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曼黑救婴(2)
如果有莲不生在农村,如果有莲是个见过外面世界的人,也难不倒她,走出来不是更自由吗?再说了,有莲青春靓丽,另找个男人两人相亲相爱,重新建个家不是更好吗?但很可惜,有莲就生在大山深处,只晓得离开和家就已经无路可走。所以她悲伤到了极点,她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以后的生活。好在她和兴福的感情深厚,她相信和兴福不会丢掉下她不管。她相信和兴福今晚不会与那个姑娘进洞房成亲,她的估计是有根据的。
再说和兴福眼看着自己的爱人被爹娘赶出了家门,心里非常恼火,但他忍住了。因为在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他准备拼死一搏,实现他的计划。就在有莲准备出门的时候,他对有莲悄声耳语说:“在桥边等我。”他准备带着有莲远走高飞。为了麻痹家人,和兴福装成了顺从的样子,表面上他满心欢喜,主动换了新衣,一付新郎官的样子,家人忙出忙进,正为他大办酒席,准备晚宴后让他与姑娘进洞房。这一切他都听从了,他就一心一意地等天黑了。
再说有莲虽然听进去了和兴福临别时的耳语,她也相信和兴福不会抛弃她。但当她将信将疑来到桥边时,她又有些怀疑了。因为她从早上出来就在离小桥不远的一块庄稼地里等他,她不愿意就在桥上等他,让人看见了很狼狈。所以她就在庄稼地里,刚好地里的包谷已经一人多高了。这样她就被包谷遮掩了起来,人看不见她,她却能看清桥上来往的行人。有莲想当她看见和兴福来到桥边的时候,她再出来也不迟。但现在已经日落西山,眼看天就要暗了下来,还不见和兴福的身影,有莲的心就不安起来。如同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她一会想,他会不会被那个姑娘迷住,也许现在他正在兴高采烈的地喝喜酒,早把我忘得干干净净了。但她马上又否掉了她的这种想法。她了解他,她相信他们的爱情,她坚信他不会背叛她。她就在这种胡思乱想中煎熬着等着他,时间在痛苦的折磨中慢慢消失着。渐渐地,有一弯黄月爬上了山头。这时有莲有些绝望了,她想当月亮升起的时候,也许就是他进洞房的时候。她想他不会来了,他这时也许正在洞房中,在与那个姑娘……她不敢往下想,她想到这里,心里一阵阵酸楚,由不得两行眼泪涮涮地往下流,她心里好痛。她对着月亮哭诉:天啊,我的命怎么就这样苦啊?她真的绝望了。
和兴福在心里也十分着急,他要等天黑,让人都走完,让人都以为他进了洞房,他才能趁黑跑脱,特别要等爹娘睡了之后才能走。他的心焦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但他表面上又要装出很坦然的样子。好不容易才熬到了月亮爬上山头,爹娘也将酒宴收了,客人们也都走了。爹娘就催他说:“快快进洞房去吧,人家姑娘早已经等着你了。” 和兴福说:“爹娘辛苦了一天,到了此时你们都还不休息,我不忍心,只有你们休息了我才敢进房。”
和家爹娘一听也感到高兴,忙说:“那我们就先歇了,你赶快进房吧。”说完回到自己的房中。一是辛苦了一天,实在是太累了,二是见儿子能按他(她)们的心愿乖乖地成亲也就放心地睡了。很快老人家就进入了梦乡。和兴福见老人熟睡后,才进到了洞房。见姑娘已经躺在了床上,他为了稳住姑娘,就温和地说:“火上还熬着爹的药。等我去把药倒给爹喝下我就回来,你先睡吧。”不等姑娘说什么,和兴福就把灯熄了,把门锁了,悄悄走出了和家大门,朝桥边奔去。
再说有莲一人隐藏在包谷地里,从早上等到了晚上,她虽然带有干粮,但总是在绝望与希望中煎熬着,她多么希望她的人快快出现在桥头。但一直等到露水已将她的头发洒湿了的时候还不见兴福的影子,有莲就忍不住哭了起来,正在有莲绝望的时候,她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桥边跑来,她一阵惊喜,忙忙擦去泪花,一看果然是和兴福,她三步并作两步向桥边跑去,夫妻二人紧紧相抱。这时那轮月亮刚好跳在他(她)俩的身后,把他们的剪影辉映得无比的生动,如同传说中的七夕牛郎织女会,让人十分感动。有莲说:“我等得好苦哟!”
和兴福说:“我知道,但要天黑,让老人睡熟了我才能走。”
有莲问:“你进了洞房?”和兴福说:“进了。”
有莲哭了:“你做了那份事?”
和兴福说:“没有,连人长什么样的都没看清楚,我哄她,让她不要出声,我们快走,要快。”
有莲忙忙点头说:“我信你,你不会,我们到哪里去呀?”
和兴福说:“走得越远越好,我们永远离开这个地方。”
和兴福与有莲消失在了月色之中。和兴福带着有莲翻山越岭,日夜兼程,也不知走了多少天。终于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找到了落脚点。
人做事大凡都与缘有关,有的事一做就成,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相吻合,这就是缘份。有的人做任何事都一事无成,除了自身的能力外,就是与缘不合。你说这和兴福带着有莲走过了多少路,经过了多少村寨,但他们都只是匆匆的过客而已。但今天他们经过这里时,和兴福、有莲就突然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似乎这里就应该是他们的家。说来很奇怪,他们刚进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当人们听完他们的故事后都诚恳地说:“就在这里住下吧,你们看满山的竹林,不要几天就可以造建一个家了。”连人家村长也出来说:“不要嫌弃我们和家营这个穷山村,这里山清水秀,看得起就住下吧。”
和兴福夫妻俩倍受感动,于是就在这里安了家。
这是个两面临山,山中间有条不大的小河流淌过来,四季如春的地方。小村就贴在山下的小河边,河边一溜的水田,小村的周围全是杏李桃。这村只有十七户人家,全都姓和,因为这个姓就会把和兴福与本村人的距离缩短了很多很多,姓和的本来就是一家人嘛,论辈份和兴福在这个姓和的村里只是小字辈,但不管怎么说,村里人没把自己当外人。就这样在村里人的帮助下和兴福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家,家就在村东头,独门独户,和兴福夫妻二人的心里真是从头甜到脚。对村里的人更是感激不尽,不管是哪家有点大事小事,和兴福都来帮忙。很快和兴福夫妻二人的厚道、勤劳得到了和家营全体村民的交口称赞,他们已经融进了这个村,已经成为了这个村的第十八户人家。就在曼黑和贵贵将救活的婴儿抱来这个村的时候,和兴福、吴有莲已经在这个村居住了一年多了。
当然和家营的人没有想到今天他们村又要新添一个人了。有莲更没想到她今天要当妈妈了,她像往常一样吃完午饭,洗完锅灶,收拾一下家就出门了。她们夫妻二人分工明确,和兴福干一些犁田耙地的重活,有莲就担起了挑柴磨面、洗菜、找猪草的活,她每次从地里回来或者上山背柴,都要找一些猪草回家。虽然辛苦,但她倍感幸福和满足。因为她知道她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尽管夫妻二人有时也会为想要一个小孩而烦恼过,但夫妻俩总是恩恩爱爱,让人羡慕不已。
人世间的事谁能说得清道得明啊,有谁会料得到上天会空降一个孩子给有莲呢?是她的善良感动了天地?还是她的勤劳让苍穹动容?也许是有莲前世的因果报应吧,总之她与这个孩子的缘份今天到了。
她今天是上山拾柴的,有莲兴致勃勃地往山上走去,她刚走进树林,只见一只像小水牛一样大的非豹非狗的动物跳到她面前,有莲吓得面如土色,两脚发软,她惊叫一声,差点跌了下去。她在惊恐中下意识地躲到一棵树背后。这就是曼黑。只见曼黑咚的一下就跪在了有莲的脚前,发出极温柔的叽叽声。有莲吓得半死,赶忙转身向坡下奔去。不料曼黑紧紧咬住她的衣服不放,有莲站立不住,跌倒在地。曼黑又在她的面前跪下,依然发出轻柔的叽叽声。说实话,这时的有莲已经吓得全身发抖,没有力气站起来跑了,她想她今天死定了。她毕竟是个女人,遇到这种突发状况,她就不知所措,脑袋发懵。当下她只是紧闭双眼,不敢看面前的曼黑。哪知半天了,这只动物依然跪在她的面前,丝毫没有伤害她的意思。她微微睁开了眼睛,只见曼黑不仅跪在她的面前,还不住地给她磕头。啊,真是不可思议呀。今天怎么啦,我遇到了什么呀?有莲在心里翻腾起来。曼黑的行为让她感到万分惊奇,渐渐地她的意识才开始清醒。她想它肯定不是一般的动物,它也肯定不会伤害自己。否则它不会等这么长的时间,它跪在面前可能是有事求我吧,她鼓足勇气站起来,依然颤颤惊惊地躲在树后,下意识的问:“你要整哪样?”曼黑依然跪在她面前,不住地给她磕头。有莲又鼓起勇气问:“你要整哪样?”
曼黑站起,朝前拼命点头,又回头来看她,有莲似乎懂了什么,至少她知道,这个样子凶悍的似狗的家伙不是来伤害自己的,她开始认真地打量这个浑身黑得发亮的动物。她终于看清了,这是条狗,这是一条她从未见过的、如此雄健高大的狗。这时又见狗狗面向她再一次下跪,不断地给她磕头,她的心里已经确定这只如小牛般高大的狗狗一定是在求她办什么事,她就说:“你到底要整哪样嘛?”
作家简介:
余松涛,退休人员,文学、美术爱好者。云南美术出版社公费出版过余松涛小说集《无罪的月光》,多个机构为余松涛举办过《余松涛美术作品展》,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宁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