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战友网刘政湖站长“八一”致辞

亲爱的战友、二代、同志们:大家晚上好!
欣悉文创中心在八一佳节来临之际,举行以“铁魂文韵 八载风华”为主题的庆祝建军98周年暨文创中心成立8周年“双庆”活动,我谨代表兵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本次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组织活动的志愿者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不知不觉间,文创中心已经走过了八年。八年,你们默默耕耘、默默坚守,把千万铁道兵战友发自内心的情感和思绪,变为了一朵朵由炙热和深沉的文字编织的花朵,绽放并展示于广阔浩瀚的网络和社会;把传承和弘扬铁道兵文化的宏大精神主题,汇成了一道道由点点能够映出太阳光辉的涓涓细流,流进社会的角落、流进人们的心里。弹指间,当年一片青涩的绿芽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高大挺拔,顶天立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你们,是铁道兵战友网的骄傲!你们,也是令我们所有曾经的铁道兵人引为自豪的闪闪发光的文化品牌!
亲爱的各位战友、二代和朋友们,今晚,你们见证了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便是文创中心八周年。我以为,它既是昨天辉煌的回顾,又是未来新期待与展望的开始。一个看得见的、更为重要的日子——建军100周年,正在向我们走来。文创中心为主肩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使命还在继续中:那就是,和兵网同仁一道,胜利完成英雄铁道兵丛书《不朽的军魂》编纂任务,向建军100周年献礼!时不我待,我们只能不懈努力,只争朝夕!我愿借此机会,和中心的各位共勉:让我们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人生大志和命运情怀,为此而共同继续努力奋斗
祝文创中心越办越好!祝各位有一个美好难忘的夜晚。
谢谢
刘政湖
2025年7月27日


铁魂文韵 八载风华
——建军98周年暨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成立8周年庆典主题演讲
郑建平
“八一”军旗红,铁血铸军魂;“八六”相逢日,笔墨寄情深。
2017年8月6日,“铁兵写作文苑”在网络时代的洪流中应运而生。这支由百余名铁道兵文学爱好者组成的创作队伍,历经八年风雨洗礼,三度更名蜕变,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四百余人的文学劲旅——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
从初创时的蹒跚学步,到今日的稳健前行,我们始终秉持“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的宗旨,以“铁”为主,百花齐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快乐中写作,在文字中遨游。被战友们亲切地誉为老铁的“第二军营”和“希望的田野”,老有所为、所依、所托的精神乐园。
这里有战争岁月的铮铮回响,有铁色青春的深情回望。这里有牢记使命的碧血丹心,更有对新时代的炽热讴歌。
八年来,在铁道兵战友网的平台上,文创中心承担着80%的创作任务,我们累计创作发表各类作品近十万篇(首、条);策划实施了数十场大型征文活动及评审工作;开展内容丰富的线上活动96次;组织、参与各具特色的线下活动数十次。打造了一个热心奉献的管理团队、务实高效的三级管理模式,在同类网络平台中独树一帜。
我们拥有最优秀的自媒体认证编辑,在主流媒体上闯出了一片天地。在高端媒体新华网,新华号首届年度榜单重磅发布,优质账号一键直达,“新华铁道兵”(女兵槛外人)荣登“新华号2020年最具影响力榜单”(创作者榜),为铁道兵战友网赢得了殊荣,捧回了独属兵网的奖杯和证书。如今运行三年的都市头条势头正旺,散文与诗歌的分工让更多的优质作品展现于社会舞台。
三年前,根据兵网战略部署,文创中心从单一的新媒体创作成功转型为新媒加纸媒的多元化格局,成为编纂鸿篇巨著“英雄铁道兵丛书”的主力军。率先完成破冰之旅后,带出了多名骨干,培养出赫赫有名的顶级人工校对。为“英雄铁道兵丛书”的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组织现场新书发布会,特别是“情漫襄渝”十堰发布会备受瞩目,引发了全网高端红色论坛。
文学创作中心的发展历程令人动容。这支平均年龄约75岁的文学创作队伍,用八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写作爱好者”到“文化传承者”的华丽转身,正以昂扬的姿态书写着后铁道兵时代的新文化、新风貌、新篇章。八年,我们的创作者已然迈进高龄的队伍,因为历史原因,文创中心几乎没有60岁以下的老兵创作者,屈指可数的几位铁兵、民兵后代被视为珍宝并列为重点培养目标。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开始关注铁道兵的历史以及现存的这支文学创作队伍,特别是铁二代、三代的小字辈,血脉里的红色基因正在燃烧,未来的重担,必定会落在他们身上。
文学创作中心是一支铁元素组成的特殊队伍,60-70岁属于青年生力军,未来的重担将落在他们肩上;70-80岁绝对主力,无论是在创作还是在管理层,堪称中坚力量定海神针。80-90的高龄创作者比比皆是,91岁老政委依然以每周一篇的速度坚持创作。我们用八年的时间谱写了一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动人乐章,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诠释了“退伍不褪色、提笔亦英雄”的铁道兵气质。
今天,我们要感谢兵网的创建者刘政湖站长;致敬四百一十六名创作者;致敬27名志愿者;致敬田艳忠老群主以及侯卫、王林山、李武兵、远方、李刚、李汪源、王振江、钮鲁生、孙善武、翟基生、朱德全、潘寿军、张有安等首批群友,八年来我们风雨同舟从未掉队。同时也为槛外人加油,请允许她此刻小小的骄傲:你们,是我履职八年最坚强的依靠!
同志们!当庆祝建军98周年的礼炮遇见文学创作中心的墨香,这就是我们最好的传承——番号可以消失,老铁精神不朽!让我们以文学之名,致敬铁道兵的铁血荣光;让我们以八载之约,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的辉煌!

槛外人 2025-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