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坛艺臻 一代清风
——赵娟书法赏析
文/赵映诚
【编者按】这篇赏析文章围绕赵娟书法展开,兼具专业性与人文性,特色鲜明。从内容架构看,文章先交代赵娟的出身背景、才德品行,引出“长杨女史”名号的由来,结合家乡历史地理与“女史”文化内涵,赋予其名号深厚底蕴,为书法赏析铺垫了人文底色。随后聚焦书法艺术,从师承渊源、书体特点、风格特质到用笔结体,层层剖析,引用欧阳修、钱泳、傅山等名家言论佐证,增强了专业性与说服力。语言表达上,典雅蕴藉,多用四字短语描绘书法风貌,如“清秀疏朗”“婉丽遒逸”等,既贴合书法艺术的雅致特质,又让描述生动形象。同时,将其书法成就与个人品行、家乡文化相勾连,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展现出“德艺双馨”的艺术追求。整体而言,文章以“人”“艺”“史”为脉络,既有对书法技艺的细致解读,又有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让读者在了解赵娟书法艺术的同时,感受到其背后的人文精神与地域文化底蕴,集中凸显了“书坛艺臻 一代清风”的题旨。【编辑:纪昀清】
偶然刷手机,看到赵娟女士书法和绘画作品,立即被其精湛的书法艺术和清朗的荷花美图所吸引,仔细欣赏,审慎阅读,深为赞许!再看网名,居然是“长杨女史”,又不禁为之一振!深入了解,原为乡党,是著名乡贤、文史与书画大家赵越先生的孙女。其承传家风,就读于宝鸡文理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和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专攻书法与绘画,又长期于周至中学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为国家一级美术教师,论书法为名副其实的科班出身。
赵女士放意山水,才高志远,知识渊博,底蕴深厚,多才多艺,书画同臻妙境,双有所成,在各种省市级书画展中获奖无数,可谓英年才俊。其为人谦和,乐于助人,性格旷达,品行高尚,长期整理与抄写乡间文史与古迹史料,德才兼备,“长杨女史”之名号,实在恰切与名副其实!
赵女士与本人同乡,早年乡名为“长杨乡”。古乡南依终南山,北临渭河水,所谓“盩山厔水”,秦汉时为皇家“上林苑”地,各种名胜古迹甚多,秦昭王时建造“长杨宫”,汉武帝时重新修饰,同时建“五柞宫”“射熊馆”,为皇家离宫与游猎场所。汉杨雄著《长杨赋》曰:“振师五柞,习马长杨”;司马相如著《谏猎疏》以讽谏。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病危于长杨“五柞宫”,并有托孤历史故事。“女史”一词,源自周代宫廷女官名,《周礼》载,先秦史官众多,女史是重要的史官。女史最早是在宫廷中负责后宫礼仪、公事记录、后宫财务等事项,汉代以后,女史参与书画与文学创作、典籍整理与历史编撰等,东汉女史班昭续写《汉书》、著有《女诫》。唐代女史上官婉儿,参与政事,以才情著称;薛涛以诗文和书法闻名。后“女史”一词逐渐演变为对知识女性的美称,多用于知识女性并彰显其才学与贤德的气质,同时也是激励女性追求学识的象征符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积淀。赵女士取“长杨女史”之号名,一方面与历史地理关联,赋予家乡“长杨”的历史底蕴、以及自然意向和时空纵深感,另一方面也隐含其自信与对才学和良好品德的人格期许。赞叹之余,信手书题“长杨女史”四字小笺相赠,没想到赵女士很是喜欢,并长期作网名图案。
赵女士书法艺术由于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加之科班专攻,突飞精进,英年早成,卓有成就。她孜孜以求,刻苦钻研,集众家之长,专师王宠、钟繇,得其精髓,道正功深,审美与书风相称,字迹形体及用笔高古浑朴、风雅超逸,书风稳定。其能在古帖的敏悟中谋求贯通,显露出自我的个性追求。其书法作品似春云出岫,清风徐来,呈现出一种古朴清雅、婉丽与遒逸之风,秀中见骨,迥出他人,实属难得。
唐代书法大家欧阳修曾说:“善为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又以小字为难。”清代书家钱泳更是直言:“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赵女士的书法多为小行楷,且技艺精湛,法度与意趣并融,婉丽遒逸,精致流彩。特别是书法小品众多,各式各样不同载体的小扇面、小挂件等,加之绘画所长,制作精美,深受乡人喜爱。每年春节,都有其书法作品特别是书法小品在街道相关书画店售出,供不应求。既为“阳春白雪”,又走向“下里巴人”;既为庙堂之高,又能雅俗共赏,充分展现其书法艺术的魅力。
赵女士书法总体风格清秀疏朗、婉丽遒逸;险劲多姿,尽显风骨;笔势生动,气韵欲出;格调高古,用笔精到;结体天真,恬淡有趣;字体丰腴,书写浪漫;拙中取巧,欹侧和雅;运笔涵蕴,不露锋芒;疏朗空灵,字如珠玑;结体讲究,自成新意。
赵女士书法用笔精微,法度森严;端庄流丽,纵横奇宕;欹正相依,笔势劲健。其多为中锋用笔,流畅自然,线条优美,清秀质感,劲健工稳。字形上注重笔画的精神气韵与形态美感的统一,常用细笔,线条柔和,有时采用颤、震手法,增强字形的韵律感。善于运用点画技巧,在字形上染化出一些细节之处。赵女士的书法虽为小行楷,但却特别有“劲”,颇显“力度”,正如大书法家傅山所说:“作小楷需用大力,如千斤铁杖柱地。”笔力沉实,没有飘忽之感。小楷对笔锋的控制要求极高,但其功底扎实,笔锋控制极好,能在“虚掌悬腕”中保持沉实稳重,又灵活生动。赵女士的书法深植王宠、钟繇及二王笔意,线条圆润遒劲,笔画浑融朴拙,波势内敛,寓巧于拙,起笔多露锋,笔画短促含蓄,伸张舒展,圆转流畅,无顿挫痕迹,形成独特的意趣和韵味,充分展现其疏朗与飘逸之风!
赵女士书法于欹侧中求端正,开合有道,个性鲜明,韵致极高;历练老道,纵逸奔放,笔画爽利,收放自如;笔势飞动,气脉流畅,参差错落,欹斜有致;用笔果断,节奏强烈,一丝不苟,意到笔显;灵活多姿,神韵超逸,臻于化境,奇趣无穷。书法大家苏东坡、董其昌言:“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主张以“以萧散古淡为贵”,强调小楷需在有限空间内保持疏朗、舒展的结体,避免局促拥挤,认为宽博舒展的布局与古淡意境是小楷的核心秘诀。赵女士书法布局结体宽绰、疏朗,风格独具。其布局严谨有序,结构合理,前呼后应,协调统一,使得整个作品平衡美观;字体大小,巧妙调整,使得每个字都舒展自然;欹侧变化,古拙中自得妍巧,拙而不滞、巧而不媚,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其善于布白留虚,注重疏朗与虚白的处理,空间感强烈,同时凝神静气,俯仰得宜;笔意顾盼,气息流注;疏密相协,一片天机;自然流美,没有造作之感,尽显现其“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艺术境界,可谓书坛艺臻,一代清风!
2025年7月18日
赵娟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装潢:纪昀清】

【赵娟简介】赵娟,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西安市美协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陕西省周至中学。

【作者简介】赵映诚,西安周至人。浙江财经大学、江汉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教秘书学会理事,湖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等。1993年、1997年连续两届获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古代谏官与谏官制度》《政治文明与行政》《社会保障论:政府的责任与弱者的权利》《领导科学新论》《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秘书学新编》《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墓园文化》《行政管理学》《文书学》《经济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等。其中1993年出版的《中国古代谏官与谏官制度》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讲论“谏官制度”的专著,受到我国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黄楠森教授的赞赏并为之专请北大罗荣渠教授题写书名,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撰写“题记”;《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及其修订版为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先后在北大学报、法音杂志、浙江学刊、统计与决策、宏观经济研究、学习与探索、湖北社会科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如: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研究(北大学报2000年3期)、“千华律祖”三昧寂光律师与广长律院(法音2022年9期)、生态经济价值下政府生态管制政策手段的创新与完善 (宏观经济研究 2009年9期)、行政之恶的正视与矫正(理论导刊2010年11期)、论和谐社会架构下政府管制模式的创新 (学习与探索 2008年3期)、论应用文的生态写作 (应用写作 2008年8期)等。参与相关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其中1项获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奖。热爱文学,偶有小作品及相关文论发表,如《归雁》《医疗花》《迎春花》《在指鹿为马的地方》《题图句漫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