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才自析一副新创对联
赞大庆油田:
历六旬寒暑,处处寻油,为绮梦初心,敢教乌龙出地表;
经二次殷勤,时时创业,看五区四县,遍栽钻塔纳天风。
品读联语,字里行间似闻钻机轰鸣,恍见油浪奔涌。这副四分句对联,用了一字领、句中自时、叠词等修辞方法而成。“历六旬寒暑”,是时光在黑土地上刻下的年轮;“经二次殷勤”,是铁人精神在新时代里续燃的火种。这副联,道尽了大庆油田从荒原崛起至薪火相传的壮阔史诗。
六十年前,松嫩平原藏着共和国“贫油”的焦虑。王进喜带着一群“为国找油”的人,踏破北大荒的寂寞,在青天一顶,鸿蒙一片里勘遍每一寸土地。他首先以“跳进泥浆池”行动,撼天动地,又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血性,让沉睡地下的“乌龙”破壁而出。当第一股原油喷薄四射,映红的不只是钻井平台,更是一个民族挺直腰杆的底气,这便是“为绮梦初心,敢教乌龙出地表”的壮举,是老一辈石油人用筋骨与赤诚,在一张白纸上向祖国写就宏伟兰图的答卷。
岁月流转,初心未改。从“一次创业”的艰苦开拓,到“二次创业”的勇立潮头,大庆人从未停下“时时创业”的脚步。如今大庆市所属的五区四县,钻塔如林,不再是那当年在大同区首次喷油的三基井,而是星罗棋布的能源矩阵。它们扎根黑土,昂首苍穹,既承接着“三老四严”的传统,又生长着智能化、绿色化的新科技。钻塔上的劲风,发出的不再是单一的机械声,而是传统与创新共鸣的交响曲!
六十多年的寒暑,“寒暑”是双关语,即是时空的跨度又是艰苦奋斗目标。第二次创业的开发区,从龙风区至萨尔图区高楼大厦千万间拔地而起,人文景观设计令世界人仰止!大庆油田的故事,从来不是简单的产油史,而是一部国家强大史,从铁人精神到大庆精神,从艰苦奋斗到自主创新,这片土地始终跳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脉搏。
(责任编辑--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