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满丽花
主播:孙丽芬
监制:夕耕
制作:一米阳光
满丽花,为八一建军节来临之即献礼!!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石河子这座军垦新城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奋斗与诗意的光芒。本期选登的三首本土诗歌,以饱满的激情和深情的笔触,讴歌了石河子的历史变迁、精神传承和人文温度。
《我是风》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风”化作军垦精神的使者,吹过棉田、麦浪与高楼,将拓荒者的汗珠与信仰播撒在这片土地。诗人满丽花用意象的交织,展现了兵团人用双手“种在戈壁上的春天”的壮美画卷。
《石河子,你胸怀我的梦》以“绿”“红”“诗”为脉络,串联起军垦三代人改天换地的史诗。从荒原到绿洲,从马车到汽车,诗人以恢弘的笔调礼赞屯垦戍边的千秋功业,更以“明珠河畔的明月”“旱地稻田”等细节,见证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当代传奇。
《志愿者之歌》则将镜头转向平凡而温暖的群体。红马甲、小红旗、真诚微笑——志愿者们以萤火微光汇聚成人间大爱。诗中“冬天的一把火”“大海里的一滴水”等比喻,刻画出奉献者如何用点滴行动铸就精神丰碑。
三组诗作既有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有对当下的生动记录。它们共同诠释了石河子的灵魂:是军垦战士用茧手捧出的绿洲,是共产党人以信仰浇筑的丰碑,更是无数普通人用爱心传递的春天。在这里,风沙与甘甜共存,奋斗与诗意同辉。
我是风,将诗歌的种子播撒在戈壁明珠的每一寸土地上,
让棉桃在垄上绽开洁白的诗行,
让瓜果在沙漠里飘出淡淡清香。
我掠过军垦第一犁的锈迹,
把拓荒者的号子吹成渠水的涟漪,
那些埋进土壤的汗珠,
变成良田的精神食粮。
长成滚滚麦浪。
我是风,将红色的基因揉进军垦新城的每一个角落,
让充满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
都嵌着兵团战士的体温。
我掠过军垦博物馆的展柜,
把布满补丁旧军装的内涵,
变成每一个兵团人掌心发烫的信仰。
不必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肌理里,
一半是风沙磨出的茧,
一半是雪水酿成的甜,
当我穿过这座城的晨与昏,
每个窗口都在回应——
这是我们用双手,
种在戈壁上的春天。
石河子,你有我绿色的梦,
石河子,你有我红色的梦,
石河子,你更有诗一样的梦,
绿色是景色,红色是基因,
诗,则是石河子豪情万丈的底蕴。
我看见蔚蓝的天空挂着五彩的虹,
那里写有金灿灿的字:发展梦!
石河子,你是无数军垦人用坚毅的双手,
用血与火铸造的一座生命丰碑。
石河子,你以雄奇俊美的景象,
支撑起军垦人心中的梦想,
六十多年,整整三代军垦人的青春与梦想,
都凝结在大西北这片最后的荒原上,
演绎出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戈壁新城。
昔日茫茫戈壁,沙漠荒原,
在几代军垦人勤劳的双手中变成了沙漠绿洲;
昔日的马车,变成了现在的汽车。
军垦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人间奇迹。
这里没有古迹名胜,这里没有青绿,
这里是沉睡了数千年的大西域最后一片荒原。
天山南北,军垦战士用双手开垦出美丽的绿洲,
共产党人用血与火铸造的一座生命丰碑。
历史将永远铭记,荒原变成绿洲,沙漠升起繁华,
屯垦戍边、千秋功业;改天换地、历史伟绩。
历史就是创造,希望正在这里。
石河子,你胸怀我的梦,
走过四十几年的岁月,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
在黎明的微光里,
你都用最绚丽的色彩。
在蓝天上渲染出最灿烂的世纪,
明珠河畔的明月,映照着你发展的历程。
旱地里生长的稻田,回应着科技的发展。
无数的身影在天空和大地的交界闪动。
交织出万古传奇和千年梦想。
陌生的面孔,熟悉的笑容
是对志愿者准确的描述
萍水相逢,不变的是真诚的微笑
忘了自己,宽了心胸
是对志愿者由衷地赞美
你们无私奉献,你们耐心包容
没有钢盔,没有军装,穿的是红马夹
戴的是助人为乐的袖章
小红旗,在手中指挥
志愿卡,在胸前闪耀
虽已年近花甲,两鬓已添“银霜”
但,精神依然充沛,脸上彰显“祥和”
志愿者,就像冬天的一把火
燃烧着自己,温暖别人,感动着世界
青春似火,青春闪光
青春无悔,青春不朽
你们做不出惊天动地的成绩
却温暖这人心
你们奉献着爱心,感染着他人
在社会上传递着雷锋精神
小己助人,晨辉和日暮炽热在心头
大爱无边,是怜困敬老的积德成善
清光晚昏,剪不尽搀扶托举身影
寒风暑雨,抹不去洗刷缝补音容
你们是一片阳光,是一朵彩霞
唤醒了他人人生的信念
你们是一朵花儿,是一条小溪
留住了他人岁月的春天
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荡涤着人类的灵魂
你是原野中的一团火,燃烧着美好的希望
你是天空中的一片云,编织着宏伟的蓝图
你用奉献创建温馨家园,用爱心把旗帜铸就
你们让爱的接力棒,永远传递
使爱的圣火,永不熄灭
月缺阴晴仁爱和善良装在心里
春去冬来是默默奉献的纯真笑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