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传情凝军魂 军民同心筑长城——泰安诗词学会、泰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与军分区庆八一共建活动侧记
编者按:
墨韵染军心,诗画映山河。当钢铁长城的守护者,邂逅以笔为锋、以墨传情的文艺创作者,一场关于军民鱼水情的动人叙事,在泰安军营铺陈开来。
九十八年峥嵘岁月,人民军队以热血铸就钢铁长城,军人以奉献书写家国担当。官兵们以血肉之躯筑牢安全屏障,暴雪夜破冰开路、洪峰前死守堤坝,于日常烟火里续写“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承诺;艺术家们以丹青为语、诗韵为歌,把对军人的敬意凝于毫端,让“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力量,在书画间流淌、在交流中升温。这是一次双向的奔赴——军队守护万家灯火,为艺术注入精神厚度;艺术传递尊崇热爱,为强军增添文化温度。字与画的交融、情与魂的共鸣,不仅定格了军民同心的温暖瞬间,更让“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泰安大地,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笔墨传情凝军魂 军民同心筑长城——泰安诗词学会、泰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与军分区庆八一共建活动侧记
明渊庆泽
七月泰山,苍松叠翠;盛夏军营,墨香浮动。7月30日下午,军分区书画活动室笔砚齐备,泰安市诗词学会、泰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与军分区的庆八一共建活动在此启幕。作为泰安市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军分区肩负着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军民共建等重任,其背后,是军人群体在国家安全与发展大局中不可替代的分量——他们是国家安全的屏障,是国防意识的播种者,更是军民同心的纽带。此次活动中,军分区司令员焉壮志、政委娄轶峰,泰安市政协原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张庆明,泰安日报社原总编辑、高级编辑、泰安市政协文史顾问、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何树华,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泰安市诗词学会会长、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闫秀媛、中华爱心书画院泰山分院院长张范义先生等军政界与文学艺木界代表齐聚一堂,以笔墨为桥,共话军民鱼水情。
一、军民鱼水情:守护与牵挂的双向奔赴
活动现场,谈及军民情谊,大家打开了话匣子,过往军民携手的故事,在交流中愈发清晰生动。
“官兵们的身影,就是泰安最安心的风景。”交流时,张庆明的话勾起众人回忆。这份安心,藏在一次次挺身而出的守护里:
2024年2月1日,泰安遭遇强雨雪天气,泰山景区道路冰封,阵风达9至10级,数百名游客被困。军分区官兵闻令而动,顶零下15度严寒,手提融雪剂沿结冰盘山路徒步前行。寒风如刀割面,冰水浸透鞋袜,他们便以体温焐干;石阶湿滑难行,就手挽手连成“人墙”稳步推进。经6小时奋战,黎明前打通安全通道,游客们踩着清理出的路面转移时,纷纷红着眼眶说:“看到解放军,心里就踏实了。”正如交流中提及,这些身影,是“冰蹊抢险初心固,洪皋筑堤骨如钢”的生动注脚。
2023年7月12日至13日,汶河支流水位暴涨,多处堤坝出现管涌险情。官兵们连续48小时鏖战防洪一线,人均搬运沙袋近300袋。交流时,说起年轻战士小王手掌磨出血泡,简单包扎后继续奋战,直至血泡磨破渗血,才被战友强行换下,最终用血肉之躯筑起堤坝,护沿岸三村安然度汛的故事,现场不少人动容。
而日常里,这份担当更化作润物无声的共建:军分区持续推进国防教育进学校、进社区,组织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把国家安全的种子播进青少年心田;联合地方开展军民共建,从协助完善社区应急体系,到参与乡村振兴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军人的身影,始终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泰安日报社原总编辑何树华望着“军民共建”牌匾感慨:“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人民军队为人民’,这份情谊早刻进了泰安的街巷里。”
二、笔墨书丹心:艺术与军魂的深度共鸣
笔会现场,墨香与军绿相映,交流声、笔墨挥动声交织。来自诗词学会与青年美协及中华爱心书画院泰安分院的艺术家们各展所长,将对官兵的敬意凝于笔端。
泰山,自古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象征;诗词与书画,则是中华文脉的璀璨星辰。交流中,大家围绕军魂永驻、军民情深、山河守护等主题创作,书法家挥毫写下“军魂永铸”“军民一家”,笔锋游走间,藏着对军人的敬重;画家泼墨描绘《泰山松》《鱼水情》,颜料晕染里,是军民同心的写照;诗人即兴吟诵《满江红・赞子弟兵》,词句激昂处,饱含对子弟兵的赞誉。无需刻意构思,作品里自然融入了官兵抢险救灾的身影、日常守护的细节。一笔一画,是文化与军魂的对话,融入了泰山“重于泰山”的担当意象;一词一句,是人民与军队的共情,镌刻着“军民鱼水”的深情密码。年轻战士们不时驻足凝视,轻声说:“字里画里,都是我们懂的故事。”
创作《清景》的画家分享,画中鱼戏繁花,寓意军民携手守护的泰安祥和;绘《望清凉》时,借荷间游鱼传递对军营的美好寄望。写“英雄军队 钢铁长城”的书法家也谈到,希望以苍劲笔力,诠释军队担当,恰似官兵守护泰安的坚毅。这些交流,让作品背后的心意,愈发真挚可感。
三、携手向未来:情谊与担当的持续生长
“这份情谊,我们收下了!”活动中,焉壮志司令员和娄轶峰政委代表军分区接过艺术家们的作品,看着满室笔墨,对官兵们说:“文化拥军暖人心,我们更要以守护回报这份深情。”随后,军分区向学会、协会赠送锦旗,这两面锦旗既是荣誉,更是鞭策,激励着军地双方继续携手前行。交流时,大家纷纷表示,要让这份情谊持续生长,在未来开出更多花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最尊崇的职业。”此次诗词学会、青年美术家协会与爱心书画院的携手,正是对这一号召的生动实践。夕阳透过窗棂,洒在官兵与艺术家们捧着墨迹未干的作品合影的笑脸上。军帽上的红星与宣纸上的墨香相映,定格成温暖画面。闫秀媛感慨:“今天的笔会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我们会继续用笔墨记录军魂,让这份情谊在泰安大地上代代相传。”
这场笔墨之约,如泰山松扎根土壤:军人们用钢枪守护的安宁,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文化的暖流,化作强军路上的养分。军民同心的根系,终将在这片土地扎得更深、更牢,共筑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正如交流中大家共同期许的:“愿军民情谊,像泰山一样巍峨,似汶河一样绵长!”
《军营笔会庆八一》
军民雅聚庆八一,七月营盘墨浪飘。
冰途抢险霜侵骨,洪岸搬沙袋压腰。
笔走龙蛇书赤胆,画融心胆绘青霄。
泰山为证情长固,共筑长城气贯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