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花开,自成芳华
文/韩寒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爬上梳妆台时,总爱在镜面上折出细碎的金箔。我站在镜前梳理长发,忽然惊觉这方寸之间的影像里,藏着多少被忽略的故事——睫毛上未拭净的晨露,发梢间缠绕的晚风,眼角眉梢跃动的光晕,都是生命最鲜活的注脚。女人啊,总习惯把目光投向别处,却忘了最该深情凝望的,原是自己这株正在生长的花。
年少时的我们像刚抽芽的嫩枝,总急着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记得大学宿舍里,六个女孩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却各自怀揣着璀璨的梦想。有人彻夜温书只为奖学金名单上的姓名,有人在社团活动中练就八面玲珑的手段,而我总把自己埋在图书馆的角落,以为把课本知识啃得越透,未来就越明亮。直到某个春日午后,室友小芸捧着一束鸢尾花推门而入:“你看这花多美!与其羡慕别人花园里的热闹,不如先给自己买束喜欢的。”她将花瓶摆在我的书桌中央,紫色花瓣在阳光里舒展成流动的诗行。那一刻我突然懂了,所谓成长不是削足适履地迎合标准答案,而是学会辨认内心真正渴望的形状。
职场初年更像是一场无声的战役。西装革履下藏着紧绷的神经,高跟鞋叩响的是永不停歇的节奏。我曾目睹同事为了项目通宵达旦后晕倒在会议室,见过前辈因生育计划被迫让出晋升名额时的隐忍泪水。那时的我也陷入某种焦虑的漩涡:担心业绩不够突出会被取代,害怕露出脆弱会被视作无能。直到部门来了位新主管——四十岁的林姐总是妆容精致地出现在办公室,午休时雷打不动要去楼下咖啡馆喝杯拿铁,周末从不回复工作邮件。起初我们都暗讽她“佛系”,却在年度考评时发现她的团队效率最高。她说:“机器需要保养才能运转更久,人也是。”这句话如醍醐灌顶,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透支生命去燃烧,而是懂得适时为自己添柴加薪。
婚姻这座围城里,多少女性活成了配角。表姐出嫁那天穿着洁白的婚纱宛如公主降临,可三年后再见她时,却看到曾经灵动的眼神蒙上了雾霭。她抱怨婆婆挑剔家务不够细致,丈夫嫌弃身材走样不再体贴。直到有天路过花店,看见她蹲在门口给女儿挑选向日葵,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我悄悄买下整束花送到她手中:“记得你也喜欢雏菊。”她愣怔片刻突然落泪,原来这些年她早已忘记自己最爱什么颜色的花了。那天晚上我们聊到深夜,她说起年轻时梦想开间画室,说起曾经每周都要去爬山的习惯,说起收藏在箱底的水彩颜料已经干裂。现在的她每天研究菜谱、擦拭地板、辅导作业,唯独没了属于自己的色彩。
成为母亲后的世界更是充满牺牲的味道。育儿群里永远流传着“超人妈妈”传说:有人背着孩子做PPT做到凌晨,有人在家长会上同时照顾发烧的孩子和发言稿,有人辞去工作全职带娃还要抽空考教师资格证。邻居张姐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直到某天她在幼儿园门口突然晕倒被送进医院。病床上的她脸色苍白却笑着对我们说:“医生说我是累出来的贫血。”我们围在她身边七嘴八舌出主意,最后是她八岁的女儿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以后不要总吃剩菜好不好?”满屋子瞬间安静下来。原来孩子们的眼睛最雪亮,他们看得清谁在勉强自己扮演完美角色。
真正的觉醒往往始于某个平凡的瞬间。可能是敷面膜时突然发现眼角新增的细纹,可能是试穿去年衣服时拉不上拉链的窘迫,也可能是照镜子时猛然意识到眼神里的疲惫远超年龄该有的模样。我开始学着把“自我关怀”放进日程表:每周预留两小时独处时光读书写字,每月安排一次SPA护理身心,每年独自旅行去看不一样的风景。当我在洱海边看日出时遇见那位骑行环游中国的银发奶奶,听她说着“六十岁才学会取悦自己”的故事;当我在瑜伽馆遇到产后修复成功的新手妈妈们自信地展示马甲线;当我在写作课上结识那些重拾笔杆的家庭主妇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光芒——这些生动的案例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理:爱自己不是自私的表现,而是生命力的源泉。
如今的我依然会在镜前驻足良久,但不再是带着批判的目光审视瑕疵,而是怀着欣赏的心情捕捉美好。我会仔细涂抹护手霜照顾常年握笔而生茧的手指,会对着镜子练习微笑以抚平眉间的川字纹,会在试穿新衣时由衷赞美自己的独特品味。渐渐地发现,当我开始好好对待自己时,周围的世界也在悄然改变:丈夫主动承担起更多家务劳动,女儿学会在我忙碌时递上一杯温水,同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顺畅自然。原来当你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别人便会循着光亮而来。
窗外的玉兰树又开花了,洁白硕大的花朵缀满枝头。想起小时候总想摘几朵插在辫子上当装饰品,如今却更爱看它们自在舒展的姿态。女人何尝不是如此?不必非要长成玫瑰争奇斗艳,做一株清雅的兰草也能活出风骨;不必刻意模仿牡丹的雍容华贵,保持野菊的恣意烂漫亦是风流。生命的美妙正在于它的多样性——你可以是朝霞般绚烂夺目的存在,也可以如月光般温柔静谧;既能像劲竹般挺拔向上,也能似垂柳般婀娜多姿。重要的不是活成他人期待的模样,而是找到让自己舒适且绽放的状态。
暮色渐浓时合上书页,封面上那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闪着微光。或许这就是答案:当我们学会用对待爱人般的温柔呵护自己,用培养孩子般的耐心经营人生,用尊重朋友般的真诚接纳不完美时,那些曾经求而不得的认可与幸福,自会踏着芬芳而来。毕竟这世间最动人的风景,永远是那个眼里有笑、心中有光、脚下生风的女子模样。

作者简介: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现为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