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生涯镌刻忠诚与担当——八一专访原解放军第148医院政委魏有年
八一军旗猎猎,映照铁血征程;军人壮志豪情,谱写岁月华章。在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淄博市张店区“将军花园”,采访了原解放军第148医院政委魏有年。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虽已两鬓斑白,但眼神中依然透着坚毅与果敢,他的身上,承载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军旅故事,镌刻着忠诚与担当的深深印记。
苦难童年忆往昔,红色基因植心间
1938年,魏有年出生于平邑县保太镇鲁埠村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全家七口人,仅靠七亩薄田维生,其中四亩还是山岭薄地。在战乱与生产落后的双重阴霾下,一家人常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
1946年春,6岁的魏有年因饥饿生命垂危,是父亲将播种用的棉花种捣碎煮给他充饥,才让他捡回一条命。此后,大旱、饥荒接踵而至,树叶、野菜被采食殆尽,糠菜半年粮是常态,食盐奇缺更是让许多农民身患水肿,生命堪忧。
然而,苦难并未磨灭希望,反而让红色基因在他心中生根发芽。父亲魏长绪作为乡农会领导、鲁埠村早期共产党员之一,经常行色匆匆,为革命事业奔走。他积极参与“土改”,宣传拥军优属,为八路军传递信息、输送物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都贡献卓著。父亲的言传身教,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魏有年的成长之路,也让他对共产党和革命事业充满了向往。
峥嵘岁月展风采,忠诚担当铸军魂
1956年,国家实行义务兵制,未满18岁的魏有年在父亲和进步学生的影响下,毅然报名参军,开启了他的戎马生涯。
从解放军203师卫生营医训队学员,到卫生员、门诊分类所班长,魏有年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多次受到嘉奖,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始终牢记入党誓言:“党叫干啥就干啥,忠于党、忠于军队、忠于人民,为共产主义奋斗,永不叛党。”
此后,魏有年在多个岗位上锻炼成长,无论是参与“四清”工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还是负责部队内部清理工作,他都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从一名卫生业务人员逐渐成长为合格的政治工作者。
在担任汽车团政委期间,魏有年更是将忠诚与担当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用心挽救犯错战士,通过帮扶教育,让其重燃生活希望;他甘当学生,虚心学习汽车专业知识,从门外汉成为优秀管理者;他秉持公平,为部队选拔输送大量优秀人才,为部队建设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面对自然灾害和战争创伤,魏有年总是冲锋在前。“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主动报名参加救灾医疗分队,为水肿病人送去“康复饼干”和豆汁;解放军驻莱西某部食物中毒,他连续三天两夜坚守抢救一线,累到昏迷;唐山大地震后,他为灾区伤员进行心理辅导,助力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山东惠民地区受灾,他带领医疗队提前半小时抵达,为抢救伤员赢得宝贵时间;对越自卫反击战归来的官兵情绪不稳,他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夕阳余晖映初心,余热生辉谱新篇
1991年,魏有年退休,但他并未停下奉献的脚步。作为淄博市张店军队离退休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反映离退休干部需求,为大家排忧解难。他牵头更换老化电梯、修复外墙装饰材料,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面对未能晋升副师级的问题,魏有年心态平和,他说:“我是贫苦农民的孩子,能在部队成长为干部,已是万分幸运。我始终对党忠诚,对组织安排无怨无悔。”
如今,魏有年虽已步入晚年,但他依然坚持读书看报、室外活动,生活简朴却充实。他还经常受邀到学校、幼儿园演讲,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人感受到共产党好、解放军好、社会主义好。
魏有年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是忠诚担当的一生。他将青春献给了国防事业,用行动践行着军人的誓言。在八一建军节之际,让我们向这位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愿他身体健康,安享晚年,也愿他的精神,激励着更多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
临报中老年记者团:魏益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