、拜谒黄帝陵,我们一路诗韵抑扬,一路歌声嘹亮;
难忘“情漫襄渝”,《不朽的军魂·人物风采卷》续集十堰发布会总指挥姚尚明匠心独妙,
对话武当山、踏浪丹江口、寻访古隆中,我们领略祖国山河壮丽,我们赞叹楚汉文化的源远流长!
难忘“三八”征文,郑焕清战友的《母亲脚上的镣铐》入心入肺,
写不尽母亲的九曲柔肠,写不尽儿女的一片衷肠;
难忘 “八一”征诗,魏国战友的《第十个是活着的灵魂》摄人魂魄,
展示了生死面前铁道兵战士钢铁般的坚强。
难忘举办远方优秀作品诵读会《青山不墨,碧血长红》,
这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这是对钢铁长城的礼赞;
难忘举办韩志晨优秀作品诵读会《剑胆琴心,铁血诗情》,
我们留恋五彩缤纷的军营生活,留恋激情燃烧的青春时光。
难忘举办谢干事优秀作品诵读会《铁道兵歌》,
我们热情赞颂铁道兵战士“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步履铿锵;
难忘举办孙建军优秀作品诵读会《还写温暖人间》,
我们用真情诠释至理名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难忘举办李有根优秀作品诵读会《铁腔铁韵颂军魂》,
“我们一生姓铁”的豪言壮语在千里铁道线上久久回荡;
难忘举办朱海燕优秀作品诵读会《高原上的阳光》,
我们沿着朱海燕的诗路,穿过风沙,穿过雪暴,就能到达天上西藏。
最难忘明威老海一篇《回望身后壮阔的山水,眼里噙满激动的泪花》引爆全网,
跟帖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有人畅谈追求,有人诉说渴望。
我们就是明威老海笔下那群敢于征服困难的人,
为了一个兵种和几百万铁道兵战友的愿景,我们勇敢地剖开自己炽热的胸膛。
我们有卓越的策划班子,他们筚路蓝缕,卧薪尝胆,
带领四百余名作者搏风打浪;
我们有精干的管理团队,他们乐于奉献,勇于担当,
挖掘出一批又一批价值连城的铁道兵文化宝藏。
我们有众多著名诗人、知名作家,他们悉心弘扬铁道兵文化,
铁字铁句中彰显出铁道兵战士的神采飞扬;
我们有一批金声银嗓的放歌者,他们热情讴歌铁道兵精神,
铁腔铁韵里洋溢着铁道兵战士的豪放。
我们有一群睿智的学兵战友,他们著书立说,讲述三线建设的艰辛过往,
他们骄傲,曾与铁道兵战友并肩奋战,风雨同框;
我们有一群优秀的铁道兵后代,他们开拓进取,敢为人先,
接过了弘扬铁道兵精神、传承铁道兵文化的接力棒,后来居上……
我们是兵兵,今天是我们的生日,八载风华,八载风流,
我们是军军,我们的生日庆典,铁魂文韵,尽显辉煌。
今天我们将告别铁兵写作文苑的第两千九百二十轮明月,
明天我们将迎接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第两千九百二十一轮初升的太阳!
视图制作孟兆龙
李汪源,铁道兵诗人。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头条》认证编辑。山西省万荣县人。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应征入伍,原铁二师六团政治处创作员。现主持铁道兵战友网文创中心自由诗创作部工作。
主编 李汪源
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