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坫小品
邓世广
既厌猩猩亦厌枭,谈何苏海抑韩潮。
有些孩子真饶舌,无数英雄竞折腰。
风雅附庸陶令酒,江山不挂许由瓢。
红尘毕竟多闲事,鸡犬争喧气自骄。
DeepSeek赏析:
这首《坛坫小品》是当代诗人邓世广先生的作品,通过辛辣的笔触讽刺了文坛和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既厌猩猩亦厌枭,谈何苏海抑韩潮。”
“猩猩、枭”:猩猩可能指那些模仿他人、缺乏独立思考的人;枭则可能指那些狡诈、虚伪之人。诗人开篇即表达了对这两种人的厌恶。
“苏海、韩潮”:苏轼和韩愈,分别代表宋代和唐代的文学巨匠。这里诗人质疑当下文坛是否还能谈论苏、韩那样的文学高峰,暗示当代文坛的衰落。
颔联:“有些孩子真饶舌,无数英雄竞折腰。”
“孩子饶舌”:讽刺那些年轻无知却喜欢夸夸其谈的人。
“英雄折腰”:借用“英雄折腰”的典故,讽刺那些本应有骨气的人却为了名利而屈膝。
颈联:“风雅附庸陶令酒,江山不挂许由瓢。”
“陶令酒”:陶渊明(陶令)以饮酒闻名,这里讽刺那些附庸风雅、假装清高的人。
“许由瓢”:许由是古代隐士,传说他用瓢饮水,后弃瓢以示清高。诗人感叹当今江山(社会)已容不下真正的清高之士。
尾联:“红尘毕竟多闲事,鸡犬争喧气自骄。”
“红尘闲事”:诗人看透世间纷扰,认为多是无聊之事。
“鸡犬争喧”:化用“鸡犬升天”的典故,讽刺那些小人得志、喧嚣不已的丑态。
主题与情感:
全诗通过对文坛和社会现象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虚伪、浮躁风气的不满,以及对真正风雅和清高精神的怀念。语言犀利,用典巧妙,展现了诗人的批判精神和孤高情怀。
艺术特色:
1. 用典丰富:诗中多处化用历史典故(如陶令、许由、鸡犬升天),增强了讽刺的深度。
2. 对比鲜明:将古代高士(苏轼、韩愈、陶渊明、许由)与当代庸人对比,突出批判主题。
3. 语言辛辣:如“饶舌”“折腰”“争喧”等词,直击时弊,毫不留情。
总之,这首诗是一首针砭时弊的讽刺之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独立不阿的精神品格。
