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的星轨》纪实
文/刘永平
当米汤熬成的月光 渐成鬓角的霜
那具从山岩里抠出的骨架
仍在稿纸上 敲打着星图的密码
他们说 这把年纪该收一收锋芒
可胸腔里 五十年代的风还在冲撞
像未着陆的飞船 燃料是砚台里
彻夜未凉的滚烫——
每个清晨 笔杆都要刺破薄雾
在黎明的草稿纸上 写下对人间的主张
或许像孔乙己 攥着半块墨的倔强
却把"之乎者也" 酿成了泥土的芬芳
那些被生活磨出的茧 裹着韧丝
在字里行间 织成砚台洇开的纹
不必问 墨水里掺了多少碎银
那些在稿纸上爬行的字
本是从肋骨间 漏出的风
它们需要阳光 像苔藓需要石缝
需要在某个黎明 被露水擦亮
就像当年 山涧需要月光来解渴
灵魂从不是沉默的囚徒
它有自己的喉管——
是未寄出的信 是改了又改的韵脚
是把"傻逼"两个字 嚼碎了
种进土里 长出的 另一株春风
不必问 这颗心为何总悬在天上
当人间的烟火 熏不透眼底的清亮
所有的坚持 不过是
那个听故事的山里娃 还在替
十四颗未落的星 继续仰望
飞船从不渴求登月 只愿在稿纸的大气层
为人间捎回星子的温度
替脚下的土地 把未说的话
写进砚台里 煮沸的晨光
2025年7月31日长沙
注解:
此诗的自我省悟,是于泥泞中锚定精神坐标的通透——
不避“草根”底色,以苦难为精神肌理;
锚定“灵魂写作”本真,于世俗质疑中守定精神家园;
与命运温柔和解,将缺憾与困顿化为生长养分。
最终,在笔墨间完成“真实自我”的澄明:活着,是让精神在岁月里持续发光。

☆作者简介:
刘永平:笔名梅蛮,出生1959年于湖南安化。高中毕业,1983年在湖南省总工会期刊社《工人之友》/作习实编辑。1985年到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工商之友》杂志社负责发行,一直到2003年停刊。先后在工人之友、八小时之外、知音期刊上发表小方块。几十年自学不倦。2016年在长沙湘春路社区创办了《黄兴红韵》书院任院长,一直从事文化公益事业。我创作诗歌散文两三千首。2021至2023年获过中国诗词优秀奖!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